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行礼,一清心里也有些感慨,想到她11岁时都还在开心得傻乐呢,哪能像这妙琴这样,多做一些小手势就被说成最淘的一个了,这孩子要换到她那年代肯定文静得让人想哭好么?

妙琴因为年纪太小一清和她实在是没多少话说,打趣两句后她就不知不觉的和妙兰挨在了一起。

坐在亭子里看着满园的花团锦簇,一清有些感慨的说道:“我那院子和这里比起来真真素净许多。”

“哦?平信侯府的院子我去过,比我们府里也不差啊?”

一清摇摇头:“是我小院里面的,大的后院我还没逛完呢。”

妙兰听后面露吃惊:“表妹自己的院子内带着花园?”

“嗯。。后院一排竹林,坐在二楼往下看去一片郁郁葱葱,很是漂亮。”

妙兰听后脸上的羡慕之色一闪而过,接着她抬起嘴角笑着问一清:“表妹以前在南边好玩么?我听母亲说表妹因为尚云大师批了八字,说是14岁前要待在南方,否则给家里带来血光之灾,你在南方是住在哪里?有意思?”

听到这一连串的问题一清有些傻眼,她是知道家里已经给她安排了这个借口,可以前一直都没人问,现在有人问道自己跟前一清只能半真半假的说了一通,反正她的确也在南方待了很久,挑挑拣拣和妙兰说了一下午,听得她双眼睁得溜圆。

这个朝代虽然对女性束缚并不严苛,但在京城的贵族女子还是不能这么无所顾忌的大咧咧上街溜达的,像妙兰活到16岁,每年上街的次数不过十几次而已,身边还要跟着父亲或者兄弟才行。所以听着一清对平常生活的描述让妙兰非常好奇。

一清休息了一会,接过茶盏喝了一口感慨道:“京城的限制太多了,你以后想要出去逛逛等出了京城就方便许多。”

妙兰赞同的点点头:“是的,每次我想出去严母妃就不许,要不是三弟心疼我,我还没有那么多机会出去逛呢。不过三弟自从入宫上学后也渐渐忙了起来,现在连见面的机会都不多。”

看着面露失望的妙兰一清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两人看着水中游动的锦鲤一时间都沉默了下来。

六十六 回家

一清在成郡王府过的日子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有着狄氏的溺爱,舅舅的撑腰,包括王妃在内从上到下无不对一清非常客气。

在王府呆了两天后长佑就来接一清回家了。

狄氏看着穿着禁卫军制服的长佑笑得眼睛都没了,她慈爱的笑着说道:“你母亲让你过来接妹妹?她怎么不来?”

长佑点点头说:“母亲在家中准备祖母回来时的用品离不开,所以托我来接妹妹回家。”

狄氏听后闭着眼问:“亲家母多久到家?”

“送信的说是明日下午便到了。”

正在此时一清便以换好衣服走进了屋内,她先给长佑问好后便坐在老太妃跟前说:“外祖母,下次我还来看你。”

狄氏看着这个和自己年轻时非常相似的脸庞,怜惜的摸了摸她的脸:“乖乖,一定要常来看我老婆子。”说着抬头对长佑开口:“记得嘱咐你母亲别让她一直禁着清儿,多让她到处逛逛。”

长佑笑着点点头。

之后一清便跟着长佑辞别了狄氏和贺氏两人便离开了后院。

一清不愿意坐软轿,这一路她就跟着长佑一起走。

“哥哥,家里都好么?”

长佑笑着点点头说:“都好,就是母亲一直念叨你。”

“那个。。。。”

看着一清有些犹豫的样子长佑无奈的开口说:“你想说什么就说吧,在自己亲哥哥面前有什么好遮掩的?”

一清听了想想也是就靠近小声的问:“祖母她老人家好相处么?喜欢什么?忌讳什么?”

