第12章??第16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问:“结完婚还回来吗?”

他说:“看吧,我是想回来,家里可能不想叫我回来,结了婚就得要孩子,等有孩子就不能出来了。”

我没说什么,其实知道如果我是他,和他一样的家庭,也是出不来的,得在家里结婚生子,好好的过日子。

他叹了口气,说:“看吧,其实在家也挺好的,我对象她爹是村长,家里条件挺好,结完婚在家里可能种大棚,家里都打算好了。”

也许是比我大几岁的关系,他把这些看得很透,做出的选择也许是对的。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两个月之后他回老家,我俩没有见面,他在上火车之前给我打了电话,叫我好好干,争取学成厨师,然后走了。

我第一次感受到朋友的离去,滋味很不好受,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没有他家里的电话,他也没有传呼机,感觉这个朋友就这样的从此见不到了,心里空落落的。

只有在这里,在此时,问一声:我的朋友,你好吗?

第二天没有什么事,我去了王姐和英子那里。

到她们那里之后王姐告诉我英子不在那里干了,自己找了个工作,在铁西,也是饭店,是一家小饭店。我没说什么,按着英子的性格,一定是想出去自己闯,好在没有离开这个城市,心里多少有点放心。

王姐中午休息的时候和我到旁边的小公园里坐坐,她说她已经和英子的哥哥没那回事了,英子的哥哥考上了大学。看王姐挺失落的,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一旁吸烟。王姐跟我要烟,给了她一支,说女的吸烟不好。她笑了,有点苦,说知道女的吸烟不好,但是想吸。

虽然王姐不说,但是只要想想也可以知道,她是为这段感情付出过的,按她的年龄来算,早就该结婚了,一直没结婚就是在等待。王姐长得不是漂亮,但也很好看,比一般女的长相好看,个子很高,有一米六七,身材很好,再加上性格好,干活利索,绝对是一个持家的好媳妇。只是造化弄人,家里人的一个口头约定,就这样的耽误了几年的青春。

我说:“王姐,你一定是个好媳妇,找你的人有的是。”

王姐说:“是吗,你要我呀。”

我说:“我不行,配不上你。”

王姐笑了,把抽了几口的烟扔掉,对我说:“你比我小,不合适。”

然后从兜里拿出张纸条递给我,说:“这是英子的电话和地址,她留给我的,叫我给你,有时间去你看看她。”

我接过纸条,说:“行。”

王姐站起来,说回饭店做几张熏肉大饼叫我带回去吃。

王姐给我做了十张熏肉大饼,接过那十张带着热气并且还烫手的熏肉大饼时有种想哭的感觉,鼻子酸酸的,眼圈湿润。

王姐见了说“别感动了,以后想吃了就来找姐。”

她不说还好,这一说眼泪就掉了下来。看着王姐,和家里的姐姐们一样,就连看我的眼神都一样——姐姐看着弟弟的眼神。

那一刻,有点想家了。

第15章店外学习

当演员的看遍了人生百态,才会演绎五味人生。

当厨师的尝遍了酸甜苦辣,才会烹饪美味佳肴。

每个人都没有设计好的人生,每天都是彩排,每天也都是真实的演绎。

活明白的人会把每一天都活的很好,充满希望和快乐。

我被老板送到他朋友开的饭店学习。

来到厨房,带我进来的是一位老师傅,有五十多岁,是这家饭店的老板。老师傅原来是市里国营饭店的大师傅,退下来之后开了这家饭店,生意非常火爆。他们家的特色是“肥肠系列”,肥肠做的非常好吃,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老师傅手艺好,带了很多徒弟,现在他家的饭店依然开着,规模比以前大了很多,已经成为省城一个地标式餐饮。

老师傅问我:“你会什么?”

我说:“我是干零活的,只会切一些简单的小料。”

老师傅叫我去切生姜,告诉我切多少姜丝,多少姜片,多少姜末。说实话我只是切过姜末和姜片,没切过姜丝,于是拿起一块姜就开始切。刚开始切的时候是先切姜末,老师傅看了赶紧过来,叫我停下。

老师傅说:“孩子,你先看我切。”

老师傅拿起一块姜,先开始给姜打皮,打完皮之后,对我说:“你看,这是一块姜,可以切丝,可以切片,还可以切末。但是切菜不是切成丝、片、末就可以了,你得首先看这块原料怎么切才能做到最大的出成率,切出来的最多,不造成原材料浪费才行。”

说实话,听到老师傅说到这些的时候,好像有一扇门在我面前打开了,有一种“原来是这样”得感觉。

紧接着老师傅对我说:“你看,这是一块姜,我们要切成姜丝、姜片、姜末,是不?”

