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去,我还要活得精彩,要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这才不枉穿越一场。

鬼谷子好像也发觉了我的野心,在多番试探之后,了解了内心的想法,对于我有些漠视生命的价值观,他多有斥责。在传道授业的时候,也有意无意地往他期望的方向引导。

其实我心里知道,但不屑一顾。那时候的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一将功成万骨枯,做大事哪里会没有牺牲的。再说了,牺牲一些人,也是为了救其他人。比如师兄孙膑。

我有两个师兄,庞涓和孙膑。因为穿越之前看过的孙庞的那些故事,对于嫉贤妒能的庞涓,他一点都不喜欢。他们虽然名为师兄弟,实际上关系并不好。直到庞涓下山,他们的关系依旧很差。

庞涓是我们三人中最早下山的。鬼谷先生对他的期望很高,对他也很看好。认为他一定能成为司马穰苴、吴起这样的名将。

我心中暗想:是啊。他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他的成就也会很高。但他的人品却跟他的才华是相反数。ww

我在山上又呆了几年。这几年,不断从外面传来庞涓的消息。那一个个写满庞涓消息的竹片记录了他辉煌的战绩。他正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一路狂奔。他带领魏武卒将天下诸侯揍得满头包。连印象中强大无比的秦国都成了他的垫脚石。

不可否认的,看到庞涓辉煌的成就,我嫉妒了。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要下山,去建立自己的一番事业。

终于,我不顾鬼谷先生的反对,在没有完成学业的情况下出师了。

刚下山,我就直奔齐国。

其实,我的最终目的不是齐国。而是它北方的邻居——燕国。就是这个在战国时期很另类的国家。在其他国家都变法图强的时候,它却丝毫没有动静,在北方缓慢地发展。这个国家是实现我心中抱负的最好的一个国家。国力疲弱,地处偏远,但民风彪悍,资源也很丰富。再加上,我清楚地记得燕国历史上有一个惊世骇俗的让国事件。这是我夺取燕国的最好,也是唯一的机会。

我要做的就是在齐国慢慢积蓄力量,培养一批忠心的人。

在齐国,我过得很顺心,齐王很赏识我,让我做了齐国的相国,帮助他管理国政。在齐国,我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就在我志得意满地时候,庞涓给了我浇了一盆冷水。在和他斗法的过程中,我几乎处于全面下风。

我这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并不是有个好出身,有个好际遇就是主角命的。当别人也有这样的条件,又更加努力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是。我当初实在是太浅薄了。也太心急了。还没有将《六韬》参悟透就贸贸然下山。

此后多年,直到庞涓退隐,我都没有打败过他。即使本来应该十拿九稳的马陵之战也被算计。损失惨重,狼狈地逃回临淄。

期间,我也曾经打过孙膑的主意,希望借助孙膑的力量打败庞涓。我曾经以为,孙膑和庞涓天生就是一对死敌。迟早会反目。可没想到,他们居然一直能和睦相处。他们看起来才像是师兄弟。而我……

我不禁自嘲。我什么时候有过师兄弟呢?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好好和他们两个相处。没有将他们当成师兄,当成亲人一样的存在。既然如此,我有什么理由让他们也把自己当成亲人呢?

因为愧疚,也因为看到田夕和孙膑彼此相爱。我放弃了一直追求的田夕。也放弃了跟田忌建立进一步亲密的关系。不过还好,我得到田忌通敌卖国的证据。以此威胁他,获得更多权柄。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放弃了田夕,却娶了婉儿,也就是庞涓的妹妹。以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居然跟庞涓成了姻亲。

婉儿很贤惠,对我很好。那段日子,我真的很幸福。但我还是没有放弃心中抱负。没有人能阻止我站上那个崇高的位置。

二十多年后,让国事件终于发生了。我的机会也终于来了。

我时刻关注着燕国的一切,甚至还在暗中推波助澜。同时,也派人干掉燕国在外作质的几位王子。包括鼎鼎大名的燕昭王。

齐军出发后,一路所向披靡。但匡章却没有约束齐军士兵,任由他们欺凌燕国百姓。我为了自己的私心,在一开始并没有阻止。只是作作秀一样的帮助看到的百姓。还抓住时机惹火匡章,让他们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同时,又让人在齐王面前诋毁自己。

在他的有意无意地引导下下,燕国的王室都被匡章给杀了。燕王和子之也没能逃出生天。

当齐军攻占燕国全境的时候,他知道他表演的时候来了。

我屡次当众斥责匡章,说他没有人性,苛待百姓。话是怎么难听怎么说。匡章自然不会听我的话。反而因为恼怒,更变本加厉地虐待燕国百姓;另一方面,又给齐王上书。言辞格外犀利,对齐王冷嘲暗讽。连孟子也被我利用。被送入齐王宫,面见齐王,推销齐王根本就不爱听的仁政。

