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8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杜云修声音沉稳的说道,“一切有我。”

封景也回望着杜云修,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碰撞,而后变得更加坚定,最后相视一笑。

一切尽在不言中……

****************

原本是云修饰演陆云笙,现在这个角色转给了封景。

所有京剧相关的知识,身段、造手、眼神、步法都要重新特训。

云修是那种很吃苦的精神,他可以压腿压到冷汗直滴也一声不吭,但封景却是另外一种。他极其聪明,形体指导老师教的时候,他话也不多,但是观察非常敏锐,有些姿势,基本上京剧老师只摆一次,封景就能马上抓住要点和精髓!

等上了行头,贴片子之后,封景原本略显阴柔的轮廓外貌优势则明显显现出来了。

薄唇凤眼,眉峰微挑,不同于一般名伶的那种柔弱妩媚,封景独特的那种冷冷的,高傲的、靡丽的神情让人又爱又恨。

封景饰演的陆云笙幼年在梨园学艺。

身段柔韧,唱得极好,年少就锋芒极露,追捧无数,每次打赏都是翡翠元宝。

陆云笙所在的双胜戏班在其他地方唱戏。

当地的人喜欢另外一个戏子,偏偏那位戏子被陆云笙生生压过一筹。那些人不服气,得知陆云笙要来,准备故意砸场。

一般戏子唱到精彩之处,观众们是绝对要鼓掌甚至打赏的。

但他们不!

他们计划陆云笙一唱到□,就一起离开并大骂“唱得太差了”“太糟糕了”。

戏台子是按照旧照片,花了巨资重建的,耗时不少。

四角立石柱,透雕仙鹤金蝉雀替,单檐歇山顶。正脊雕有望兽,垂脊上驮垂兽,戗脊上为仙人走兽。垂莲柱则雕饰成花萼云,额枋上的浮雕彩绘而制,颜色绚烂瑰丽,雕工精美无比。

台及腰高,十步见方。

戏台左右两门,门额上分别标着“出将”、“入相”四字,金丝刺绣的锦缎门帘光彩夺目。

封景头带凤冠,贴了贴片,一个手势挑开门帘,那种扮相就已经让人惊艳三分!

此时封景带的是全套的点翠头面:泡子、鬓簪、鬓蝠、泡条、三联、六角、顶花、偏凤、面花、压鬓等等,零零总总五十件左右。不是专门的京剧演员,戴上去就觉得沉甸甸的,直往下压。

但封景却像感受不到任何重量。

丹凤朱唇,锦缎华服,一挥手一投足皆是京剧名旦的派头。男子气质中带着女子的冷艳蛊惑,同时又兼有男人的瘦削与修长,犹如一枝斜挑出墙的桃花,正值艳色,却让人不敢近看。

下面的观众已是一愣,惊艳无比!

封景一开唱,唱腔更是深邃曲折,敏活流转,无论是眼神、身段、步法、指法、水袖,都让人惊叹不已。

那群人还没有平复下惊叹的心情,就已经激动的听完了小半场,而这时封景却唱到他们之前计划的精彩处,他们这才意识到——该实施计划了!

那些人拂不来脸面,只好起身就走,虽然目光恋恋不舍。

——谁知走到一半后,封景又唱了半句!

这半句可跟其他人的唱法完全不同。

封景在里面运用衬字,虚字润腔,灵活的转变板眼。整个戏曲瞬间就不一样了,细腻而鲜明,灵动而多变。

众人听得心中喟叹,听得如痴如醉,顿觉回味无穷,这才是真正的余音绕梁!

一时之间要羞辱辱骂的话也忘了,纷纷转回身,又重新坐回先前的座位上,只想听封景赶紧唱后半句。

戏台上的封景眼睛微眯,勾出一笑,仿佛寂寞千山上一株横斜的冷艳红梅。

众人目不转睛。

但见封景一边唱,一边双腿蜷曲下蹲,成半盘卧势,片刻之后,以脚相蹬,再呈斜托掌式站立。这个动作名叫卧鱼,难度很大,非常考验功力,封景却一气呵成,犹如行云流水之美。

即使是个外行,也会不由自的被吸引。

而那些原本要来砸场的那群人再也忍不住,一刹那掌声阵阵,满堂喝彩,大声叫好!!

戏,是后期配唱的。

这一幕足足有四分钟,封景真实的唱腔当然达不到那种轰动的程度。而现在的人也很少懂得如何欣赏京剧,所以在电影中,那几段唱腔未必能抓住所有人的注意力。

真正揪住人的,其实是这整整四分钟内,封景的面部表现和表情变化,这个过程中整个镜头都在做特写,这更需要相当深厚的表演能力。表演很难,但日后观看的时候,观众却一点也没发现——因为封景每一次轻挑眉峰,每一个眼神的变化,每一次薄唇轻启,就已经观众们完全沉浸在他的个人魅力之中!

云修在里面则饰演一位风流倜傥的大臣。

玩世不恭,说的话真真假假,让人看不清真心。他见封景第一次的时候,就送了封景一匣子琳琳满满的东珠,奢侈至极。

封景在宫廷唱戏,受到慈禧的喜爱。

更受到达官贵人的追捧,皇宫贵族都以能亲眼目睹他的风采为荣!

很多人即使平时架子摆得很大,但是一遇到封景,便立刻变了态度,殷勤的要求他来家唱戏。云修也是每见一次就每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