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好种田__5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菌木早就被搬了出去,这时屋里已经扯满了细麻绳,上面密密麻麻的串着一些蚕茧。

这山蚕想要温度均匀,就得把蚕茧用线穿起来。当然穿的时候,只是穿过外面那层丝所成的茧,而不能伤到里面的蛹。加温的过程中,还要经常的翻动,以保持受热均匀。这样的过程,要经过大概四十多天,这蚕茧里面的蛹就会破茧而出,成为蚕蛾。

静涵自然不能整天的守在房子里,每天早晚烧一遍火墙,保持屋子里的温度在二十六七度就行了。这个温度不太好把握,因为毕竟是没有温度计。静涵也只好大概根据人体的感觉,来测试温度了。反正这柞蚕本来是野生的,比家蚕的抗性要好,就是略微的差些,也没啥大事。

静雅又回到了镇上陶家,文翰和文成二月的时候去参加了县试。学堂里的老先生觉得文翰他们几个还可以,应该去试试,就帮着弄好了担保啥的,然后让文翰、文成、鹏程、子轩一起去参加县试了。考试的结果,文翰和子轩、鹏程全都考过,而文成则没有考过。

文成回到家里,跟老爷子说了他不想再念书了,因为他对于这些真的算不上有天分,也不太感兴趣,他想跟志明学医。

老爷子思索了半天,这才抬头仔细的看了看文成。“文成啊,这事你可得想清楚了。咱们家供你们念书还是供得起,只要你想念,爷爷咋地也得让你念下去的。你若是不念书,跟你三叔学医,倒是也行,这事你自己想好了吗,不后悔就行。”老爷子对于文成和文昌更为的疼惜,毕竟这两兄弟父丧母离,身世太可怜了。

“爷爷,我想明白了。我一直念书都不好,不用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功名,把我这辈子都搭在科举上头。我得学点有用的东西,三叔以前就教过我学医,我对这些药材啥的倒是挺喜欢的,我想跟三叔学,爷爷,你就答应我吧。”文成非常坚定的看着爷爷,表明了他的态度。

老爷子和老太太互相看了一眼,然后无奈的点点头,“好吧,路是你自己在走,这些谁也不能勉强你。既然你已经决定好了,那就依你。以后你可别后悔就行。”老爷子同意了。

文成跪下给老爷子和老太太磕了个头,“爷爷,奶奶,谢谢你们的成全。文成父亲离世,母亲远走,是爷爷奶奶疼我爱我,才没让我成了没爹没娘的野孩子,这份恩情,文成记在心里。他日文成长大成人,定然会好好的报答爷奶的恩情。”

“你这孩子,这咋还跪上了?点,赶紧起来。好孩子,你们都是爷奶的亲孙子,不疼你们,爷奶还能疼谁去?行了,好好的给你三叔见个礼,就当是拜师了。以后跟你三叔好好的学,也算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老爷子赶紧让文成起来,然后又嘱咐着。

文成跪下给志明也磕了头,正式的拜了师,从那以后,文成就回到了山上,跟着志明一起学习医理,也跟着大家一起忙活着山上的活计。

静涵晚上的时候才知道了文成的决定,静涵找到了文成,跟他谈起未来的打算。“二哥,你不念书,跟三叔学医,这些倒是不错。那你想没想过,以后想要干点什么?是自己开个医馆,坐堂看病,还是到人家的医馆里去呢?”

文成听了,摇摇头。“我还没想过这些呢,我先跟着三叔学医,等真的学好了,再去想那些也不晚吧?”

