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9(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又道:“既然漓王是我们长兄,如何能够让他离开我南刘,反而唐皇知道了他的身世,岂能放过他?我们应快快将他追回才是……”

不说南刘王那边气氛好,就连许多大臣都没有特别激动的反应,有的也只是与有荣焉,主要还是因为魏初表现得太优秀,无论是九漓王的名声,还是那日晚宴上表现出来的气度,亦或是与赵无殊的暧昧,都让人叹服之余津津乐道,对他是南刘的长公子这种事,大家有志一同地认为这是长脸的好事。

唯一不高兴的,大概是某些公子的生母以及支持他们的党派,生怕魏初的认祖归宗会抢走王位。

这也正是魏初建立好名声,在南刘好好表现的原因,唐如意的认亲应该是让人期待和风光的,而不是被人嫌弃,最终成为世人眼中养父不喜欢,生父也看不上的可怜虫。

这时魏初已经回到漓州,不在的这一个月里,漓州发展得不错,已经建立起十余个可容纳万人的村落,入住进去之后,之前的百、千、万夫长等顺势当人新村落里的各项职务,再过一月会有一次民意选举,最后确定的职务上的人将正式登记在册,成为真正的“官员”。

因此私底下勾心斗角不是没有,但表面上每个有职务的人都非常尽心,尽力表现自己,而没有职务的也非常卖力,期望取代某个人得到官身权力。

当然十余个村落是远远不够的,因她在漓州重建取得了成果,不仅是漓州及左右两州,其他不属于她的属地的灾民、贫民也纷纷到此,漓州等三州地广人稀,作为军事城池,除了军事,其他都不怎么发达,而所谓的军事建设,也不过是在魏初眼里非常落后的军营及随时能被皇帝调走的十多万大军罢了,所以漓州的发展是挺落后的。

魏初需要人口,所以前来投奔的百姓她是来者不拒,也纷纷以万人为单位实行军事管理,这样一来,这样的万人单位每天都在增长,如今已有五六十个之多。

人是多了,但当初魏初留下的粮食等物资也以非常恐怖的速度在消耗着。

离开南刘前她就知道了这一点,向南刘王借了大批的物资,南刘富庶,又有赵无殊这个国师给魏初压阵,南刘王还真给了她大量的物资和车马,此时正好应急。(未完待续。)

被废的太子(三十五)

这笔物资只能解燃眉之急,未来漓州要成为一片乐土,自然要靠自己,所以魏初在重建的同时就非常重视农耕,已经安顿下来的村落马不停蹄地开始耕田种地。

漓州与南刘相邻,地理上也算比较靠南的了,以往主食都是小麦,但这个地方的气候的地质其实更适合种水稻,就魏初自己来说,她是吃惯了大米的,觉得米饭比面食更能饱腹也更美味,她就又向南刘王借了专业人员来教导水稻的种植。

水稻原先只出现在南刘,虽然有许多商人引进到大唐,但价格很高,比麦子精贵多了,如今却被魏初引进到漓州,加上大量物资的震撼,魏初与南刘相交甚密的消息也就铺天盖地地传播了出去。

传到朝廷,难免是一场风雨,甚至有大臣弹劾魏初崇“南”媚外投敌卖国居心叵测狼子野心。

皇帝本就对魏初不满,存着要弄死她的心,结果她非但没死在漓州,还把漓州搞得有声有色,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