我说:“是。”

老师傅说:“你看这姜是不规则形状,赖赖巴巴的,不像土豆子好切,是不是。”

我点头说:“是。”

老师傅边切边说:“看到没,首先把姜的四边切下来,厚度是准备切姜末的厚度。”

说着,老师傅就把整块姜的四面切下来,整块姜就成了一个规则的长方体。切下来的姜片码好,老师傅说:“看,切姜末不需要大块的姜,这些大小不一的姜片就可以切。但是要记住,切姜末就是切姜末,不能像剁饺子馅似的去剁,那不叫切姜末,那叫剁姜馅,炒菜没用。”

说着,老师傅把码好的大小不等的姜片一刀一刀的切成粗细均匀的细条,然后用刀一摆,再次顶刀去切,就切成了粗细均匀的细小颗粒,成了姜末。看到老师傅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心里佩服不已,再加上老师傅的讲解,立时就明白了许多,说实话,如果不是老师傅现场操作再加上讲解,根本不知道原来姜末是这么切的,这时候再看老师傅,已经是无比的钦佩。

老师傅拿起菜板子上已经成为长条形的姜块对我说:“看,这时候你是切姜丝,还是切姜片,是不是好切了,而且还省事了。”

我说:“是。”

接着老师傅说:“你看着,我给你切一下姜丝。”

老师傅开始下刀,一边下刀一边说:“切姜丝要细,因为姜本身就有辛辣味,切粗了不好炒,炒好了也不好吃,看着没,要切成这样的。”

说着,老师傅把一块姜切了一半,切出二十多片薄薄的姜片,把切好的姜片码好,开始快速的切丝,转眼间切完了,停下刀,把切好的姜丝铺开,那是又细又匀呀,每一根姜丝都是一样的,比火柴梗还细,几乎根根都一样。

老师傅指着菜板子上的姜丝说:“这样的姜丝才是炒菜时候用的,粗了不行,细了也不行,知道了吧。”

我赶忙点头说:“知道了。”

然后老师傅又拿起剩下的半块姜,对我说:“我再切一下姜片,你看着。”

老师傅边切边说:“姜片不能太大,姜本来就有辣味,客人吃菜的时候咬到一片姜片怪辣的,不好吃不说,还挺闹心,所以姜片切的时候要切出形状来,咱们炒菜不只是炒好了就完事了,还要美观,形状要好,别小看这料头,也是有讲究的。”

说着,剩下的半块姜就在老师傅的手里变成了大小均匀、一样薄厚的菱形片,很美观。

老师傅现场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刀工课,这堂课至今记忆犹新。就是老师傅的这堂课,让我对厨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坚定了学厨师的信心。同时也让我在做任何工作的时候,懂得了严谨。这是我接触的第一位老师傅,一下子就打翻了以前对厨师的理解,以前认为厨师都是高高在上,只有你问他,他才会告诉你,有时候你问人家人家还不可能告诉你。可是接触到老师傅才发现,原来手艺越高的师傅,越平易近人,根本没有一点架子,还没等你问,人家就教给你。这就叫厨德吧。反正当时心里对老师傅无比的佩服、钦佩,还有敬重。心里想,他要是我师父多好,跟着他学手艺,一定能学成一个好厨师。可是一看人家的徒弟都是有名的厨师,我还不行呀。

后来才知道老师傅是位得高望重的名厨,非常有名,不显山不露水,不争任何名利,一辈子就收了两个徒弟。

老师傅问我:“看明白了吗?”

