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往事已如烟尘,杨诚与郭笑天的故事也早就淹没在浩瀚的历史中。
2008年12月15日,隔绝六十年的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邹东的孙子、孙女等人来到大陆,在大陆省台办的帮助下,他们来到绥芬河,找到了郭笑天的家人二丫、小宝等人。
年过七十的二丫没有料到此生还能见到杨诚的家人,一群人相对两无言,都默默湿了眼睛。
不同于邹东、陈哲奇、孟七等人对郭笑天咬牙切齿的恨,两鬓花白的邹东后人回头看那段岁月时,更多的感情是心酸和苍凉。如果,叔爷爷杨诚和郭笑天生在太平盛世,如果,他们之间没有激烈的信仰之争,可惜如果,只是如果……
众人商量后,定于2009年清明为杨诚迁坟,将杨诚与郭笑天合葬在绥芬河畔。
因为郭笑天葬在公墓群里,大家找到了当地政府,请求迁坟。听了他们的请求,绥芬河镇年轻的党委书记徐书记一口答应帮助协调解决。
徐书记握着邹东后人的手,开口说:“我的爷爷是老红军,在抗日战争中负过伤,右边耳朵一直是聋的。爷爷在世的时候总是说,那个时候,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也好,甚至是胡子土匪,只要是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在抗日。他们都是民族英雄!落叶归根,英雄归来!我以个人名义,欢迎抗日英雄杨诚回乡!”
两家人给杨诚和郭笑天置了一块墓碑:
“生而同衾,死当同穴。爱侣杨诚、郭笑天之墓。孙:XXX敬上。”
墓碑上,影印的是杨诚和郭笑天那张珍贵的合照,两个人亲密的靠着,笑容灿烂而纯粹。
合葬的那天,天气很好,春日的阳光明媚柔和,几朵薄云飘在纯净的天际。这一年,距离杨诚与郭笑天在重庆相许终身已经整整过去了七十年。
前来围观合葬仪式的乡邻在听了二丫抹着眼泪叙述的故事后,都红了眼睛。
邹东的后人缓缓的朗诵着陈果夫的那首《故乡》,醇厚的声音随风传了很远——
“我希望我的故乡,山河无恙;
我希望我的故乡,人文发扬;
我希望我的故乡,腥膻洗尽,从此无人敢侵略;
我希望我的故乡,爱我如慈母,不让我飘泊他乡!
我爱我的故乡,我永远不愿离开,我的故乡。”
历史终将会翻过那一页,而绥水依旧悠悠……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