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绿川养伤期间,凤翔待他极好,只要他在家,凡事就不假手于人。
有一天,君绿川突然问道:“凤翔,你说实话,你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他嫁到凤家三年,凤翔开始对他还算正常,可是最近几个月,他的有些举动,真的不是朋友能够解释的,除非是――
他有更进一步的想法。
凤翔挑眉笑道:“我以为你能早点看出来的。”以前,君绿川还有离开的可能,他就是有心,也不想束缚他,可是现在,君绿川注定走不了了,他肯定要设法改善两个人的关系。
君绿川皱眉道:“你什么时候开始这么想的?”他是想过,伤好以后试着和凤翔改变关系,最好能一举得男,为君家留下继承人,谁知凤翔动作比他还快,他有点接受不能。
“皇上下旨以前。”凤翔实话实说,他怕自己不说清楚,君绿川会想歪。
果然,君绿川沉默了,半晌方道:“那个时候你怎么不说?”他们是御赐的姻缘,可不到万不得已,凤翔连自己的心迹都不愿坦白,他发现自己的运气还不是很糟。
“我不想勉强你。”明知君绿川更想要的是自由,他怎么可能说出来。
又是长久的沉默。终于,君绿川抬起头来说道:“好吧,你赢了。”看在这个男人还算可靠的份上,他准备试一试,虽然目前还不爱,以后也不是没可能。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此时,君绿川已经有了十个月的身孕,即将临盆,可是他的心情,却是一点都不好。
因为每个来了凤家的大夫,看了他的肚子都说,他怀的是个女儿,无一例外。
诚然,在凤翔连续两年的进攻下,君绿川或多或少动了心,可是生孩子这种麻烦的事情,他真的不想再来第二次。前面三个月,吐得要死不活就不说了,好容易不吐了,肚子开始长大,他看着镜子里身形走样的自己,一脸的不忍直视,肚子长啊长,终于长成了个西瓜样,君绿川被迫看习惯了,可他现在走路,都已经看不到自己的脚步了,而且一摇一晃的,丑死了。
因为不想再遭一次罪,所以君绿川从发现自己怀孕起,就天天求菩萨保佑,保佑他生儿子。
凤翔说他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菩萨未必会帮他,君绿川骂他乌鸦嘴。
然而,凤瑶、凤珊都说他肚子里的是小妹妹,大夫们和有经验的妇人看了也这么说,君绿川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是不是注定了,同样的经历他还得再来一次。
想到这些,君绿川的心情就好不起来,凤翔安慰他,“一回生,二回熟……”气得君绿川挥拳揍他,要是平时,君绿川出手,凤翔绝对躲不开,可他这会儿身形笨重,竟然没打着。
凤翔得意地笑,回头却见君绿川捂着肚子靠在身后的书桌上,脸色青白交加,额上汗水淋漓。
“绿川,你怎么了?”凤翔冲过去,赶紧扶住君绿川。
君绿川缓过这阵痛,喘息道:“肚子突然很痛,我想可能是要生了……”
不是可能,是事实,君绿川在产房挣扎了一天一夜,生出来一个漂亮的儿子。
看到小娃娃身下的小弟弟,君绿川气得大吼,“把那帮庸医都给我找回来。”他们吓死他了。
凤翔笑着摇摇头,女儿变儿子,这不是好事吗,真不知道君绿川急什么。
君璃生来乖巧可爱,君绿川原本是嫌孩子烦的,养了两年也是爱不释手,一想到再过几年,君毅就要把孩子抱回英国公府,心头就很不舍,问凤翔怎么办。
凤翔答曰,再生一个。他也就是说说,君绿川肯生君璃,好歹是看在君家的爵位上,君璃要是女儿,他们可能再生,君璃是儿子,他就不多想了。
谁知君绿川考虑了一夜,竟然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君璃三岁的时候,多了弟弟凤琳。
至此,君绿川和凤翔已经生活了将近十年,儿子也生了两个,两人之间的感情到底是什么,君绿川说不清楚,但是他能肯定,如果不是凤翔,而是换成其他人,为了君家,君璃肯定会有。
但是君璃,不会再有弟弟妹妹,因为那个人是凤翔,所以才有了凤琳。
后来,君璃和凤琳跟着君绿川出门,见了别人家的漂亮小妹妹,兄弟俩都很喜欢,回来就吵着说,他们也要妹妹,君绿川不厌其烦,遂答应了下来。
凤翔正好听到,就晃晃悠悠进了屋,“有人不是说过,最恨生女儿吗?”
