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章说,2004年6月,81岁的孙正仁老人带着五片龙骨来到营口市史志办公室,据说骨片来自70年前营口的“天降巨龙”。 史志办周丛一等查到当年的《盛京时报》,找到一篇配发照片的报道,题目为《蛟类涸毙》:“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是龙骨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 当时的营口水产专家判定此物为龙的一种——蛟类。但又有专家说:它应该是一条鲸鱼,在大类当中我应该可以肯定是须鲸类。

“其实它不是鲸鱼也不是蛟,蛟是没有犄角的。它就是龙。”巴亥说。

乔霓也知道鲸鱼一说无法服人,连自己也不能信服,也知道这东西不是古人所说的蛟。她记得很清楚,刘续给她看过刘季轩的那个本子上有不少关于蛟的记载,在古人眼中,蛟和龙是不同的,但体形相似。明代的陆容,清代的考据家王念孙说得尤为明确,区别主要是,龙有鳞有角,能腾空,而且不吃人畜,蛟则相反。

她随手拉动鼠标,发现后面还有一篇文章,题目为“龙骨的来历”。

据说,当时那动物趴在水边萎靡不振,人们搭席棚泼水相助,蚊蝇袭扰,僧侣做法;而且当时参与者众多,后来为看龙骨展,火车票都涨价了,怎么可能是指鲸为蛟,凭空捏造呢?!再说,还活着的龙第一次出现在距入海口20公里的地方,第二次发现尸骸的位置只有10公里,显然是沿辽河顺流而下,怎么可能来自渤海湾呢?它应该属于内陆淡水生物!

乔霓想假设这报道是真的,假设几个目击者的说法是真的,那么,现在的生物学教材恐怕就要改写。

马宁从长春来电话,询问甲骨翻译是否正确,得知他们要去营口调查“龙骨展”悬案,经过沈阳,建议他们在沈阳停留一下,去辽宁省档案馆查查《盛京时报》。马宁也从长春赶来,于是四个人在沈阳见了面。

马宁对刘续热情友好,刘续也放下了以前的芥蒂。大家一同到省档案馆,很顺利查到了《盛京时报》这篇文章和图片,怎奈图片不清楚,依然迷雾重重。

通过营口文史办公室,他们联系到那篇文章的作者小陈。

小陈在电话中说,他也觉得鲸鱼一说有些勉强。但还是采纳了专家的意见,这样比较稳妥。听说他们要去营口再次拜访当事人,小陈说他都访问过了,就是文章里提到的那些,当年那具骨骸肯定找不到了。

刘季轩知道他们查到营口龙骨的照片,十分激动,他告诉儿子:爷爷刘欹煜在怀化曾经见到过一片龙鳞,据说它来自大庸。当年老爷子决定去大庸,就是因为这东西,冒险下神堂湾也不是为了采药,而是为了寻找龙鳞!

“您为什么早不说!”刘续嗔怨道。

().

马宁听了龙鳞的事非常感兴趣:“如果我们要找龙的证据,解开这个谜,看来只有去神堂湾了。”

刘续本来不太想去,禁不住马宁一再鼓动,又想到黄莉莉,不禁动了心。

巴亥听了神堂湾龙鳞的传说以后,当下极力说服乔霓立刻回长沙,然后去张家界。

(图23:当年《盛京时报》刊发的“蛟类涸毙”图文。)

←虹←桥书←吧←。hqdoor。

第24节:二十四、非凡之物

二十四、非凡之物

1943年初。

怀化某客店的木板房里,刘欹煜握支毛笔,正趴在桌前作画。桌上摆满小磁碟,里面是花青、白粉、朱砂、赭石之类国画颜料。《鳞虫图》的白描草样在贵阳时就画好了,今天趁屋里清净,心血来潮想添上色。

自从尧坝遇险之后,恐怕松田二人暗中跟踪寻访,他已经不再打出“龟草堂”名号,也不上街招揽生意。每到一地,只托客栈掌柜代为寻找病人,最近又为本地一冯老太爷治病,聊以养家糊口。

今日春生陪着姨太、带着季轩上街买东西去了,他趁机找出画稿,染完绿叶子觉得还缺点什么,不像一张画,于是加了几朵海棠花。但是这样一来,又太像画了。尽管自己把蚕脑袋画成圈,落款不用行草用篆字,还是担心将来有一天儿子仲轩把它当成一张普通的画。何况把民国地图画反,不知他能否看明白,所以又在左边加上了河图符号。

《鳞虫图》刚刚完成,颜色未干透,便听院子里有动静,知道春生他们回来了。刘欹煜慌忙将图折好,装进信封藏于内衣口袋,然后假装画一副山水。

刘欹煜师徒分乘两辆人力车,又去城南高墙大院的冯宅行医。

春生打开医篑,取出些瓶瓶罐罐,为老太爷患处穴位擦了药剂,刘欹煜洗了手,从怀中取出那枚祖传的“扁鹊神砭”。这亮闪闪黄铜砭十来厘米长,约三毫米粗,顿头微圆,后边是个燕尾,做工极精致。据说扁鹊是黄帝时的良医,乃国医之祖;大约秦时又出现一位“扁鹊”,《史记》上说此人姓秦名越人,济南西郊的长青县便有扁鹊墓,称“越人冢”。这铜砭来自哪个扁鹊虽不可考,至少应为秦汉时旧物。

砭针过后,冯老太爷顿感经络通畅,气脉奔涌,精神倍增。老太爷让管家取出三块银圆,刘欹煜只收了一块,谢道:“前辈的美意在下心领了,但不敢违背祖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先生果然名医之后,医德双馨!”老太爷赞一声,不再强求。

冯老太爷问起他为何决然舍弃祖宗家业背井离乡。刘欹煜默然良久,打发春生去前院门房候着,这才对老太爷附耳说了几句什么。

冯老太爷听了,昏花老眼顿时发亮,击案称绝,连声赞道:“幸甚!幸甚!幸甚至哉!”

他呼噜呼噜吸了几口水烟袋,仿佛做出一重大决定,命丫鬟离开,并带上房门。然后诡秘低语道:“吾与仁兄有缘相识,此乃天意!实不相瞒,老夫也有一件非凡之物,从不示人的,今日破例,聊搏一哂!”

老太爷吃力起身,亲自开锁从雕花顶柜中取出一紫檀木匣,打开木匣,又一锦盒;开锦盒,一黄缎子包;取出来小心捧在手中,掀开黄缎,露出巴掌大棕黄色一片物件。

刘欹煜俯首审视,见此物圆不圆方不方,边缘光滑;三边颜色稍浅,几近半透明,一圈圈同心纹理;油润细腻,泛着淡淡的五彩光晕;略有清凉鱼腥气。

刘欹煜不禁低声惊叫:“龙鳞?!”

老太爷捻着银须,含笑微微点头。

“刘某冒昧,敢问此物来自何处?”

“据说来自湘西大庸深山龙潭!”冯老太爷以手遮口,耳语说。

“湘西大庸?!”刘欹煜若有所思。

他忽然记起,看过吴趼人的《我佛山人札记小说》,其中记述了光绪年间济南坠龙的事,谈到龙鳞;后来他在《趼廛剩墨》和《趼廛笔记》中又谈到这件事,并说“鳞作方式,其纹亦都作正方形”云云,可是今天自己所见,这龙鳞似乎介于方圆之间,它真是龙鳞吗?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