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军真的有大动静。

慕容建中最不想看到的画面还是出现了。

金沙滩真的出现了大批辽军。成千上万的辽军。

他们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躲过宋军的耳目的?

他们已经来不及多想,面对眼前混乱的情况,他们只能尽量收拢军队,跟失散的赵光义汇合。

可是,崔应龙的预言又一次灵验了。他说有重要的人会死去。

这个人就是赵光义。

第55章 番外演义和历史

(正史《宋史·燕公潘仁美列传》记载的幽州战役:

“十月,太宗上朝,议燕云之事,群臣皆以为天寒不能战,独燕国公丞相潘仁美不以为然,谏曰:‘当是时,辽无备。ww且救援不易,幽州可一战而下。圣上若予我数万人马,定克幽州。’太宗欣然应许。

燕国公引军四万攻涿州,半月不下。忽降大雪,诸将皆有退意。燕公大怒:‘吾承君令,起数万锐士,将要收复燕云,报效国家,如今遇涿州而退,逢雪天而返,岂不为辽人嗤笑。’遂甄选军中壮士八千,雪夜而出营,向东南,及二十里,转北直奔幽州。另遣子旭领万人埋伏于涿州山间,及辽人出城,挥军克涿州。”

“军至幽州,燕公潜军士于牧民之间,诈开城门。辽人无备,幽州遂为赵宋所得。”

“既得幽州,辽将将数万军士来犯,燕公怡然不惧,据幽州城而守之。天寒地冻,遣人以水浇墙,筑冰墙以当辽兵。辽上将耶律斜围攻数日而不能下,及杨重贵(杨继业)引军北上,辽大将耶律休哥领军三万助战,斜遂南下迎击杨重贵。(ww〃 target=〃_bnk〃》ww ”

“敌数倍于我,诸将皆建言据称待援。燕公力排众议,曰:‘天时在我,不在彼;地利在我,不在彼;众将众志成城,为何不战?’诸将踌躇。燕公弯弓指天,曰:‘尔等见海东青乎?是鸟也,鹏程万里,弓箭之所不及,若下,则天助我也,诸将再勿推脱;若不下,则拒城而守。’诸将应允。燕公弯弓搭箭,飞禽应声而落。诸将叹服,遂有战心。

燕公令人于城北埋轰天雷,埋伏锐士二百,城北辽人来犯,为轰天雷之威所摄,以为天谴,全军溃败;耶律休哥攻南门,燕公佯败,引辽军深入。耶律休哥大喜:‘今日定擒杀宋蛮。’话音未落,宋军自突门出,犹下山之猛虎,似如海之蛟龙。辽人大惊:‘此神兵天降乎?’遂军不军,将不将。宋军趁机掩杀。及天明,辽军所剩不足千。耶律休哥面北而愧曰:‘愧而不孚太后所望。’说罢,拔剑自刎。休哥素日爱兵,既卒,辽兵大恸:‘愿随将军。’皆自刎。燕公遂胜。挟胜势收复六州,辽人胆寒,不敢来犯。及回东京,剌封燕国公,赏赐不断。”

——————分割线——————

演义《杨家将》记载的幽州战役(精装简略版):

“十月,太宗命杨令公与潘丞相北伐燕云。杨令公攻朔州,潘丞相攻涿州。”

“……杨继业攻打朔州的部分,省略三万字……”

“既克朔州,令公欲回东京,闻涿州城坚未下,遂领军助战。天降大雪,潘丞相曰:‘涿州城高地险,急切之间难以攻取,如今又不遇天时,不如撤回河间,来年再战?’杨令公道:‘杨继业领军打仗数十年,从未有半途而废之理。破城只在今夜,此天助我也。’潘丞相与众将愕然,问道:‘天时、地利皆不在我,将军何出此言?’……省略杨继业出谋划策的部分,(各位亲可以看着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装逼的部分自己想)。总之,在杨继业的英明领导下,涿州城很轻易地就被攻克……”

“攻下涿州之后,潘丞相心中激动,不顾杨令公的劝阻,一意孤行。带着军队直扑幽州。却没想到中了辽人的埋伏,被困在幽州城外的一个小山包上。关键时刻还是看杨老令公的。他亲自率领大军,击败前来阻止的耶律斜,迫使他往云州撤军。然后赶往幽州救出了潘仁美潘丞相。”

