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这样一家五口,背包罗伞的,走出河床,顺着满是深深车辙的土道,向村里走去!

“对了,竟忙活他们了,我忘问了,你今天又是和谁争吵起来了?吓的盛祚火急火燎的到我那报信?弄的我……在云鹤长老面前多丢人啊”

“丢人?丢什么人!你老婆在家受气,还不兴说说!”

“受气?你还能受气?你又受谁的气了!”

“还能有谁!后街的大胖媳妇大辣椒呗!”

“我一想就是她!……你们俩是针锋对麦芒……你也是的,我跟你说多少遍了,对那样人,咱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犯不上跟她那种人斗气!”

“躲?我干什么要躲!我又没偷他家的汉子!亏得你还是个男子汉大老爷们!软耷耷的一点不硬气!……自己老婆被人欺侮了,不说给自己老婆出气反倒怪起你老婆来了!再说做买卖不能软的欺硬的怕,要是怕起来,人家竟在你脑袋瓜子上拉屎,那买卖还怎么做?”

“让你说的,有那么蝎虎吗!买卖人家讲的是和气生财!这话你懂不懂?像你这样的以后谁还敢到你那小铺里买东西?没人买东西你那小铺还开得起来吗!”

“开不起就关!老娘还真有点开腻了!话又说回来了,缺了她这个臭鸡蛋还做不了巢子糕!……没人买?哼!我才不信呢!俗话说没有不开张的油盐酱醋店!”

“你就仗子你这小铺是蝎子粑粑独一份,村子里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若是再有第二家,你这小铺就够呛了!”

“够什么呛,此地不养娘,只有养娘处!……对了,当家的,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斜对门老赵家的二小子回来了”

“就是在千金寨背煤的那个?”

“对,就是他!……多亏他了,硬是把我和大辣椒拉开,若不然没完没了!……人家现在不下井背煤了,现在初息了,给矿上做饭成大师傅了!”

“是翱……”

“小伙穿戴可整齐了,人也精神不少,胖乎乎的,到我那还买了一盒大前门,我一下子没认出是他,后来看他朝我一笑,我才……”

“是啊……”

“要说现在这人没法看,走时还鼻汀邋溻的,现在人模狗样的……是他连哄带劝的把大辣椒弄走……我们俩也是没事,在小铺里闲咯哒牙,他对我说:

“嫂子,你兄弟我能有今个,那是靠手勤腿勤嘴勤,这三勤,把东家的嘴填巴住了,……现在是脱离苦核……要说那背煤的活,真不是人干的,挣的多少不说,老死人这一点可够吓唬人的去那里背煤的,都是逃荒没有活路的老百姓!再分有一点活路的,也别去干那活!不是有那句话吗:“到了千金寨便把铺盖卖,新的换旧的,旧的换麻袋!”那真是活人的地狱呀!那煤黑子都是活一天算一天,有今个没明个的有家有老小的还能省吃俭用,口挪肚攒些钱,可怜巴巴的没家没业,光棍一根的,那就是一个胡花乱糟,抽烟喝酒赌博泡窑子……那是有多少花多少!一天天混,混死拉倒!咳!人若是混到那种地步……真够悲惨的了!”

“是啊……不是说千金寨那地方买卖云集……很繁华很热闹的吗!”

大先生说着不禁摇了摇头叹口气:“咳!看来浮华后面全是悲惨和辛酸啊”

“你说那里买卖云什么……集?”万氏不懂当家的话

“云集就是多的意思!什么都不懂!”

“你竟说文词我上哪懂去……对了,他还劝我到那边开小铺呢!”

“到那边开小铺?……听他的呢!听他的话“澡堂子里洗澡裤子都穿不上!”你若是去了,小本还不得赔个精光!”

“看你说的了!咱们也不少胳膊少腿的怕啥呀……你别狗眼看人低!……他说的我也琢磨了很实在,也可行!”

“噢,还实在?他都说了些什么?”

“他说到他那矿上开小铺,光他一家要货,就差不多能养活咱一家,还有附近那么多矿工吃的用的哪不得靠钱买……别看他们穷,但花钱绝不像咱村大辣椒那样,斤斤计较,一分钱都能攥出汗来!那些煤黑子赚得起也花得起!比咱村的人大方多了!我想在那做买卖肯定能不错!”

“那你的意思……你心动了?”

“我动了心顶什么用?你是当家的!大主意你来拿,你说了算!我是爱唱的鸟诨身没二两沉!”

