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中秋(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杨氏想想说得有理,点了点头。

萧大姑提议,到时候要了刘老二家闺女的生辰八字,请人合上一合,如是合不得,就免得大费周章。

饭桌上,炖鸭子,五花酿豆腐,菰笋炒,鲫鱼汤……拾掇了好些样菜,在堂屋里摆了一桌,走廊上开了一桌,自是男人一桌,女人和几个小的几桌。

范氏给每人盛了一碗鲫鱼汤。萧大姑见碗里是白花花的鱼汤,却没有鲫鱼,拿起勺子舀了又舀,把炖得烂烂的鲫鱼舀到两个小子碗里,给自个碗里舀了一勺。

杨氏招呼大家多吃,笑得露出稀疏的牙……

萧玉珠夹了块酿豆腐放进杨氏碗里,“,多吃。”又夹了块酿豆腐放进范氏碗里,“娘,你也多吃。”

“瞧这珠儿,只记得和娘,不记得小姑了。”丁香捧着碗笑。

萧玉翠夹了两块鸭分别放进萧大姑和丁香的碗里,“两位姑,多吃。”

“还是翠儿知道心疼姑。”丁香笑着扒了两口饭。

萧大姑赌气般把鸭夹到丁香碗里,“我不爱吃鸭。”

“诶,姐,小时候你可最喜欢吃鸭了。”丁香纳闷地问。

“这习惯早改了!”萧大姑扒了口饭,不敢看人。

“咳……咳……”一阵咳嗽声,是小姑家的小小子。

萧大姑气得直拍小子的背,“吃个饭也不安省。”小子咳得涨红了脸,想说话说不出来。

“估计是鱼刺卡喉咙了。”范氏说道。

“赶紧吃一大团饭进去,顺顺就好了。”杨氏说着,夹了一大团饭过来喂。

一大团饭下去,顺得小子疼得直叫。

“谁叫大姑喝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真是自作孽。”萧玉珠在心里叹道,看小子被鱼刺卡得着实难受,说道,“我听村里的老说过,用醋顺顺,或许能顺下去。”前几日没有遮掩子引发的那场灾难,还历历在目,一想到那碗黑乎乎化了符的水,心里堵得慌,如今玉珠长了记,说话也谨慎多了。

杨氏掂着小脚,跑到厨房,拿了醋,倒了喂小子喝下。果然,小子试着咳了两声,不疼了。

堂屋里的男人们听到声响。

“出什么事了?”萧老爷子的声音。

“没事了,小子刚才鱼刺卡喉咙了,给顺下去了。”杨氏大声回了。

饭后,萧大姑念着路远,要家去。

杨氏在篮子里窝了二十个**蛋,放上一挂白面,两包月饼,又搁上中午剩的小半条五花。

看着萧大姑的背影,丁香小声对杨氏说道,“姐还在为以前的那件事,生嫂子的气呢!”

“瞎说。”杨氏白了她一眼。

月光皎洁如银,范氏在院子里,设了香案,摆上月饼,拜了月神娘娘。

喜子在对面的自家院子里喊,“玉涵,玉涵,看灯去了。”

一听说要看灯,萧玉涵嚷着要去。

“今儿看灯的人多,看着他点,早些回来。”范氏嘱咐道。

“看灯,难不成是去城里看花灯猜灯谜?”萧玉珠忙跟了上去。

萧玉翠一手牵着玉珠,一手牵着玉涵,去的不是城里,是村头的打谷场,里面已经黑压压挤满了人。

四大张白纸铺在地上,几个年轻的汉子拿着浆糊正在糊纸,大村!大村!他在里面用刀削着竹条子。

“大村叔,大村叔。”萧玉珠叫着带着人从人群下面挤过去,大村走过来,从口袋里抓了一把花生塞到萧玉珠手里,扭头摆弄着手里的竹条,把竹条弯成圈,用铁丝做了一个小网,又拿几铁丝把网固定在竹圈的中央。

“让开,让开……”两个大汉子从人群中过来,一个人抱着一个油罐子,一个人提了半筐子棉花。

看这架势,好像是前世小时候每年中秋,家乡放的孔明灯,萧玉珠挤着脑袋使劲敲着。

四张大纸糊好了,几个汉子把竹圈和纸糊上,几个高个子帮着把纸立起来。大村在棉花上浇了菜油,塞到竹圈的铁网里,一个汉子举着火把过来,点着了,几个人急忙把纸托住,纸慢慢地鼓起来,足足有两个人高,一个灯的形状现如眼帘。

“是孔明灯!是孔明灯!”萧玉珠在心里呐喊,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前世里小时候放的孔明灯。

“天灯飞了,飞了。”天灯慢慢升起,飘到空中,打谷场上的大人们低头祈福,嘴里低声地念道。

天灯飞远了,黄色的火光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颗黄色的星星挂在空中。一个个天灯飞上天空,黄色的星星越来越多,一轮明月,点点繁星。

第十五章中秋在线阅读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