长佑听后拍了拍一清的后颈:“你这小脑袋平时瞎捉摸什么呢?祖母对孙子辈都很慈爱。”

“那是隔代亲,可她对母亲就没那样。”

长佑被一清的话噎得愣了一下,随即叹口气说道:“别想那么多了,母亲有母亲的办法,我们只要做好我们该做的就行了。”

“表妹。”这时一声熟悉的声音打断了长佑的讲话。

听到有人喊自己一清一回头就看见妙兰带着她的大丫鬟正往自己这里走来。

“表姐。”一清有些诧异因为之前她已经和妙兰三姐妹告别过了。

妙兰走进后先是看了两眼长佑,接着低下头给他行了礼。

长佑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喊了声表妹后就走到一旁把地方让给她们。

一清看着双颊泛红的妙兰心里似乎已经知道她在打什么主意了,这事知道归知道,说出来可就太没眼力见了,一清接过妙兰递给自己的香包,看着上面绣得活灵活现的小猫一清有些诧异的看向妙兰。

“这。。这是我自己的心意,早上要给你的可丫头们粗心给忘记了,刚刚发现后我就直接来找你了,还好你没离开。”接着她直着荷包介绍道:“里面的花瓣是严母妃从南方送来的紫香藤的花瓣做的,有安神养魂的功效,东西不贵重表妹你别嫌弃。”

一清拿着这绣工精致的香包心想这东西是送给我的么?瞄了两眼一直抬头看天的长佑,一清笑着对妙兰说:“表姐干嘛如此客气,东西很好,多谢你。”

说完后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妙兰才和长佑一起往外走去,直到看不见妙兰时一清对自己的哥哥开口笑道:“有人芳心动咯。”

长佑看自己妹妹如此开自己的玩笑也无奈的拍了拍她的肩膀说:“有些话你就别乱说了,我和她根本没可能。”

一清看着长佑说这话的表情立即也没心思在开玩笑了,因为这表情明显属于处于暗恋的状态,一清刚想说“这里是古代,表哥表妹也可以成亲。”时猛的想到妙兰的出生,沈氏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去娶一个庶女的,况且沈氏和贺氏的关系向来一直非常要好。

再说就算沈氏同意,父亲那里也绝对不可能,长佑是平信侯府的嫡长孙,父亲怎么可能给他找庶出的女子为妻?

如果当妾那更没戏,这简直是在打成郡王府的脸。

想到这里一清也没心情开玩笑了,既然两人没可能就别一次次让他想起这些了,想到此一清立马转移了话题,问起了只见过一次面的三弟新环。

对于弟弟新环其实长佑的感情挺复杂的,他懂事起就目睹了家里沈氏和白氏之间的斗争,要说双方的母亲都成那样了作为已经记事的长佑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受影响,看着母亲日渐憔悴的模样连带着他对新环也只剩表面功夫。

直到一清丢失后矛盾彻底爆发,他对着那双庶出的弟妹差点连面子情都维系不了了,好在白氏被赶到庙里去后,陈长明亲自接手了环哥儿的教育工作,先把他身边一干人等全部撤了只留下他的人,接着把他养在前院让他跟着长佑,这样时间长了后他才重新接受这个弟弟,况且环哥儿看样子也想老老实实走科举之路,沈氏见他没有威胁到长佑的地位,反而以后还能帮他几把后,这几年她对环哥儿道也算和蔼。

听到自己大哥的描述,一清也回忆起见他时的模样,发现他的确给人一种书呆子的感觉,虽然长了张漂亮的脸蛋可眼里并没有多少灵动的气息,一看就是读书读多了的人的感觉。

接着一清又问了她一直没见过的一淩,对于这个最小的妹妹长佑接触更是不多,因为一淩出生时他已经搬到前院住了很久,那时自己的功课繁重回到后院除了和沈氏说说话外就根本没剩多少时间了,况且一淩一直和祖母住在老家,每年也就过年时回来呆两个月,在这有限的接触中长佑只能对一清说:“反正她的性子是你们姐妹中最活泼的,记得每年过年大厅里总能听到她咋咋呼呼的叫声。”

看着长佑这表现似乎他不太喜欢这个最小的妹妹啊。

“那母亲不管么?”贵族家庭就没几个女孩子能养成那性子吧?

