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郎琅却不凉,她似乎有蜘蛛的本领,只要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蛛丝,便能攀援飞渡。
她抓住了这个机会,搁下书摊就奔门子去了。她不找熟人托关系,就自己跑去找厅里的头儿们。不认识不要紧,她信奉“一回生,二回熟”。以她能烧烂骆驼蹄子牛领脖的热情,跑过几次,终于“熟”了。于是,厅里的头儿找编辑部的王头儿征求意见了,王头倒吃一小惊,猜不透谁和谁什么关系,还哼叽“不太了解”。但大头儿们都已首肯,只得“理解的执行,暂时不理解的也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对郎琅来说,似乎是件好事,她要求调到编辑部来,目的达到了。但是,“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她无意间怕是犯一项“越过”的罪。讲文点儿叫“谮”。王头儿虽然也欢迎她的到来,但脸上的笑却不很自然了。偏她又是个马虎人,还以为对面是她书摊儿上的顾客,热情、随便,完全没有“官大一品压死牛”的沉重、惶恐。这种态度放美国也可能时髦,在这里却还时髦不起来。好在王头儿很有涵养,什么都没有说。
于是,她冲进理发馆,烫了个新潮头,一身运动衫,神采习扬地上了班。她正做着文学梦,以为文学和新潮、浪漫都是朋友。这阵儿要当文学编辑了,外观上得文学点儿。谁知上班来一看,自己竟掉在眼镜、中山装群里。这很招人注意。再加上她那稀里哗啦的笑,加上她那踢踢踏踏的拖鞋,加上那洋洋悟悟的迟到,加上那些说不表道不明前面还加了“好”字的“朋友”,终于弄到“干”没转成,职称、工资一并吹了风。当然,后面的职称、工资好理解,没有儿子,自然不会有孙子。这叫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我和肖莉以她此段经历为例,想说明一个人立志、行事,得与客观条件结合起来考虑,不能只一味强调主观。可她偏偏“好了疮疤忘了痛”,也以此为例,说要不是她坚持一个目标不回头,就不会调到编辑部来。这也没错。本来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之所以强调前者,是想让她克制一点自己,软一点,并不是要和她辩论。她似乎也明白,但嘴里却不饶人。她心里大约也把我和肖莉当朋友看的,可在朋友面前,她也不“软”,这倒很见性格,只是吃亏也就免不了了。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