如我所料,齐王将我囚禁。看到燕国百姓悲悯、痛苦地眼神。我心有不忍,但很快被心中的得意给压过了。那个宝座离我越来越近了。

之后的事也在我的预料中,燕国百姓在魏国和楚国的帮助下,赶走了齐国。但是,燕国王室的血脉都已经遇害。在我安排的几个托的暗示下,燕国百姓推举我成为燕国的新的国君。

我终于成功了。我终于拥有了一个国家。

但是,我的妻子死了。为了我的计划能顺利,我并没有将婉儿转移。甚至,我有意无意地忽视她。在我被囚禁在燕国的时候,她在齐国过得也很不好。还没等我接她,她就已经逝去了。

我坐上了梦寐以求的位置。但我却没有因此而开心。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用了多少卑鄙的手段才得到它的。为此,我又牺牲了多少人。燕国的王室、百姓,齐国的士兵,甚至我的妻子也为之牺牲了性命。

我突然回过神来。我到底干了什么?我竟然变得这么十恶不赦。为了 ...

(自己的野心,竟然漠视这么多人的性命。这可是一国的百姓啊!

看到满目疮痍的燕国,我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这都是我造的孽啊!

我决定为自己赎罪。我真的将燕国当成自己的国家,将燕国百姓看做自己的家人。我尽心竭力地为百姓着想。甚至为了燕国,对齐王做低伏小。

经过他的励精图治,燕国恢复生机,蒸蒸日上。燕国百姓脸上也都出现了幸福的笑容。他们盛赞他们的王,为他们的王祈福,希望他长命百岁。

可是,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长命百岁呢?`p`xc`p``p`xc`p`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有点水。下一个故事还没有完全考虑好,我还要再仔细想想。杨家将的版本实在太多了。不知道选哪个好。不过,坚决不要思密达。晚上应该可以写出来。

第33章 潘仁美1

(慕容建中觉得没有最坑的,只有更坑的。ww

他满头黑线地问道,“系统君,你就不能靠谱一点啊,你这是要坑死的节奏啊,”

没错,他又穿了。而且,这回的身份比之前两次更加坑爹。他现在的身份是大宋的丞相潘仁美。

注意是潘仁美。光听名字他已经知道他穿的不是正史,而且一个不好,死后还会有一个很悲催的坏名声。

只有以杨家将事迹为蓝本的演义里面才会出现潘仁美这个名字。而实际上,潘仁美的原型是北宋初年的名将潘美。

要说这个潘美也是个倒霉的。前半生风光无限,领军四处征战,所向披靡,帮助后周和宋灭掉不少割据势力。史书中说他“平南汉、收南唐、灭北汉,所向披靡,功勋彪炳”。他为人也相当不错。不仅对宋太祖、宋太宗两代皇帝都忠心耿耿。而且,做人相当有原则。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自立。他纵兵进宫,看到宫人携周世宗柴荣的两个孩子,就说:“(此复何待)留着他们干什么?”赵匡胤是想立即干掉他们,以绝后患。左右要将他们带出去。潘美见后“以物扶殿柱,低首不语”。赵匡胤问他有什么意见。潘美答道:““臣岂敢!但以为于理未安。”赵匡胤醒悟过来,世宗柴荣待他不薄,也后悔自己的赶尽杀绝太不人道。让人放了两位王子。将其中一人交给潘美抚养。

可以说,潘美是个好人,绝对不是演义中描述的那么大奸大恶。

但是,这个人却因为一件事而晚节不保。

太宗伐辽,想要收复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潘美与曹彬、崔彦进分帅三路大军向北挺进。其中潘美一路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将。一路摧枯拉朽,连下寰、朔、云三州,但不久遭遇了契丹重兵。由于指挥失当,损失惨重。而护军王侁又坚持错误的战术,潘美又没有及时派兵救援,致使杨业战死于陈家谷口。

时候,潘美被连降三级。他自己对此也非常后悔。一直对杨业怀有愧疚。多次跟家人和属下提起这件事,懊悔不已。

虽然潘美得到了处罚。但后人却没有放过他。陈家谷一战,他给人留下见死不救的口实。从此,民间的小说演义对他是口诛笔伐。尤其是系列小说《杨家将》,更是将他描述成一个陷害忠良,大奸大恶的佞臣。可谓是旷世奇冤。

本来嘛,潘美是不是旷世奇冤跟慕容建中一点关系都没有。当初,他读《杨家将》的时候也将书中的潘仁美骂得狗血喷头。他看得很开。正史就是正史。演义就是演义。小说中塑造的艺术形象跟现实形象怎么能等同呢?再说了,小说家为了避讳,不是把名字都改了。潘美中间多了个“仁”字,连杨业的名字也改成了杨继业。

可是,令他格外不爽地是,他现在就是潘仁美。演义中的潘仁美。当初被他骂过的潘仁美。好坑啊!这是要他遗臭万年的节奏啊!