静涵点点头,文成这样想倒是也没错,先把医术学好了,才是最根本的。不过,有的时候,也可以从另一条路走的,不一定只走一条路。“二哥,那你想过去培育药材,然后去经营药材了么?你看那些药铺里头,棒槌是论钱称的,买的价钱可贵着呢。但是我们卖出去,可是论斤的呢,这中间可是差了很多的钱,这些钱,都是那些药材商人挣了。再者,咱们参农在地里忙活了三年,种出来的人参才能买上那么点儿的价钱。其中的利润,都是被这些小贩子给挣走了。如果哥哥能够找到一个销路,把咱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棒槌,卖的价钱高些,我想村里人可是会很高兴的。二哥,你想学医固然好,可是学医也只是一条路,你面前有太多的路可以走。学医只是开始,借由这个开端,你可以干很多的事情。”

☆、第八十六章柞蚕孵化

自从静涵和文成谈过以后,文成觉得眼前的路似乎开阔了很多,他跟志明也说了静涵的话,志明的触动更大。志明思索了几日之后,跟静涵也谈了好久。他本来是一名大夫,因为一些大宅门里面的倾轧成了牺牲品,不能继续在县城行医,而跑到山上来种地看参。虽说这日子过得还可以,但是学非所用,终究是抑郁不得志。这下听了静涵的话,倒是为他打开了一扇大门。是啊,即便不行医,他还可以经营药材,炮制药材啊。这些都是他最拿手的,何不另辟蹊径,干出点自己的事业呢?这种参种地,终究不是他的强项。

从那以后,志明的心思倒是安定了许多。每天除了地里的活,剩下的时间,就带着文成一起去挖药材。然后找了一些地方,再把药材栽上,用来观察药物的习性,以便于日后的大规模种植。

静涵虽然也有心学医,可是她要忙的事情太多了,终究不如文成,一心扑在这上头。所以静涵也就放下了学医的心思,一心的弄起蚕茧来。这蚕茧大概需要加温四十多天,才能够破茧成蛾,然后产卵。

静涵从三月初十开始把蚕茧放倒屋里加温,一直到了四月二十之后,这蚕茧终于有了动静。这天早晨,静涵刚进屋子,就看到屋子里有三三两两的蚕蛾,这可把静涵高兴坏了。赶紧的叫来文成和志新他们,帮着把蚕蛾挑出病蛾,再分出雌雄来。这个倒是也不难判断,雌蛾一般体型略大,比雄蛾要大一些的。

蚕茧里陆陆续续的有蚕蛾破茧而出,这东西飞行的能力极差,所以捕捉很容易。大家小心的把蚕蛾放倒了早就预备好的筐里,雌雄比例当然是一比一了,这样雌雄交配之后,才能产卵。

静涵去年大概弄了能有一千来个蚕茧,而真正破茧而出的,大概也就是八九百只,剩下的就没动静了。这些蚕蛾里,雄的要多一些,所以最后抱对成功的,也只有三百来对。等到下午的时候,大家开始给蚕蛾拆对,把雌蛾单独放到了一个筐里,以便于雌蛾产卵。这个筐是特别准备的,用以编筐的枝条,并没有扒掉皮,而是留着好让卵产在上面。另外筐的外面,糊上了一层最厚的纸,这样等蚁蚕孵出来就不会爬丢了。

到了晚上,雌蛾基本上已经产卵完毕,还要把产完卵的雌蛾都从筐里拿出来,然后把筐重新盖好,在屋子里继续加温,孵化蚁蚕。这个温度和湿度都要保证,静涵就住到了这间屋子里,时时看护着屋里的温度,不时的在地上洒些水,以保持屋内的湿度。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了十来天,筐里面的蚕卵终于变成了一些黑黑的小虫子,这就是蚁蚕了。

蚁蚕成功孵化,接下来就得赶紧的让蚁蚕上树。正好这天外面天气很好,静涵就让父亲帮忙,把筐给拿到北面的那一大片林子里。找了一棵稍微矮些的柞树,让柞树的枝条伸进了筐里。这些小小的黑虫子,似乎是感应到了柞树叶子的香味,就纷纷的爬到了树上。这时的柞树叶子,也只有一寸多长。

北方天气冷些,所以树萌发的也晚。养柞蚕,自然就得跟着柞树的生长时间,才能定下柞蚕的各个阶段成长。

静涵不停的换着枝条伸进筐里,这些小家伙就渐渐的都上了树。静涵早就跟文成他们吧这附近的林子全都清理了一遍,地上的蚂蚁窝全都清除掉了,要不然,蚂蚁可不会放过这些蚕的。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