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2年秋天,我所在的县召开共青团第八次代表大会。公社中学推举我为代表出席,并准备代表学校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这时,我所在的学校是省教育战线的红旗单位。县委派来了一位姓陈的干部帮助总结经验,拟定大会上的发言稿。
陈同志来校后,先后召开了师生座谈会,调查了解学校开展“拒腐防变”教育的情况。最后的发言稿也是以此为主线写成。这个发言稿基本上反映了学校青年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全县青年工作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
这次“团代会”开了五天,我被大会推举为主席团成员。会上有几位代表介绍了开展青年工作的经验,我也代表学校在会上作了发言。在我发言前,公社团委的彭书记还担心我在这种大会的场合会“占台”出错呢,他哪里知道我早就不止一次上台发过言,我自己心里有底。我发言结束后,彭书记直夸奖“不错!不错!”,弄得我蛮不好意思的。
团代会最后选举本届团县委委员,我被推举为候选人顺利当选。这是对我们学校青年工作的肯定,并非是我有什么能耐。我明白这意味着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这个时期的青年,面对当时的现实环境思想活跃。一方面国家处在运动后期,各方面的秩序正在恢复和重建中。另一方面,青年人对眼前的现实情况不满意,一些人对前途悲观失望。人们对无休止的政治运动感到厌烦和不安。今天批这个,明天批那个,到底为什么?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缓慢,到底有没有希望?青年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很自然。
那时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很艰苦,劳动强度大,空谈理想引不起青年的兴趣,他们盼望农业机械化,盼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同学们家在农村,清楚当时农村的情况,面临毕业后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压力。当时大学也不招生,有的同学认为学习好歹没有什么关系。
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抓住同学们希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思想,鼓励同学们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立志建设好家乡。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成了同学们的共识。
实事是很清楚的,我当时接触到的早先放弃了读书的青年,后来都后悔当初的选择。这样的事例拿到同学中宣传引起了很大反响,作用也很明显。
“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当时没有人明确的讲,因为那时还在运动中,上面有人将知识分子视为“臭老九”,人们思想还很混乱。但是学校从理想和前途教育入手,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知识方面讲,别人也抓不着话柄。
我们这代人真是不幸,十年运动正是我们这代人学知识的黄金时间,因为不停的搞运动,教育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学的那点零零散散的知识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很不够用。命运经受的磨难使我们这代人坚信“知识就是力量”。
由于我所在的学校当时是省里的典型,我们还算幸运,学到了一点知识。要是在普通学校情况还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仍然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实现儿时的梦想难上加难。
正是由于我们这代人的切身体会,在子女教育上才会竭尽所能。
现在的年轻人与我们所取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完全不同。那时农村的许多父母,不愿让子女读书,一是家庭经济条件不行,另外也有人认为读书无用。我在高中读书时,村上有些人觉得不可理解,有人还公开说我:你家里经济情况又不是很好,一个大小伙子还整天跑学校,你觉得划算吗?
但是这些风言风语并没有使我动摇。我母亲坚决支持我继续读书。正是由于老人家的坚持,使我最终完成了高中学业。比起儿时的伙伴,我已经算幸运的了。
[..]
1972年秋天,我所在的县召开共青团第八次代表大会。公社中学推举我为代表出席,并准备代表学校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这时,我所在的学校是省教育战线的红旗单位。县委派来了一位姓陈的干部帮助总结经验,拟定大会上的发言稿。
陈同志来校后,先后召开了师生座谈会,调查了解学校开展“拒腐防变”教育的情况。最后的发言稿也是以此为主线写成。这个发言稿基本上反映了学校青年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全县青年工作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
这次“团代会”开了五天,我被大会推举为主席团成员。会上有几位代表介绍了开展青年工作的经验,我也代表学校在会上作了发言。在我发言前,公社团委的彭书记还担心我在这种大会的场合会“占台”出错呢,他哪里知道我早就不止一次上台发过言,我自己心里有底。我发言结束后,彭书记直夸奖“不错!不错!”,弄得我蛮不好意思的。
团代会最后选举本届团县委委员,我被推举为候选人顺利当选。这是对我们学校青年工作的肯定,并非是我有什么能耐。我明白这意味着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这个时期的青年,面对当时的现实环境思想活跃。一方面国家处在运动后期,各方面的秩序正在恢复和重建中。另一方面,青年人对眼前的现实情况不满意,一些人对前途悲观失望。人们对无休止的政治运动感到厌烦和不安。今天批这个,明天批那个,到底为什么?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缓慢,到底有没有希望?青年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很自然。
那时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很艰苦,劳动强度大,空谈理想引不起青年的兴趣,他们盼望农业机械化,盼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同学们家在农村,清楚当时农村的情况,面临毕业后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压力。当时大学也不招生,有的同学认为学习好歹没有什么关系。
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抓住同学们希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思想,鼓励同学们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立志建设好家乡。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成了同学们的共识。
实事是很清楚的,我当时接触到的早先放弃了读书的青年,后来都后悔当初的选择。这样的事例拿到同学中宣传引起了很大反响,作用也很明显。
“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当时没有人明确的讲,因为那时还在运动中,上面有人将知识分子视为“臭老九”,人们思想还很混乱。但是学校从理想和前途教育入手,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知识方面讲,别人也抓不着话柄。
我们这代人真是不幸,十年运动正是我们这代人学知识的黄金时间,因为不停的搞运动,教育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学的那点零零散散的知识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很不够用。命运经受的磨难使我们这代人坚信“知识就是力量”。
由于我所在的学校当时是省里的典型,我们还算幸运,学到了一点知识。要是在普通学校情况还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仍然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实现儿时的梦想难上加难。
正是由于我们这代人的切身体会,在子女教育上才会竭尽所能。
现在的年轻人与我们所取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完全不同。那时农村的许多父母,不愿让子女读书,一是家庭经济条件不行,另外也有人认为读书无用。我在高中读书时,村上有些人觉得不可理解,有人还公开说我:你家里经济情况又不是很好,一个大小伙子还整天跑学校,你觉得划算吗?
但是这些风言风语并没有使我动摇。我母亲坚决支持我继续读书。正是由于老人家的坚持,使我最终完成了高中学业。比起儿时的伙伴,我已经算幸运的了。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