“宿主请尽管放心。本系统绝不会让这种错误发生的。”

慕容建中听到系统那搬砖一样的声音,顿时恼火道:“你还敢说?我穿的角色是一个比一个坑爹。你必须给我合理的解释,要不然我不干了。”

系统君擦擦冷汗,说道:“这不是更加有挑战性嘛!”

“挑战你妹夫啊!”慕容建中忍不住又爆粗口,“你选谁不好,非要潘仁美。不说其他更深层次的设定了。你看看这副尊容。能再违和点吗?”

慕容建中指着铜镜里的面孔对系统君怒吼着。

你妹的。想当初在现代,他也是阳光小帅哥一枚。穿越到北齐,继承了慕容家优良的基因(参考慕容冲姐弟),那真是英俊潇洒。庞涓也是相貌堂堂。都是一看就让人有好感。

而这个潘仁美……

哎呀,我去!尖嘴猴腮八字眉,斜眼短须鹰钩鼻,标准的奸臣脸啊。这不是明晃晃地告诉人家,我是大反派嘛。

其实,潘仁美的长相也没有他说的那么惨不忍睹。ww虽不是模样周正,但也绝不难看。就是眼神太凌厉,不怒自威。板着脸的时候,看上去阴阴的。但不管怎么样,也是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只不过跟他前两世相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系统君抽了抽,道:“你至于这么在意相貌吗?穿越成庞涓,七老八十的时候还不如你现在这样子呢!”

“好吧。抛开相貌不谈。我们谈谈其他的。你说说,我现在跟杨继业的关系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怎么成了死敌了?”

成为死敌,也就是说不可能站在同一立场上。要是以往他倒是不在乎。他在北齐和魏国的时候,一直站在皇帝(国君)这一边,至于其他人,只是保持正常往来就好,除了个别几个特别有共同语言的,都没有深交。可在这里却不一样。因为北宋的官场很奇怪。朝堂被皇帝人为地分为两派。而且,跟南宋时鲜明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不一样。北宋的派系是皇帝为了平衡而故意这么做的。而且,除了双方领袖人物和代表人物不变之外。双方派系的人员也在皇帝的意思下,不断变动。比如北宋中期的所谓变法派和保守派。有些人在仁宗的时候是变法派,到了神宗时就成保守派了,比如文彦博,富弼。有的今天是支持变法,第二天突然反对了。比如苏轼,苏辙。看上去是党争,但实际上是皇帝这个背后推手在起作用。

而且,北宋还有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人们直接通过派系判定忠奸。寇准是贤人,是为国为民的忠臣。那么,跟他作对的一定就是奸人。天见可怜的,人家丁谓多冤枉啊!一个能臣干吏,就因为把寇准赶到雷州,结果他成了十恶不赦的奸臣。什么脏的臭的,有的没的都往他身上扔。就算丁谓因为一句“溜须”之言就算计寇准。但人家不是也受到惩罚了。而且,贬得比寇准还远,直接到海南岛摘荔枝去了。要知道,宋朝是不杀士大夫的。贬谪海南岛是仅仅比死刑好一点的惩罚了。就是这样,后人仍不愿放过丁谓,弄出个“北宋五鬼”,说他是“五鬼”之首。

现在,大家判定杨继业是个好人。率领杨家军,保家卫国,守护大宋北疆,战功赫赫。他是大宋国大大的忠臣。

既然杨继业是忠臣,那么和他过不去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人,一定是个奸臣。

那谁和杨继业不同派系呢?

正是他潘大丞相。

慕容建中瞬间郁卒了。不带这么坑爹的。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做,已经被戴上这么一顶帽子了。以后要怎么摘掉啊?!

“这个得宿主自己考虑了。毕竟有难度才更有挑战,才更有意思嘛!太简单了我看了都没意思了。”系统君不负责任地说道。而且,怎么听怎么像在幸灾乐祸。

“好吧。那你说说看。我这次要怎么做。”慕容建中无奈地叹气。他拿得起放得下。不过鉴于这次格外坑爹,他又加了一句,“我这次也不打算名留青史了。别遗臭万年就ok了。”

系统君不满地说道:“你怎么这么没志气,对自己有点信心好 ...