“哦,这事不是小事,需要回去从长计议一下……我不是图什么发财,我是考虑孩子的前途,对咱们来说孩子前途是大事!我可不想让他们在庄稼院里摸爬滚打一辈子!……千金寨毕竟是一个大地方……到那去上学读书不知若比这里好多少倍!孩子们若是把书念好了,都能出人投第,有一个光明前途”

大先生说到这觉得背上的小盛烈有点往下坠,搂着他脖子的小手也像是松开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小盛烈小脸贴着他的脊梁背像是睡了!

“这孩子!……”母亲发现急忙走过来,想帮大先生正道正道,被大先生制止了

“让他睡吧!离家也不远了,眼瞅子就到了!……这小子,昨天听我要带他去中华寺,高兴一宿没睡好!一早,早早就起来了……寺里那个长相很清奇的云鹤长老,一眼就看出来了!说他会有初息,有大初息!”

“哼!人家一说孩子有初息,看你那得意样!”

“难道你不高兴!”

说着,说着他们已来到家门前

第八章民族命运多苦难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帝国主义就是一群明火执仗的强盗他们看中了中国这片富饶的土地及这块土地孕育着的富庶……就像一群饿狗见了一块肥肉,让他们看的眼红,垂涎欲滴!

但是碍于清廷的封建统治,碍于清廷的死硬闭关自守政策……急的他们在外面直绕圈圈,就是进不来!

强盗就是强盗,他们想得到的,想什么办法他都想得到,于是找借口,寻衅滋事……

鸭片战争就是一个例子帝国主义用铁甲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于是就都蜂拥而入,到处烧杀抢掠,抢地盘,以至狗咬狗还咬的一嘴毛

东北这块肥沃的黑土地,自然也引得列强垂涎日本与俄国以其地理条件的便利,近水楼台先得月,将魔爪首先伸向东北,他们争子抢子变子法的进行残酷的经济侵略和资源掠夺

为争东北这块肥肉,他们两家不惜牺牲那么多的士兵生命……打的昏天地黑,焦头烂额,后来日本占了上风

抚顺城,当时人们又称其为千金寨,盛产优质大块煤,黑黑的,亮亮的,轻轻的,特别招人喜欢!热量以大卡为计算单位,那也是名列前矛,闻名全世界!别说是如同黑金子的大块煤了,就是洗煤沉积下来的煤泥,那都是宝!人们争子抢子去买,因为好烧,物美价廉

因为盛产煤,所以抚顺又称煤都

当时日本是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也是资源贫瘠的国家,尤其是对能源的需求,更是捉襟见肘,这是让他们头疼的问题,也是迫不及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他们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加快,他们对能源的胃口也愈来愈大!偷偷摸摸小来小去已不能适应他们的发展需要,于是就想扩大侵略野心……

当时东北处在奉系军阀张作霖统治时期,这个土匪出身的性格豪爽的东北汉子,心眼较多,他早就看清了小日本的野心

张作霖曾接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孟禄博士,在回答孟禄的提问时他拍着说:

“我张作霖没有别的能耐但替国家守护这点土地还敢自信!.日本人费莫大的力气要求二十一条你问他在东三省得着什么了?他连一条也未实行的了啊.不是我吹你们可以实地考察吗!”

一次张作霖和他的亲信杨宇霆谈话,谈到给日本人题字落款的事,他居然将张作霖手墨写成张作霖手黑别人都以为他写错了,他说道:“你小子懂得个屁!我那是有意的没写那个土字啊你是知道的,小日本们没安好心,时时刻刻想侵占我国的领土,我就是不给他土!……另外你们都知道,小日本们心狠,我就是让他们知道知道我张作霖手黑”这成了后来人们的笑谈

所以有这个不好弹弄的东北王张大帅在,有这么一个鬼心眼的拦路虎,小日本的野心就不能得逞

但是他们贼心不死,把张大帅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起了杀心,遂有1928年皇姑屯炸死张作霖事件

他们以为炸死张作霖,他们就能顺顺当当入主东北!他们想的未免太天真了点,大帅的继任者少帅,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也不是好摆弄的,他那时还在北京,听到凶信后,秘密潜回帅府奔丧,妥善处理父亲的后事又毅然决然的处理掉一直没把他看在眼里的亲日派首领杨宇霆汤荫怀,然后决定东北易帜,归了蒋介石

当时蒋介石率领的北伐军,打出的一个口号就是收回租借地,废出一切不平等条约!张学良这一政治取向,使得频频向他挥动橄榄枝的日本关东军大为光火!