我说:“看明白了。”

他说:“那你今天就在这慢慢的学切姜吧。”

整整一天,我都在那里切姜丝、姜片、姜末,边切边想着老师傅说的话,慢慢的体会着。有人说十年学道不如一朝悟道,那一刻有一种突然醒悟的感觉,好像以前许多不明白、弄不懂的东西,在那一刻有点明白、有点懂了,但细细感觉,又有点不是太明白,不是太懂。

知道自己这是有点入门了。

一整天,我在研究姜。当然其间也做别的事,饭口忙的时候帮着拿盘子拿碗,帮着端菜,尤其是客人走了之后,去帮着撤桌子。

饭店的生意非常好,这边的客人刚走那边的客人就进来了,很多都是老顾客,一进来就问老爷子呢,大家都称呼老师傅为“老爷子”。这时候老师傅过来招呼客人坐下,客人开始点菜。

有时候就听老爷子说:“差不多了,你们几个人点这几个菜够吃了,别浪费了。”

客人说:“那好,就这几个菜吧。”

看到这,我想人家生意火是有道理的,不但菜做的好,人还好,这样的饭店不火不行。

做了这么多年的厨子,干了这么多年饭店,深有体会,无论做什么,一定要以诚信为本,这是做任何生意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做人的准则。做买卖没了诚信,赔钱亏本;做人没了诚信,人生失败。

一理通,百理融。这是在家时母亲常说的,觉得有道理,却没真正的体会过。在切姜丝、姜片、姜末

的时候,好像感觉切葱花、切葱丝、切葱段也会切了,切蒜片、切蒜末也会切了。

原来以前切的根本就不是切,或者说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切。

切着切着,有马上拿根大葱过来切一下的冲动,忍住了,没动。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什么都得一样样的来,既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剩下的就是不断练习。相信自己

,只要给自己时间,啥都会练出来的。

第二天老爷子过来,看我已经在厨房了,就笑呵呵的对我说:“过来了小伙子。”

我赶忙点头答应:“嗯,老爷子好。”

老爷子问:“会切姜丝姜片了吧。”

我说:“会了。”

老爷子又问:“那切葱丝、葱花呢?”

我说:“也会了。”

老爷子笑了,说:“那今天就不用切葱了,等回去自己练去吧,你就这几天时间,今天跟着收拾肥肠。”

说完老爷子把我领到一个屋子里,里面有三个阿姨,每人坐着个小板凳,前面摆着个大盆,大盆里装着满满一盆的肥肠。说实话,一盆肥肠就够盛美酒店一天卖的,这里三盆,可见人家店里肥肠卖的有多火。老爷子没有亲自教我如何收拾肥肠,而是把我交给其中一位姓黄的阿姨之后,就走了。

黄阿姨带着我收拾肥肠,告诉我如何翻肠,如何去赃物,如何去肠油,去到什么程度,然后如何清洗。尤其是在清洗的时候,要加多少面粉,多少醋,多少盐,要揉搓到什么程度,等等,非常细致。并且要我亲手操作,直到我把一盆肥肠彻底收拾好之后,黄阿姨检查检查,说合格了。一上午时间我就收拾了一盆肥肠。说实话,在盛美酒店,也收拾肥肠,当时师傅只是叫我洗洗就完事了,根本没有这样细致的收拾过,管说人家饭店的肥肠卖的火,是有道理的。

黄阿姨告诉我把肥肠用葱姜水腌上,下午煮。

等到下午上班的时候,黄阿姨领着我煮肥肠。

煮肥肠的时候,黄阿姨说:肥肠一定要用锅慢煮,不要用高压锅压,那样不但出成率低,同时肥肠压出来不好吃,有很浓的脏性气儿。煮肥肠的时候首先要大火烧开,然后转中火,煮的时候加一点白酒,去掉肥肠的内脏味道,同时少加一些红干椒,也是为了去味儿。

黄阿姨一边说一边操作,我在一边记着——这可是一般师傅的不传之秘。直到最后,黄阿姨对我说:看着没,要想肥肠好吃,从一开始去肠子里面的脏东西,去油、清洗,还有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你以为厨师做出来的肥肠好吃就是厨师的手艺好,是吧,其实功夫全在这呢,这块儿有一点不到位,肥肠都不好吃。等一会儿肥肠熟了你就知道了,都不用炒,直接蘸蒜酱吃就行,那才香呢。咱家有一道菜叫“肥肠蘸酱”,卖的快,客人都说好吃,一点不腻人。