长佑耸耸肩:“有老太太护着母亲怎么管?再说了一淩除了有些爱闹外行为倒也没多少出格的地方,反正到时候你是长姐,只有你说她的没有她顶撞你的。”

看着长佑让她放心的表情一清笑了笑:“哥哥放心吧,我才不会吃亏呢,你别忘了以前我是干嘛的。”

长佑笑嘻嘻的摸了摸一清的头说:“好了,快进马车吧。”

一清点点头,带着惊蛰和秋月就上了侯府的马车。她来的时候只有一辆,可回去的时候多了一辆,因为后面那辆全是沈氏和贺氏送给自己的东西,一清带着满当当的礼物,由长佑骑着马领车队回到了平信侯府。

六十七 原因

到家后一清先去见了沈氏,听她嘱咐两句后才回到涵竹院。

一进院子就看见春杏站在门廊下翘首期盼的模样,见她进院子了连忙跑过去惊喜的喊道:“姑娘,你可算回来了。”

一清伸手摸了摸她的头:“这两天规矩学的如何?”

春杏用力的点点头:“紫儿姐姐说我学的很好,就是两天都没见着姑娘想的紧。”

一清看着她那小狗般的眼神噗嗤一下笑了出来,一旁的冬雪也笑着补充:“姑娘你是不知道,这两天春杏从早到晚都在念叨姑娘,奴婢都快被她给烦死了,每天都在掰着指头算姑娘还有多久回家。”

春杏看周围所有人都拿自己打趣就埋下头不好意思的笑了两下:“奴婢。。奴婢就没离开过姑娘身边。”

一旁的夏荷看到如此也打趣儿道:“你还说呢,那以后等你出嫁了,难道也这么时时刻刻守在姑娘身边不成?”

春杏听后立马摆摆手:“不嫁我不嫁的。”

大家看她那慌里慌张的样子都笑了起来,还是一清摆了摆手让她们别逗春杏了:“她年纪最小,你们别逗她了。”

说完刮了刮春杏的鼻尖才转身进了屋子。

一进屋一清发现屋里的摆设填了些东西就回头看向夏荷,夏荷连忙上前解释道:“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太太送来的,奴婢看都是好东西放在仓库积尘可惜了就拿出来摆着,还有一部分是二太太和四太太送的,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就先放着等姑娘您来拿主意。”

一清指着一扇画着富贵荣华花鸟图的八面琉璃屏风问:“这是谁送来的?”

“这是太太,她说姑娘住的地方不好太素净,那片竹林也就罢了,屋里摆设还是富贵些好。”

一清点点头看着这扇屏风,发现它的确引挺吸引人目光的,放在屋里立刻把这原本有些素净的房间添了两份奢华。

看着这已经可以进博物馆的东西一清的确觉得放在仓库太过浪费了,随即点点头又指向正座上摆着的半尺多高的一盆红珊瑚问:“这也是娘亲送来的?”

夏荷摇摇头:“这是二太太送的,她说认亲时人太多不太好惹人注意,这礼是她送给姑娘回家恭贺之礼。”

“你问过娘亲她知道二伯母给我送礼的事情了么?”

夏荷点点头:“奴婢已经给太太回禀了,太太说就让姑娘收着,觉得好就拿出来摆着,不好就放在仓库里。”

一清听后抬了抬眉,这红珊瑚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珍贵的奢侈品,绝对不是丢在大街上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东西,虽然这珊瑚不大,但也贵如黄金了,二伯母送给自己这么昂贵的东西干嘛呢?按道理她是长辈不用讨好自己的呀?一清想起以前别人送给孩子压岁钱,对方给孩子压岁钱绝对不是只给孩子用的,而是给他的家长看的。回到这里钱氏送这些给自己绝对不仅仅为了她,她看中的是沈氏,应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沈氏出力,而她又不好直接给沈氏送礼,只能借着自己的手把礼送上了。想到此一清点点头说:“这珊瑚好看就摆着吧。”

相对于钱氏的大手笔戈氏送的就正常了许多,一套绣着梅花图案的纱帐,上面的梅花绣的异常精细,可以看出来是用了苦心的,一清对夏荷说:“大暑快到了,下次就换上这帐子看着也清爽些。”

接着又四处看了看发现沈氏送的都是一些平时能用到的家具用品,东西很多一清也懒得一一细问,反正这屋子来的第一天还比较空旷,这次回来后已经满了许多。等把从狄氏那里搬来的东西一一入库后已经夕阳西下了。

今天陈长明已经报信回家说宫里有事不回家吃饭了,而长佑接完一清后又被同僚拉出去喝酒,所以今夜她就和沈氏两人吃晚饭。

饭后一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的沈氏,她看着脸上什么都没表现出来的娘亲问:“娘亲,你说我刚刚分析的对不对?二伯母应该是有求于你的吧?要不然她根本不用送我如此昂贵的东西。”

沈氏喝口茶后擦了擦嘴,瞟了一清一眼笑道:“你这孩子还挺能想,的确,你二伯母有求于我。”

“事情难办么?”