君绿川回身瞪他,“你以为我愿意,还不是你的宝贝儿子,个个都想要妹妹。”
凤翔但笑不语,这么多年了,君绿川还是原来的性子,嘴硬心软,口口声声和他搭伙过日子,其实早就把自己当成了凤家的人。不然的话,凤琳哪里来的,凤琅又怎么能来。
没错,尽管女儿还没影子,凤翔就把名字给她预备好了,凤琅。
第二年,凤家三姑娘在兄姐们的热情欢迎中降临人世。
同年,早在周岁时就被君毅请封了世孙的君璃告别凤家,跟着祖父回到英国公府。
作者有话要说:
君绿川的番外就到这里了,他和凤翔的感情,见仁见智,下一篇是姚贵君的,其他人的暂时还不能写,因为必须要等正文的剧情走完,番外才能出来
☆、第103章 番外二姚贵君(一)
在京城,姚家属于不上不下的那种人家,他们家起家早,开国的时候就跟着高祖皇帝混了,但是功劳一般,没捞到世袭罔替的国公,而是封了个静安侯,可不降等袭五代。
大周立国以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大部分的勋贵,都被皇室养了起来,刚开国的一二十年,边疆偶有战事,各家就跟抢什么似的抢得发疯,姚家根本轮不到。
到了后来,大家都习惯了优越的生活,也就没有抢着出征的事情发生了,何必抢呢,反正自家是有爵位的,只要不造反,日子就能过下去,没必要太过拼命。
转眼百年过去,除了世袭罔替的八家国公府,开国时那批勋贵的爵位,几乎都传到了头,大部分人家的子弟都是一代不如一代,一旦没了爵位,就从云端跌落泥地。
姚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们家的第六代没差到一事无成,也没强到能靠一己之力,将家族的爵位延续下去。因为已经是爵位传承的最后一代,第五代静安侯是没有立世子的,更要命的是,他的身体还不好,常年卧病在场,搞得他家嫡长子终日忧心忡忡,他爹要是去了,他们家就什么都不是了,他可不想像他的一些朋友那样,从世家少爷变成平民子弟。
这位大少爷想了又想,发现自己读书不成,习武也不成,唯一出众的就是一张脸,其他再无优点。要是个有骨气的男儿,想到这里估计能气死,气不死的该发愤图强了。
可人家姚大少爷就不,他另辟蹊径,充分利用了自己相貌上的优点,在皇家组织的马球比赛上大出风头,一举拿下了嫡公主的芳心,成功尚了主。
当时的皇帝是个疼爱女儿的,一看未来女婿连个爵位都没得继承,立即宣布静安侯的爵位,多袭一代。就这样,姚大少爷利用美貌为姚家立了大功,他们家的爵位可以传六代了。
后来,嫡公主下降,给姚家生了嫡长孙。公主一想不对,她老公有了爵位没错,可是儿子没有啊,实在是太可怜了,就回宫去求父皇母后,打算给儿子求个前程。
皇帝一想也是,那可是亲外孙,没有爵位不像话,可是姚家的爵位传了六代,已经是开恩了,再让他们传下去,对其他人不好交代,就打了个折扣,让姚家降等袭爵再传三代。
公主是个识趣的,晓得父皇是为自己着想,乖乖谢了恩。姚家人听说爵位还能传三代,都很高兴,降等没关系,重点是三代,那可是好几十年,到时候没准还有什么际遇也说不定。
在那之后,又是将近百年的时间过去了,姚家的爵位再次传到最后一代,这次就是子爵了。虽然从时间来说,他们和八家国公府一样悠久,都是开国就存在的,不过地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而且这一回,已经站在勋贵圈子边缘的姚家,连尚公主的资格都没了。就在姚家众人纷纷为自己做好打算,只等姚老爷子去了,就要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时,姚家四少爷姚逸中了秀才。
不要小看这个秀才,姚家往上数九代,没有一个人考中过。再说了,这位四少爷中秀才的时候不过十四岁,要是过几年中了举人、进士,姚家还是能有前程的。
虽说历代没人出仕,都是靠着祖宗基业吃饭,姚家毕竟在京城混了这么多年,人脉多少也有点,兼之姚逸够聪明,够努力,他的科举之路,比起普通人,还是顺利很多。
绥和十九年,姚逸中了进士,二甲十七名,相当不错的名次,然后他就进了翰林院。
按照姚逸当时的想法,他在翰林院待三年,就要想法谋个外放,京官虽然好听,手头却不宽裕,他们家一大家子,除了盼望祖父多活两年,就是期待他能飞黄腾达了。
