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嫁出去的女儿接济。

况且,莫怀远是读书人,以后要赶考,所花出去的银钱就和流水一样。

这么想,莫家也不算富裕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文氏迟疑片刻,野猪肉是猎户送的,人家是给小荷,他们一大家子,跟着借光。

用别人的东西给自家人做人情,不太好吧。

“大舅娘,表哥好久没回来,我也想他了,咱们去镇上看看?”

莫小荷察言观色,很快了解李氏内心的真正想法。

心里感叹,人家亲戚都是巴不得占便宜,自家大舅娘可倒好,还要深思熟虑一番。

“那行,我去收拾包袱,让你表姐把绣样整理下。”

刚用过早膳,简单的小米粥,配上两样酱菜,文氏看莫小荷吃的没滋味,又给她添置了一个咸鸭蛋。

时间还早,此刻出发,到镇上正好赶在正午前。

打铁铺子午时能休息一个时辰,文氏盘算带着二人去看一眼儿子李河。

听说能去镇上,莫小荷兴奋地紧紧握住拳头,穿越来之后,她一直在村里晃悠。

文氏怕莫小荷腿脚不给力,特地去找了一个赶车人,去镇上来回一趟,要十个铜板。

十个铜板,至少够表姐绣两三个帕子了,莫小荷很心疼。

折算成吃食,也够买十个鸡蛋,一尺布料,两斤糙米。

“小荷,镇上有一家鱼豆腐,做的特别好吃,等帕子换了银钱,咱们去吃。”

李秀攥着手里的小包袱,一脸兴奋,连脸上几个小雀斑,都闪着光辉。

多亏表妹莫小荷的绣样,镇上独一无二,想来,应该多卖几个铜板吧?

“你这丫头,鱼豆腐松软的,也得给你爷奶带一些。”

文氏敲了敲闺女的头,脸上的愁苦消失了些许。

入秋后,天还是那么热,为怕晒黑,三人都包着头巾,头顶上,还有一把能遮风挡雨的大伞。

牛车行了一个时辰左右,路面变得平坦开阔起来。

镇上铺着有特色的青石板路,岁月的雕琢,让青石板上有了一道道磨痕。

来往的人们,多是青布衣衫,虽然料子不好却没什么人穿带补丁的衣衫。

道路两侧,各色的食铺,杂货铺子,酒楼,布庄。

莫小荷坐在牛车上,向两边张望。

大吴边境城池,百姓的日子过的不算顶好,至少和沿海富庶的百姓没办法比。

但是众多的铺子中,胭脂水粉,珠宝,花草和书画铺子占了绝大部分比例。

可见,大吴百姓对美,有一种执着近乎于变态的追求。

马上到午时,百姓们要歇晌,可沿途看到胭脂水粉的铺子里,还有很多客人正在耐心挑选。

“小荷,你是大姑娘了,一会儿舅娘带你选两盒脂粉。”

文氏算算自己身上的带出来的银钱,咬咬牙,估计能够买两盒脂粉的。

自己闺女就算了,打扮不打扮,也不怎么出村子,她大哥还没成亲,她的亲事会拖拖。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