“怎么?”

看着沈氏疑惑的盯着自己一清就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我收下礼物,可事情难办的话娘亲不就为难了?何必为了那不能吃不能用的东西给自己找麻烦?”

沈氏听后抿嘴一笑:“你这傻孩子,好了,娘亲告诉你沈氏找我的事情对我来说不难,对她来说很难。”

“为何?”

“你知道你二伯母出生哪里么?”

一清摇头

“钱家几代都是海商,家里非常有钱,可就算在有钱那毕竟还是商人,地位和我们是没得比的。钱家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走仕途,可仕途哪里有那么好走,家里虽然出了几位但都不大顶用。”

一清听到这里自然的接话道:“那二伯母应该是钱家最有地位的一位了?”

沈氏点点头又摇摇头:“像钱家这种大家族是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他们有没有其他向上的线我是不知道,但至少在明面上钱氏是他们这辈中嫁的最好的一位,当初钱家为了入门陪嫁了不知道多少金银,当时老侯爷还在,如果不是身子不行了钱氏能不能进门都还两说呢。”

“娘亲的意思是爷爷不满意这位二儿媳?”

沈氏点点头:“钱家除了能在钱上有帮助外别的指望不了什么,有时候还要侯府出面解决,当年侯府又不穷干嘛为了那几两银子找那麻烦?二叔这人虽然读书不怎样,可头脑灵活是理家的一把好手,就算二叔在官场上没多少精进,但起码为了下一代着想,有个文人世家出身的娘亲要好上许多。”说道这里沈氏闭上了嘴巴显然不想在说下去,一清自己也听明白了,显然这亲事是老太太的主意,想着自己二伯有这么个眼界窄的娘也真够倒霉的。

一清拉了拉沈氏的袖子提醒她:“您还没说二伯母是为什么要你帮忙呢?”

沈氏笑着摸了摸一清的脸:“她是为了一浅的亲事。”

“二叔只是一个五品官,她有是那种出生,自己对于官太太之间的联系完全不熟悉,为了让一浅嫁入好的官宦之家,以后有个好女婿,她当然舍得在你身上下血本。”

听到这里一清哦了一声后感叹道:“可怜天下父母心。”

沈氏看着一清皱着眉头感慨的老成模样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哪来那么多感慨?小姑娘家家的。”

一清一愣想到此时自己只是一个14岁的少女不禁有些汗颜,靠在沈氏怀里撒娇起来,沈氏满脸笑容的抱着一清笑道:“我的乖乖,你的亲事你放心,娘一定给你挑个万中选一的女婿来。”

感受这沈氏抚摸在自己背上的力度,一清闭着眼闻着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香味,第一次觉得自己之前真的想太多,况且有母亲疼爱的感觉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棒。

六十八 祖母

第二天一清刚刚从沈氏那里回来就看见一浅带着一洁来找自己。

请她们坐下后夏荷上了两碟点心,一清不喜欢太油太甜的,所以夏荷都捡清淡的做。

一清指着一盘鸡丝酥脆饼介绍道:“这是夏荷的拿手点心,两位妹妹尝尝。”

一洁看着以前拿起后也跟着拿了一块,因为怕弄脏手这鸡丝酥脆饼都做的很小,外面包着一层糖纸。一浅吃了一口对一清笑道:“二姐,这鸡丝饼真好吃,外面裹着炸酥了的外皮,一口要下去满口余香,难能可贵的是一点也不油腻,我那里怎么就没有夏荷手艺这么好的丫头呢?”

一清喝口茶笑了笑:“你喜欢就常常来我这里吃呗。”说完转头看向一洁笑道:“四妹妹试试这个,这用糯米裹着红豆沙做成的小丸子,我不喜甜所以夏荷放的糖很少,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口味。”

一洁笑着点点头,拿起吃了一个后点点头说:“好吃。”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