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成为京中女子一时的风尚。自己穿的衣服却被人改成了女式的裙装,叫李晏好一阵尴尬。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六章嘲讽,新东西,商机

三品以上官员正式领取官印之后,照惯例要进宫去面谢天子,李晏当然也不能例外。因为郡王是超一品,远超过统制的品级,所以他并不需要穿着官服。李晏穿着新剪裁的冰绡直领宽袖衫,没有什么繁复的纹饰,只肩头、袖口各拿银线绣了造型小巧可爱的翔龙——这花样正是出自李晏之手,然后腰上系了名贵的玉带,挂了元祐帝送的白玉蟠螭纹系壁和金鱼袋,整个人显得粉雕玉琢。

这回因是公事,元祐帝是在书房接见的李晏,身旁还陪着几位王公大臣。贺琇一见李晏就露出父兄般慈爱的笑容,上下打量了一番,便夸赞道:“清宁表弟果然人物出众,朕也相信自己的眼光,即日起便将军器所交到你手中,望你多为朕造出良弓利器,让军士们各个披甲执锐,保卫朕的疆土。”

李晏马上不紧不慢地躬身一拜:“臣必竭智尽力,为陛下效劳。”他年纪虽小,但行礼如仪,规规矩矩分毫不差,看起来倒是颇为老成。一旁的几位大臣也纷纷附和着说了几句好话。大臣们都想着皇帝既然已经下了旨意,清宁王的任职不可能再变更,他又是皇帝和信王看重的人,事到临头又何必再得罪人,都只管说得天花乱坠。

看到众人一个个只会阿谀奉承,有一人的心头十分不快。李晏就见一个身穿深紫色亲王礼服的青年不屑地瞥了自己一眼,接着有些做作地摇了摇头,一脸不赞成地对元祐帝说:“皇兄,这清宁王再出色也不过是十岁稚子,如何能够担纲国之重任?真不知清宁王可将九经读全了,别回头拿着下面报上来的清单却算不出其中数目,平白叫人蒙蔽了去。”

九经是九本经典的合称,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基本书目,其中也有一本《算经》,讲些简单的计算方法,李晏曾翻看过,大约也就相当于小学水平。至于说话这人,虽然是头一次见,但昭国皇室子息不盛,能称呼元祐帝为皇兄的,除了信王就是嘉王贺瑜了,李晏一下子就猜到了对方的身份。

李晏也听说过这个嘉王,就是个书呆子,也不知受了谁的撺掇来针对自己。看元祐帝面有不愉,李晏便笑眯眯地开口说道:“听闻嘉王爷自幼熟读经书,学富五车,小王才识浅薄,自然不能与嘉王爷相比,不过管理工匠、清算个账目倒还是能够勉力为之的。何况天下事日新月异,江河后浪推前浪,吾辈该要与时俱进才对。抱着百年前的经典来依样画葫芦,怕是会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啊。”

李晏眨巴眨巴大眼睛,表情显得无辜又诚恳,却是明摆着讽刺嘉王只会墨守成规,不知进取。

贺瑜顿时涨红了脸,瞪大眼睛,怒道:“清宁王可真是伶牙俐齿,本王却要看看你是如何‘与时俱进’的!你既然说不可坚持经典,你又能弄出什么新花样来!”

“嘉王爷放心,创制新东西又有何难,小王心中已有计划。十月初八便是圣上千秋节,小王正想在那日献出一物恭贺陛下寿辰。”李晏笑着冲元祐帝拱拱手。

没想到话题转啊转竟来转到了献寿礼上,元祐帝被李晏所说的“新东西”引出了兴趣,于是非常好奇地问:“是什么新奇的物件?”至于贺瑜和李晏争吵的事,他便选择性的无视了。

其实元祐帝一向不喜欢自己这个五弟。贺瑜同元祐帝并非一母同胞,而且这人本事不大,脾气却不小,向来爱对国事指手画脚,偏偏又没什么才干,只会挑刺。

皇帝也是有脾气的,可是元祐帝要维持“兄友弟恭”的明君形象,又不能真的因为几句话而治贺瑜的罪,最后每每只能暗地里气得画圈圈。今天见贺瑜被李晏几句话说得暴跳如雷,元祐帝面上虽不显,其实心里已经乐坏了。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