“两人合兵一处,宋军士气大振。潘丞相羞愧不已,将功补过,献计攻破幽州。随后,面对耶律休哥的三十万大军前来攻打幽州。杨令公和潘丞相齐心合力,浴血奋战,力保幽州不失。坚守一个月之后,耶律休哥见天寒地冻,辽军死伤无数,就想撤军。不料,被潘丞相察觉到,和杨令公一起,在夜间偷偷下城。偷袭辽军大营。辽军不识轰天雷,以为是天神降临,乱作一团。宋军趁机掩杀,耶律休哥最后被杨令公一箭射死。”

作者有话要说:先发了再说。明天再改。

第56章 潘仁美23

(“八王爷,杨将军,圣上找到了没有?”慕容建中着急地问道。ww

现在四处兵荒马乱,辽兵还没有退去,他正指挥着宋军抵抗,发动反击,只好把找赵光义的任务交给杨继业和八贤王。

杨继业苦笑道:“我军虽有二十余万人,但圣上轻敌,只带了不到五万人,让其余军马在外掠阵。辽人背信弃义,士兵们都被冲散了。如今辽兵还在肆虐,我们聚集起来的这些兵马既要抵抗辽人,又要营救圣上,实在是捉襟见肘,真的抽不出太多人手来。”

慕容建中皱眉,问道:“那在外围的十几万人呢?把他们叫来不就好了。”

杨继业又是苦笑:“丞相,你又不是不知道。自从圣上要求军中将领‘将从中御’之后,诸位将军已经无权调兵。即使是我原本的杨家军嫡系,没有圣上的允许,也休想调走一兵一卒。我派人前去和他们联络,他们却说他们没有得到命令,没有圣上的亲旨,他们不能擅离职守。”

慕容建中顿时大怒:“糊涂,都这个时候了,还瞻前顾后,要是圣上有个三长两短,他们耽搁得起吗!?”

实际上,在后方的将领也很无奈。现在他算是里外不是人了。对于他们来说,出兵或者不出兵,这是个大问题。现在圣上危难,却见死不救,那可是大逆不道,是大罪。即使你有再大的理由也不行。赵光义脱险或者新皇登基要秋收算账,“谢主荣恩”已经是祖上积德了。搞不好就会被族灭三族。族灭三族啊!那太严重了,那么说的话,就是要出兵喽。可出兵的话,他又有些犹豫。首先他在没有得到中央的指示的时候,擅自调兵,违反了赵光义制定的“将从中御”的这条铁律,这无疑触动了赵宋皇家那根敏感的神经。即使现在事急从权,事后追究起来,他们可是在劫难逃。即使不会危及性命,那他和他的后代也休想再执掌军队。最主要的是,救援不及,赵光义出什么意外的话,又一顶办事不利的帽子就会扣到他们头上。

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们让慕容建中等人抓狂地犹豫了。

慕容建中咬咬牙,狠狠地说道:“杨将军你接我的班在这里继续指挥。老夫亲自去请。”

慕容建中在说到请字的时候,特别加重的音。再加上他一脸杀气的样子,这个请兵绝对不是什么客气的话。

对于这种拎不清的饭桶,慕容建中根本不想跟他们客气,非得来一个杀鸡儆猴他们才会乖乖听话。

不过,慕容建中最后还是没有杀成。因为正当他杀气腾腾地准备前去搬救兵的时候,他们已经率军来了。

杨继业的使者求援的时候,留守的将军确实犹豫了。但使者走后不久,他又马上下定决心——出兵,救驾。

一方面是忠君思想在作祟,另一方面,只要智商大于50的都看得出,不出兵的风险明显要比出兵要大。守将虽然一阵纠结,但到底还是出兵前来救驾了。

这一明智的决定救了他的小命。慕容建中也没有追究他之前的犹豫不决。

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守将那一会儿的犹豫,导致这次救驾失败。一代帝王就此陨落。

当慕容建中等人找到赵光义的时候,他正在被耶律斜包围,形势岌岌可危。耶律斜明显想要生擒赵光义,这才没有尽全力攻打。要不然他恐怕还撑不到慕容建中赶来。

耶律斜看到慕容建中大军到来,知道生擒赵光义已经不现实,把心一横,杀气毕露地看着赵光义,直接下令对准赵光义万箭齐发。ww虽然有护卫为赵光义挡箭,但实在是防不胜防,赵光义还是中了数箭,见到慕容建中后,只下令收押八贤王就晕了过去。

慕容建中和杨继业听了赵光义的话,面面相觑。作为收押对象的八贤王更是一脸尴尬,更多的是莫名其妙。

跟着慕容建中一起来救驾的将军正愁没机会表忠心,马上说道:“圣上所言必有缘由,皇命难为,八王爷,您看……”

慕容建中马上反驳道:“昏聩之言,岂能当真?”