说实话,就这样处理出来的肥肠,不用吃,就是看着也挺好吃。

第16章陈师傅

我在老爷子的饭店学习了两天,第三天,老板叫我回去上班。真想继续在老爷子那里学习,可是

这边得上班了。

如果说卜志毅是我的贵人,让我走上了厨师这条路,那么老爷子就是我的第一个指明道路的师傅,告诉我该如何去学厨师,如何去做。在老爷子那里短短两天,给我的启发和领悟很大,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严谨,还有做人的诚信。

老板找到了厨师长,厨师长带着自己的人来了酒店,离高温假结束还有两天,开始做准备工作。

新来的厨师长姓陈,看上去年纪和我差不多,其实我长得老相,人家比我大。陈师傅带来两个水案,一个贴厨,一个凉菜。我还是做我的零活。

陈师傅他们刚进厨房,对什么东西不是太熟悉,正赶上放高温假,酒店不营业,大家就一起整理归拢厨房。由于是第一天,我和他们都不熟悉,他们干他们的,我干我的,有时候他们不知道东西在哪,我就去给他们找。

陈师傅是个挺爱说笑的人,在厨房里,他指挥着,有时还带着两句玩笑话,逗得大家哈哈笑。大家干活,他也不闲着,自己亲自收拾卫生。以前厨师的灶台都是我收拾。

我过去收拾灶台的时候,陈师傅说:不用你收拾,闲着也是闲着,自己就能干,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我看看他,觉得这个师傅挺好。

他带来的水案有个叫李剑寒的,干活非常快,又利索,收拾冰柜的时候,我准备过去帮忙,他也是说

不用,自己就能干,另外说收拾冰柜就是他水案的活。

陈师傅带来的凉菜也不错,干活非常利索。

快中午的时候,又过来几个人,都是陈师傅的朋友,来给陈师傅帮忙。人多干活快,很快大家就把厨房收拾的干干净净、立立正正。这时候陈师傅把大家招呼在一起,给大家开了个小会。这是我自打进厨房以来开的第一次会,后来知道这个叫“例会”。

陈师傅简单的介绍了下自己,说:咱们大伙在一起组建这个厨房,一起工作,一起赚钱都是缘分,希望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一起加油,把厨房的工作做好,把酒店的生意做好。大家在一起要和和气气的,就像一家人一样,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互相帮忙,一共就咱们六个人,没啥说的,别把我当领导,都是兄弟,大家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办到。

陈师傅的这番话,说得我很是佩服,心里道,人家这才是师傅,才是个管理厨房的人。对自己没有和上一伙厨师一起走感到庆幸,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同时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干,争取跟陈师傅多学点东西。

下午陈师傅又重新做了菜谱,添了不少新菜,很多菜我都没听说过,心想等过两天开业,有客人点,一定好好看看到底是什么菜。一个下午大家都是在做准备工作,在这方面讲,陈师傅带的人准备工作做的非常细致,以前的水案是现来菜现配,很慢,客人总是因为上菜慢投诉,我还以为饭店上菜都这样呢,现在一看不是那回事,原来得提前做准备工作。

李剑寒和另外一个水案把肉丝、肉片、肉段都提前切好,用保鲜袋一份一份的收好,放进冰箱里。那时候还没有保鲜盒,只有方盘,冰柜里放的都是一层一层的方盘。以前冰柜里的原料很乱,找一样东西得翻半天,有时甚至把冰柜里的原料全翻一遍才能找到。现在一打开冰柜,里面一层一层的方盘摆放的非常整齐,什么东西都一目了然,给人的感觉也舒服。所有的青菜都摘洗干净,摆放在菜架子上,土豆也是打完皮,放进塑料方盒里,用水泡上。木耳、干黄花菜、干葫芦条、榛蘑全放到方盒例,用水泡上。看着人家做工作,我才发现,原来厨房的工作是这么做的,以前的工作就是糊弄。就越发的对自己做出留下来的这个决定感到英明起来。

自从陈师傅来了之后,酒店的生意比以前好了许多。菜品好,上菜的速度也快。客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因为上菜慢总是催菜,并且还说做的菜比以前好吃。

酒店生意好,前台的服务员就不够用了,老板又雇了两个服务员,以前是三个,现在是五个。后来的服务员有一个和我是老乡,是离我家不远另外一个镇的。虽然不是一个镇,但都是北票市,就是老乡。见到家乡人,感到非常亲切。