不过姚逸的同窗顾则,却劝他不要走得太早,说是七品小县官没意思,不如在京城多待几年,位置爬高一点再出去,起码是个知府或者知州,不然出去了,就不知能不能回来。
顾则有个姐姐在宫里,膝下还有个九皇子,不过宣宗皇帝早就立了太子,姚逸也不担心和顾则交好就有什么不良影响,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就改了主意,翰林院出来就去了国子监。
谁知就在那一年,身体一贯很好的太子司宜,竟然一病就去了,年长的皇子们见有机可寻就上蹿下跳,纷纷站出来找存在感,被宣宗皇帝一一撸了下去,朝中局面,一时陷入混乱。
三年后,宣宗皇帝去世,也是去得意外,大行之前遗嘱都没留下,也没说要立哪个皇子为帝。
其他人还在观望,顾则最先站了出来,把宣宗皇帝年幼皇子中相对年纪最长的九皇子司锦推了出来,他打的旗号很简单,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因为太有道理,谁都没有站出来反驳。
毕竟,比九皇子年长的,那都是宣宗皇帝亲自贬谪的,谁敢让他们再出来,不是跟宣宗皇帝过不去是什么,比九皇子年幼的,那就更没理由了,而且论及出身,他们还不如九皇子。
但是,萧司锦只有十二岁,过去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帝王教育,就这么被顾则推上了皇位,其实什么都不会,每次听政都是发愣,目光一片茫然,看得辅政大臣们,心里都是慌慌的。
顾太后所谓的垂帘听政也就是个形式,要论水平,她比萧司锦还不如。毕竟,顾太后出生时顾家已经没落多年,她是小选进宫的,能有多少见识,有事一律就看顾则,等他站出来说话。
其他人顾太后信不过,只能抓紧弟弟顾则不放,好在顾则虽然年轻,确实是个有能力的,所有事情都处理地有条不紊,朝局才不至于乱了套。太后年轻,皇帝年幼,都对朝上的事情不通,若是换个有野心的外戚,不知要高兴成什么样子,这分明就是弄权的最佳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偏偏顾则不是这样的人,他比任何人都希望,萧司锦能早日撑起大局。
顾则不仅是国舅,他还是萧司锦的太傅,对他的学业逼得很紧,简直就是恨不得他能立即挑起朝政的重担,这对懒散惯了的萧司锦而言,实在是苦不堪言,他根本不想当什么皇帝。
虽然担着帝师的名号,可顾则实在太忙,所有积压的政务都等着他去处理,萧司锦不过是盖个章而已,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天天盯着萧司锦读书,于是举荐了好友姚逸,为他代劳。
姚逸那个时候在国子监待得正舒服,根本不想挪窝,不过顾则找上门来,他也没理由推脱,只得硬着头皮进了宫,心里还在想着,小皇帝千万不要是个难缠的,不然他就惨了。
命运对姚逸很眷顾,萧司锦这个人,真的不难侍候,他就是懒散惯了,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将来就是个闲散王爷,不料皇位从天而降,学业猛然加重,一时不能适应而已。
姚逸摸准了萧司锦的脉,教起他的功课来,自然事半功倍,不过他看得出来,萧司锦不是个适合当皇帝的人,都坐到这个位置了,他还任性地把所有政务推给顾则,而不是担心外戚专权,自己长大了,亲了政收不回来怎么办。姚逸试探着提醒过萧司锦两次,不料他居然反问他,“你不是舅舅的好朋友吗?为什么你都不信他?”姚逸无话可说,从此不提此事。
萧司锦必须感到庆幸,顾则是真正忠君爱国之人,全然没有私心,不然不要说他,就是到了他的儿孙,只怕权力都还在顾家手上,他们根本无可奈何。
为了让萧司锦尽早亲政,顾则和顾太后商量了,十四岁就让他大婚。萧司锦对此颇有怨言,母亲和舅舅面前不敢抱怨,就在姚逸面前念叨,说他不想娶媳妇。
姚逸不解道:“大婚以后就能亲政,陛下为何不愿?”萧司锦的想法,姚逸不太能够理解。
谁知萧司锦不回答他的问题,反而反问道:“少傅比朕年长,为何也没成亲?”姚逸默然,他能说什么,说他喜欢的人心里没有自己吗,他什么也不能说,只是淡淡笑了笑。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