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写就没有写。你不能过了多年后,要出版日记,就随意补充。把事实上原来没写的日记创作出来,即使说明是事后补写,也不好。因为事后补写,却标明是当初的日期,等于虚构,毁损了日记的原汁原味。

3 自白太少。

所谓自白应该是把坏思想或常人最不愿意说的思想暴露出来。比如对个人名利地位的考虑,随风倒的软弱,男女之情的欲念,母亲不是没有,日记中也有所流露,可是大部予以删除。

所以在我看来,《自白——我的日记》这部作品也算不上成功之作。尽管它反映出了一段历史,但链条的强度是由最薄弱的环节所决定。一些重大问题的基本事实不准,有深度的自白稀少,文不对题,这部作品还能说成功吗?

我想,这部书如果不删削那么多,少搞美化,多保留些原始面貌,其价值和效果会更好。为真实再现母亲当时的思想,我在本书中不得不引用母亲的原始日记,而不是这部经过加工了的日记作品。

当然,此书也并非全部虚假不实,大体上还是真实的,还有一定价值。比如透露了《青春之歌》出版时的重重困难;多处提到了关露、王莹的情况等。这部书还挽救了一位同志的政治生命。原冀中十分区黎明报社社长黄雁星1944年2月一度被俘,后党籍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因母亲在这部书中提到了他的事,讲了一段为他辩解的话,促使这位同志的历史问题最终获得解决。

只可惜在一些大的问题上,这部书“梳妆打扮”的痕迹过重。

母亲这么做自然与社会风气不好有关。文过饰非,随意修改历史的现象由来已久。母亲所干的这些举动,不少人,不少作家,甚至知名作家也都干过。删改过去的书信、日记、作品,把自己过去干的不那么光彩的事涂抹掉,以维护自己形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母亲在1984年1月21日的日记中说:

我是个极端矛盾的人物,总想保持一个外表的虚名、好看,……我恨自己的软弱、虚伪。

确实如此。

太喜欢美,太过修饰,反而不美了。

这是母亲的悲哀,也是母亲的一个教训。

bookbao8 最好的txt下载网

21儿女情很淡1

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不少女作家的孩子都对母亲一肚子意见。

我想自己就是那些孩子中的一个。

母亲作为一个作家,是优秀的,但作为一个母亲,却有严重的欠缺。她生前多次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

母亲曾说她不喜欢小猫小狗。我感到她也不喜欢小孩儿。她的神经官能症使她怕吵闹,曾明确表示不欢迎别人带小孩来家里,说小孩一哭闹,她的心脏受不了。周末我们孩子一回家,她就抱怨太乱太吵。如同她的母亲整天醉心于打牌看戏,我的母亲整天醉心于她的写作,都同样的不管孩子,儿女情很淡。

孩子生下后,她嫌带孩子麻烦,影响工作,5个孩子有4个是找别人带的。

据母亲自己说,她18岁时在小汤山一个农民家生了第一个孩子。产后12天,因农村闹霍乱,不敢多呆,就把婴儿留下,自己返回北京。结果这个小儿子长到1岁半时,生病夭折。

她第二个孩子徐然,只奶了8个月,也送回了河北农村老家。

第三个孩子青柯1938年冬生于河北深泽农村,刚过满月母亲就出去追赶贺龙的部队,将孩子留在农村。以后不闻不问,直到8 岁哥哥眼睛被人扎伤,才把他接到身边。母亲在1947年4月6日日记中也承认自己过去对青柯太冷漠了。

到生第四个孩子小胖时,母亲还想送给奶妈养。因为当时地委领导提倡女同志自己喂养孩子,她才被迫改变了主意,没有送出去。

到要生我时,她决定打胎,却因手续问题没有打成,只好在阜平生下来。又很快地把刚生下的我送回老家,找人喂奶。其实当时环境改善,很多同志都把孩子留在身边或附近。

她说她尊崇卢梭。——卢梭就把自己的亲生孩子统统送给育婴堂,一个不要。

从年轻时起,她就不是整天围着孩子,想着孩子的人。参加革命以后,她更认为:工作第一,革命第一,孩子是私事,是累赘。这从她的日记中能看出来。

1945年11月25日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