因此一些狂热的军人,在财阀支持下鼓动下,不顾日当局的反对,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经过三年的准备和策划,认为时机成熟了,于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事变

荷枪实弹的日本大兵,在张学良奉命不抵抗的情况下,长驱直入,迅速占领东北,他们如入无人之境,开始无所顾忌的,大张旗鼓的,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烧杀抢掠……

于是一车车大米,一车车煤……源源不断的运回日本国内

据一些老人们回忆,事变发生是在即将开镰收割季节

事发地点,柳条湖周围地里,种的全是高粱,据说那年的收成还不错,黑壳高粮穗子沉甸甸的,红里透黑,黑里透红,一片片丰收在望,甚是喜人

据老人们讲,那天也怪,夜静静的,星星一眨一眨的……像是向人们传递什么?草丛中的虫子也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全都不叫了天地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声音,寂静的可怕

那时候的沈阳市民,习惯早睡,晚上十点钟,绝大多数的人都已进入梦乡,按照当时的军规,负有防守命令的北大营,也在9点钟,准时吹响了熄灯号

据史料记载,就在此时,这次事变的策划者,隶属于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之名”悄悄领着几个穿上中**装的农民走过高粱地,通向预定爆破点,而此时另一个策划者花谷正刚用法国进口的威士忌把奉天皇之令来阻止事变的剑川,灌得酩酊大醉,一个人搭车从奉天柳町一家“带有艺妓”的菊文饭店出来……

花谷正在他的回忆录里,带着抒情的笔调描绘这一天的夜景……他抬头看到的是“一弯明月落进高粱地,天色顿时昏暗下来……”“疏星点点,长空欲坠”,“整个大地都在沉睡”,“他们没有人知道,过了这一刻,整个大地都将完全改变……”

不难看出,当时他的紧张,窃喜,玩世不恭的心态,心里藏着惊天阴谋的狂热和躁动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许多亲历者重新回想当天,察觉出当时有太多异样

笔者家父不止一次对我讲过,那天夜间他和几位老师打牌,竟有一位老师和了一把“十三妖”,这可是谁都没想到的事!怎么凑和的呢,自打牌以来就没见过有人这么和过!

然而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就在大家为“和十三妖”感到惊奇时,猛然一声剧响……像是天空一声霹雳!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透过钵仰望夜空,满是星斗的夜空哪会有霹雳?老师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立刻意识到:“这是爆炸!”但是这是哪爆炸?大家都有点惊魂不定,一种未名的恐惧袭上心头,谁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玩兴顿然全无,一个个急匆匆回家顾老婆孩子去了

第二天就有日本坦克,还有列队的日本兵,扛着带刺刀的长枪,列队出现在沈阳街道上,这让人太感到意外了,令市民们交头接耳瞠目结舌

事变发生后,乃至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在史料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再去追忆这段历史,仿佛明白了其中的不被人知的隐情,实情

根据蒋介石日记记载,这一天蒋介石起得特别早,刚去庐山开完会议回来的他,一早就匆匆登上永绥号军舰,离开南京前往南昌督剿江西境内的红军他大概要19日下午才能到达,虽然在14日曾接到线报,日军可能将以“中村事件”为借口,大举进犯东三尸但在他心里最烦心的还是顽强的红军,甚至为这个连续几天睡不大好

他只是提前用电报知会了张学良说:“:如果发生问题,要保持克制”

同样在这一天早上,在北平协和医院治病的张学良,早晨起床感觉身体不错,便吩咐自己的侍卫官谭蝴请英国驻华武官蓝博森博士到前门中和剧院看戏,她的夫人于凤至介绍,梅兰芳主演的《宇宙锋》非常精彩,还在歌舞升平……

首领们都不在沈阳,辽宁省主席臧式毅和外交特派员王镜寰均是文官,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动武的事,只能问计于留守的武将,时任参谋长的荣臻

位于三经路荣臻参谋长公馆,也是一派歌舞升平,门前汽车很多,宾客盈门,正为伊父庆踪诞一进楼,见当中摆设寿堂,香烟缭绕,满屋大员,抽鸦片,打麻将……更请来了张筱轩的京韵大鼓,好不热闹……

这是何等的鲜明对比,试想一下,当政者蒋介石忙于内战,对日本疏于防范,发生事端一味退让,什么“攘外必须安内”寻求外交谈判解决,属下一片歌舞升平;另一方紧锣密鼓,一门心思就想诉诸军事武力占领!一张一弛,一分一合,一文一武,谁占上风可想而知,战争的后果也不难想像!