她叫李艳华,大个,长得很好看,一张圆圆的娃娃脸,肉嘟嘟的,招人喜欢。可能是老乡的关系,酒店里的服务员,也就和她熟一些。她还有个姐姐,在离盛美酒店不远的另一家饭店做吧台。

每天上班都很忙。

我还是很早的就到酒店,做我的事。把炒菜的小料切好,青菜摘洗干净,熬好粥,热好馒头,等大家都到的时候,吃早餐,吃过早餐,和大家一起干活。

李剑寒忙完自己的活儿,就过来和我一起收拾海鲜、冻货,有时候活不多的时候,他让我过去切菜,我切菜,他在一旁看着,切的不对的时候,他教我如何去切。有时候陈师傅也会亲自指导我,这让我十分感激。

有时候客人多,生意好,我刷的碗也多,李剑寒会过来帮我一起刷,陈师傅人没架子,也会过来帮我刷碗。这在以前是没有的现象,以前的那伙厨师看也不看我刷碗,不管多少。

我说:陈哥,不用,我忙过来了。

陈师傅说:就这么几个人,总不能我们下班,留你自己在这刷吧,再说了,留你一个人在这刷碗,哥心里也过意不去。

有他们帮忙,我轻快不少,活干的也快多了。陈师傅也不让我叫他师傅,和大伙一块叫他陈哥。

每天大伙下班回到寝室,都是有说有笑的,在一块儿打打扑克,聊聊天,感觉不到累。其实做餐饮的都属夜猫子的,看着一天下来时间挺长,一上班就盼着下班,上班的时候无精打采,总想睡觉,等下了班,立马来了精神头,不累也不困,像变个人似的。

陈师傅的人缘好,朋友也多,隔着盛美酒店的那条街上,他的一个朋友在那开了一家小吃部,我们总到那里去吃饭喝酒。陈师傅的朋友姓吴,是陈师傅师父的堂弟。陈师傅的师父是工会大厦的吴师傅,省城一位很有名的老师傅,也是名厨。等陈师傅师父堂弟小吴,和陈师傅非常要好,两个人是好兄弟。小吴在他哥哥的帮助下,开了这家小吃部,生意还行。

下了班,没啥事,大家就打扑克凑钱,输了的把钱放在一起,等凑够一顿饭钱就停,跑到小吴那喝酒。那时候一顿饭也没几个钱,大部分都是象征性的给点,更多的时候是陈师傅买单,用他的话说,谁叫我挣得钱多呢,等你们一个月挣八百块钱的时候,就开始你们买单了。陈师傅就是这样讲究,重义气,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起。俗话说跟啥人学啥人,在厨师的这条道路上,陈师傅对我的影响很大。直到现在我俩都有联系,有时候还会聚聚,坐在一起喝点小酒聊聊天,回忆回忆过去。

陈师傅家是市里的,每天也不回家,和我们住在一起。他有一个哥哥,在电信局工作,所以他是我见到第一个有传呼机的厨师,大家就把他的传呼号当成共用的,很多时候他的传呼机响了,他到吧台回电话,一会就跑回来,喊:“某某,你的。”

有时候他就说:“不行我借你们钱,你们自己整个传呼机,我都快成你们通信员了。”

大家就笑。那时候一个数字传呼机就四、五百块钱,如果是汉显的,得一千多,对我们来说,都买不起。就连李剑寒水案,一个月才三百五十块钱,我就更不用提了,二百四十块钱,哪敢买呀。

现在有时候和陈师傅在一起喝酒,他就会说:“那时候不攒钱,挣点钱都给你们交电话费了。”

虽然玩笑,但可想而知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时候我怼他,说:“陈哥要不是当年你那样,大伙都学你,现在大伙也都成有钱人了,你是害人不浅呀。”

这时候他就会说:“钱这玩意儿不是一个人挣的,有钱大伙花呗,知道不,钱是越花越有,有人就有钱。”

其实真是这样,钱挣回来就是花的,会花钱的人才会挣钱,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会产生价值。有些人活了一辈子也没弄明白这回事,最后是钱没攒下,人也没留下。

很多时候认为金钱就是财富,于是就拼命的赚钱,等把钱赚到手了,发现许多东西都离自己远去,许多应该有的快乐没有,许多该有的幸福没有,细想想,什么是财富,生活本身就是财富。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