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杨华这个笑话太魔性,到了策问现场,程平见了主考周望川,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灰大仙”,而考场内比“灰大仙”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位收了几车荷包香囊的陆侍郎。

周望川坐在主考的位置上,旁边是几名属官,另一侧稍远一点的地方还有一个几案,陆允明正坐在案后慢悠悠地喝热茶。

看这架势,程平马上想到了一个词“列席”。若是别的普通的列席倒好办,但这位是以后礼部试的主考……程平心里产生了点不大好的预感。

程平对着主考周望川行了礼,对陆允明行了礼,又对几位属官行礼。

看程平一圈礼行完,周望川摆摆手,“你坐吧。”

程平端正跪坐,手压在腿上,宽大的袖子垂下,神情严肃,目光清正,周望川打量一下她,年岁不大,气度倒是好的。

吏人端上签盘,程平随手摸了三个,正面朝上放在盘里。2

吏人把签盘放在刺史案上,旁边一个属官,从试题盘中找出相对应的试题,递给周望川。

周望川微微一笑,小郎君运气不错,这道题还是今天头一个有人抽中。

“如今朝中诸公正议科考改良革新之事,就此,尔试论之。”

题目又模糊又大又敏感,程平有点懵,掐一下大腿,强自镇定,看看周望川,又用余光瞥一眼低头品茶的陆允明,理一理思路,开口道:“是。”

“我朝开科取士近二百年矣,其间几次变革,方成如今之模式。立朝之初,以秀才科为贵,继而进士科称擘……”

程平先介绍了一下唐朝科举发展史,表示改良变革这种事很正常,然后就开始九分称赞、一分提建议地说“改良”:比如朝廷是不是可以出点策问的教科书和参考书?教导大家在以后从政的道路上怎么处理实际问题;比如三场黜落制是不是可以改成一起考,然后用单科及格线和总分制结合的方式来录取?这样更直观,而且更方便提拔综合人才;还有皇帝殿试常规化之类的。

听起来条理分明,似乎也颇有见地,实则谁的利益蛋糕也没动。程平真想给自己点个赞,“敷衍这个答案出来,真不容易啊。”

陆允明唇角微翘,看一眼不远处神态肃然的程平,“真是滑头!”

周望川却不想轻松放过她,眼睛一转,挖了个坑,“有人道‘进士浮薄’,请废进士科3,你怎么看?”

进士科重词赋这事确实扯淡,但那边坐着一个可能就是靠写诗做赋中了状元的,程平就不能那么说了,只能虚虚地建议加大政论策问的重量。

周望川眼睛眯起,“还有人说,官宦子弟自幼便知台阁仪范,熟悉朝廷间事,故而选官当设立门槛,非公卿子弟不得考,尔怎么看?”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