据笔者先辈们讲,事变发生后,在东北大学的一次校务会上,教授们,慷慨陈词指责张学良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方针,主动撤离沈阳,弃老百姓于国土不顾张学良满眼是泪……他是有苦说不出,他成了蒋介石的替罪羊

这可能为以后的西安事变,及蒋介石为什么没杀张学良,埋下了情结上的伏笔

9-18事变发生后,由于关东军只有一万多人的兵力,无力攻占东北全境,关东军向政府请求派遣日本的驻朝鲜军团增援但当时的若榇首相和陆军大臣协商后,决定采取不扩大事态的方针,并向驻朝鲜军司令林铣一郎下令按兵待命如果林铣一郎听从政府和军部的命令,9-18事变就会夭折但林铣一郎也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独断地派出三万多人的军队增援关东军,使关东军占领全东北成为可能

历史真是存在许多变数

当时的日本陆军大臣和总参谋长都支持立刻撤军,但关东军的军官们却根本不理会上面的指示,箭在弦上,开弓没有回头箭,使出了“下克上”的手法,反而一个月后,在10月18日又向在锦州的张学良军队发动猛攻当时在沈阳的日本总领事曾找关东军的高层交涉,试图解释政府消和平解决的方针,但关东军的军官,竟然拔出军刀没听那个邪!

真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历史也是复杂的

由于无法解决东三省危机,1931年12月11日,若榇内阁倒台,犬养毅新内阁成立

学历史的都知道,犬养毅曾对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等人进行过多方关照,和国民政府的很多上层人物都有较好的私人关系犬养毅打算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当时的东三省危机

12月20日,犬养毅秘密派出特使前往南京与中国政府高层会谈但首相的秘密和谈工作被曝光,激怒了军队内的激进派他们胆敢分庭抗礼,置当政于不顾,于1932年3月1日,在关东军的策划下,“满洲国”宣告成立当时犬养首相当政的日本政府自然没有对“满洲国”予以承认,这更激怒了激进派军人年5月15日,一伙狂热军人居然明火执仗地闯入首相官邸将犬养首相杀害

犬养首相被杀后,以后的文职内阁政府,变成了对军人战战兢兢的畏缩政权,使日本失去控制而走向可怕的军国主义道路

综上所见,9-18事变发生后,中日两国高层领导还是努力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试图用外交手段来解决东北问题-18事变的和平解决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但不幸的是……后来日本的军国主义者控制了政权,走上军事侵略中国的道路

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9-18事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狂热的军人和激进的“爱国主义”情绪所至尽管当时日本有相当的言论自由,但日本的社会舆论基本上站在狂热军人一方林铣一郎违令派朝鲜军进入中国,竟然博得新闻界的一片称赞,称他是真正的爱国者,使中央政府无法追究林铣一郎的违令行为当时的社会舆论甚至同情杀害犬养首相的凶手,认为狂热军人的兵变是出于“高尚的爱国主义献身精神”,“爱国无罪”,发起了一个全国签名运动为凶手们开脱减刑甚至一些少女写信要嫁给那些杀人凶手

日本的社会舆论偏向狂热军人的另一个原因是政治家们的**当时日本政界的**丑闻接连不断,使人民对那些**的政治家产生了厌恶的情绪,甚至有人打出:“宁要廉洁的军人,不要**的政治家”的口号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廉洁军人”的当政却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天灾让人们民不聊生,贫困使人潦倒,动乱让人民背井离乡!战争也一样!造成多少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忧丧的唱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整夜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艾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歌曲凄惨,唱出了国土沦丧后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那撕心裂肺的旋律,悲愤交加的音调,使每个中国人为之动容

听老人讲,那时候农村老百姓耻“屁头”,就是有人一发现有日本兵要在村里经过,便立刻回到村里报信,一传十,十传百,大人小孩,扶老携幼带着细软一齐跑,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妇更是跑的欢……日本兵喜欢花姑娘,家家户户女人生怕被……成了牺牲品!

跑的方向或是附近的深山老林,或是别的比较安全村落,等日本兵走过,再回去!

大先生所在中华寺村,不知是离公路近?还是离铁路近?也许附近有日本驻军?……反正是日本兵隔三差五便光顾

由于日本兵的经常出没,让中华寺村的农民居无宁日,一家一户,形同坐在火山口,不知什么时候,祸到临头……

大先生有两个女儿,如今都大了,出来进去的……让他更感到十分的,的的让他们都睡不好!村里的狗一咬他们立刻慌了神,东躲西藏……

这样的日子真是不好过,于是他们想到搬家,没事躺在炕上就想:

“搬?还是不搬呢?……”

左考虑右考虑,考虑再三,为了儿女前途,为了全家生命安全……

两口子下了决心,不管“穷搬家,富挪坟”说道怎么不好,怎么不吉利,怎么蒙受损失,还是决定,将全家搬到抚顺

第十二章同学少年多轶事

王盛藩和“二和尚”离开学校,两个人并排走在放学的回家路上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