杨继业也为赵德芳说项。

双方各执一词,一时相持不下。

最后还是赵德芳自己要求囚禁他。

“君子坦荡荡,本王自认一向行事光明磊落,从未做过对不起皇叔,对不起大宋的事。我相信世间自有公道在,时间会还本王一个清白。潘丞相,杨将军,不必再说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护送圣上还朝,还有追击耶律斜,他胆敢伤害我大宋天子,绝不能饶了他。”

杨继业自告奋勇道:“我马上带骑兵去追。”

“不可,”慕容建中马上劝阻道,“穷寇莫追。小心他们趁机埋伏。如今最重要的是收拢败兵,回去好好休整。何况,。如今关内的辽人已经不成气候,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耶律斜。”

最重要的是,慕容建中知道演义中杨家将就是在追击萧太后的时候中了埋伏才又死了两个儿子。他可不想这样的悲剧发生。

杨继业在慕容建中的劝说下悻悻然放弃了追击的打算。看了看左右,拉着幸存的赵光义的亲卫问道:“我儿延平呢?”

被他拉住的亲卫喏喏不语。在杨继业一再追问下,他才支支吾吾地把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辽人发动攻击后,赵光义很快就被冲散。作为大宋的统治者,身着龙袍,赵光义的目标实在是太明显了,作为辽人的首要目标,重点打击对象,他很快就遭到了数队辽人的攻击。辽兵看到赵光义,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蚊子一样发疯似地扑了过来。幸得杨延平拼死保护,八贤王安排的护卫悍不畏死的冲锋,这才杀出重围。可是,当时四处都是辽兵,援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赵光义身边的护卫虽多,但也禁不起这样的消耗。这时,杨延平想到此战之前,父亲跟他交代的事情。他一咬牙,决定按照这个计划行事。

杨延平穿上赵光义的外袍,带着一小撮人骑着高头大马,吸引辽人的注意,而赵光义则趁机逃跑。

正四处找赵光义的耶律斜正好注意到杨延平,赶紧招呼身边的军队包围“赵光义”。

赵光义本可以趁此机会逃跑,可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们没跑多远,八贤王安排的护卫中有一人突然拔刀砍向赵光义,此时赵光义身边已经没有杨延平这样小心谨慎又武艺高强的人守护着,毫无防备的赵光义结结实实地被捅了一刀。血流不止。那人得手后,瞬间就被其他护卫乱刀砍死,可他临死之前的那一刀实在是太狠了,扎得非常深,开的口子也非常大,这时候又没有太医为赵光义处理伤口,再拖下去,伤情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可是,现在赵光义受伤,他们的速度不得不降低,没办法第一时间赶到安全的地方找大夫。而且,最糟糕的是,他们现在还没有彻底摆脱辽人,谁都不知道杨延平能撑到什么时候,一旦被耶律斜看出什么端倪,转头来追,情况就更加糟糕了。赵光义只能祈祷杨延平能够给力一点,多撑 ...

(一点时间。

可惜,金沙滩实在是杨家将的灾厄之地,杨延平没有走多远就被大队辽兵包围,他左突右闪,企图突出重围。他想的是为赵光义争取更多的时间,没想到,这样一来却暴露了自己。耶律斜本想生擒赵光义,将他作为政治筹码。可这个“赵光义”身手实在是太矫健了。根本就不像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帝。他很快就明白自己上当了。他恼羞成怒地下令杀死杨延平,同时,他亲自带兵前去追击赵光义。最终他还是追上了。然后就是慕容建中他们赶到时看到的画面。

……

众人半晌无语。现在什么事都明了了。杨延平十之*已经战死。连赵光义下令囚禁八贤王的原因也知晓了。

慕容建中不禁懊恼地拍着自己的脑袋。真是百密一疏。他怎么把这个间谍给忘了。他出场的机会并不多,可却足够致命。他堪称是天灵安排的一个杀手锏。他本应该想到,却因为这个人存在感实在太薄弱,以致于被他忽略了。

至于杨延平的死,慕容建中其实在一开始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因为任务要求,再加上潘影和杨延辉的关系,他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力保杨家出现演义中的悲剧。杨家的所有人他都做了安排,唯独杨延平那里他没有安排。这也是人之常情。杨延平是负责赵光义安全的,赵光义身边的安全系数自然是全军最高的。但就像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一样,看起来最安全的地方实际上也是最危险的。在赵光义身边虽然安全,但他的目标是在太明显,被数倍于己的辽兵围攻。最后,为了吸引辽兵注意,保证赵光义能安全逃脱,杨延平穿上赵光义的外袍,战死。