(吗?”

“我对自己一向很有自信。但是,有你在,我那一点信心根本就不够用。”慕容建中冷笑道,“你确定没有其他坑爹的设定?不会又挖好什么坑在等着我吧?”

“额,没有,绝对没有!”系统回答得有些结巴。一听就知道有内情。

慕容建中暗暗翻白眼。他早就习惯系统得不着调和恶趣味了,有这个时间跟它计较还不如听听什么任务,自己好好合计一下。

于是,慕容建中问道:“你还是说说,我的任务吧。要怎么不遗臭万年?”

“是名留青史。”系统君不满地说道,“算了。只要你按照我的步骤去做,肯定不会遗臭万年的。”

“一、帮助大宋夺回燕云十六州;二、挽救杨家一门忠烈,避免杨家将的惨剧发生;三、整顿家风,要求潘家一门忠正,自你以下,三代不得出现奸邪之辈。”

慕容建中忍无可忍:“你怎么回事啊?不是说名留青史吗?怎么跟家教扯上关系了?”

在他看来,名留青史要不是战功赫赫就是政绩斐然。什么时候跟家教挂上钩了。

系统君鄙夷地说道:“你懂什么!都历经三世(加上现代)了,就知道打打杀杀,连续两世都是当屠夫的命。难道名留青史就这一条路不成?想想人家颜真卿。战功从来没有过,政绩也比不上盛唐的几位丞相。可人家家教好啊!愣是靠忠直名留青史。你累死累活也就这点水平。看看人家。啧啧,学着点!”

慕容建中额上青筋凸显,不带这样说人家的。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一代名将。还是“战国第一名将”。再说了,他的家教怎么了?他……

慕容建中突然想到,他好像穿越两世都没有孩子。唯一挂在他名下的儿子,还是从他的便宜大哥那里过继的。

系统君得意地说道:“知道自己错了吧!光你一个人辉煌算什么。人家将门代代出将,相门代代出相,书香世家个个文采斐然,时不时出个状元探花什么的。这才叫牛逼。”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慕容建中不耐烦地说道。系统君这个死变态。他一人得道还不容易呢,它现在要他全家都升仙。

这事他可从来没有干过,再加上有上面两个任务叠加,他得好好合计合计。

想了想,慕容建中对系统君说道:“既然如此。你先把这个儿的情况说一下吧。最好能把那本书给我看看。”

既然他都叫潘仁美了。那穿的肯定是《杨家将》。只不过《杨家将》的版本太多,小说演义一大堆。谁知道是那一本啊!

系统倒也不含糊。直接丢给了他一本书。

“怎么又是影视剧啊!”慕容建中苦笑道。这是一部叫《少年杨家将》的电视剧,系统君给他的资料很详细。连演员表都给他列出来了。

“还真叫潘豹啊!”慕容建中苦笑道。

他心中忍不住吐槽这个名字。这是多么没品才会取这个名字。当初他看《杨家将》的时候就吐槽过潘仁美几个儿子的名字。看看都起的什么名字。潘龙,潘虎,潘豹。

我去,写演义的人是想隐晦地骂这一家都是禽兽吗?

看正史中的潘美多会起名字。潘惟德、潘惟固、潘惟清、潘惟熙、潘惟吉(从子)。

这一对比。啧啧,这就是差距啊!

“一定得把这个没品的名字改了。”慕容建中默念道。

对于名字,慕容建中可是绝不含糊的。想当初,他知道自己叫慕容三藏,哭着闹着也要把名字改了。他认为,名字包含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一个好的名字,能给人带来好运气。比如白居易。

他看了剧本中潘豹的所作所为,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念头。

看到后面,他突然觉得这个混小子欠收拾。一定要好好管教管教。丫的,居然吸毒。五石散这东西是能随便吃的!这东西一碰就会上瘾,这辈子就毁了。

幸好现在的潘豹还不到十岁,一切还来得及。

“嗯,这个潘影是怎么回事?难道就是演义中的潘贵妃?”慕容建中疑惑道。

因为在潘仁美好像对这个女儿根本没什么太深的印象。他也是看到剧本,想了好半天才在潘仁美记忆的腌臜角落里找到的。

潘影出生的时候,潘夫人就难产而死。潘仁美认定她是灾星,连抱都没有抱,就直接将她送到尼姑庵寄养。每年过年都不把她接回来。

“喂,我说系统啊,这三代忠直包不包括女人啊?”慕容建中问道。演义里,潘贵妃可是被称作奸妃的。他可要问清楚。要是在这地方栽了,他到哪儿哭去。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