对于杨延平的死,慕容建中感到十分的惋惜,但崔应龙已经说过了,这次金沙滩一战,是大凶之兆,必然会有人陨落,杨家将的卦象“七子去,六子归”,也就是说杨家诸子是一定要有人牺牲的。被冲散的宋军渐渐地都回来了。杨家其他六子也安然无恙地回来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慕容建中一边心中庆幸,一边拍拍杨继业的肩膀,以示安慰。虽然这是最理想的结果,但死的毕竟是他的儿子,那个父亲能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至于杨继业,听到杨延平为护驾战死之后就沉默不语,不断握紧的拳头显示,他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平静。杨家其他人知道后也悲愤不已,冲动的杨延嗣甚至嚷嚷着要带着军队杀到辽国,弑杀耶律斜,为大哥报仇。被他这么一闹,本来还算冷静的杨家五子,也纷纷请命。

最后还是杨继业首先平静下来,喝止杨延嗣。

……

第二天,慕容建中和杨继业带军回朔州。

这件事这么大,必须要追责。

这次事件,慕容建中他们已经调查清楚了。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而它的策划者正是邪士天灵。

天灵为了金沙滩一战可谓是煞费苦心,辽国为了金沙滩一战也是做了不少努力。在赵光义不断挑衅辽国的时候,天灵就向萧太后建言,趁此机会,故意做出恼羞成怒的样子,让耶律斜攻打朔州。暗地里却派军队埋伏在朔州的山林里。三个月的时间,前前后后大概埋伏了三万人。等安排好一切,又假装后继无力,做出一副要跟赵宋和谈的样子,引诱赵光义上当。利用赵光义的志得意满和麻痹大意之际,突然发动袭击,遂在金沙滩重创宋军。

说实话,这场阴谋并不是非常高明。但却用得恰到好处。首先就是一系列的示弱,麻痹赵光义,令他变得异常骄狂。即使慕容建中、杨继业等人感到事有蹊跷,一再劝阻,赵光义还是一意孤行。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藏兵。三万人可不是小数目,而且,现在金沙滩可是在大宋境内,在敌国境内藏兵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辽兵藏身的地方再隐蔽也总有被发现的时候。可事实上,直到金沙滩事件发生后,宋军才惊讶地发现,在大宋境内居然还有一支数量这么庞大的敌*队。慕容建中也是在金沙滩事件发生之后,根据前前后后搜集到的情报推敲的。原来,辽兵就藏在朔州附近的一处山林里。那里地势险峻,树木遮天,适合藏身。另外,天灵还为辽军增加了一道保险。他不知道用了什么邪法,让辽军藏身的山里笼罩了浓重的雾,在那里,根本就伸手不见五指。辽军就这么安然在大宋境内驻扎下了。在此期间,也有宋军在此经过,但都没有仔细查探过这座山。最后,一切准备就绪,辽兵趁着谈判之机,悍然发动进攻。

除了这些,天灵还早早在八贤王赵德芳那里埋伏了一颗棋子,在赵光义最无助,最虚弱的时候,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也是致命的一击。

慕容建中不禁摇头感叹,天灵这个家伙还真是玩阴谋的高手,即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的确是不同凡响。他这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而且,他完美地将他的邪术和军事行动紧密地结合在一块,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一战,宋军遭到了自高粱河一战以来,前所未有的重创,元气大伤。至少五年之内再也无力北伐。虽然对宋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势还是无济于事,但是却为辽国的反攻争取了足够的时间。而且,如果赵光义的驾崩,赵宋王朝一时之间群龙无首,等新皇登基,巩固了朝政,已经是一年之后的事了。而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以云州为中心的西燕云暂时是安全的。如果天时有变,大宋方面出了什么乱子,反攻燕云也未尝没有机会。而天灵这家伙可是最擅长捣乱的。

“看来,得找个机会解决了天灵这个家伙。这种家伙堪称是冷兵器时代的核武器,实在是太危险了。”慕容建中暗暗下定决心。

到目前为止,他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做了这么多年的大宋丞相,他对宋朝还是有一些感情的。再加上他实在不喜欢宋朝北方的敌人——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而保证宋朝北疆安全最关键的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而收复燕云十六州最大的障碍就是天灵和耶律斜。一个长于阴谋,一个骁勇善战,两人配合,相得益彰。

不过,慕容建中最忌惮的还是天灵。耶律斜虽然骁勇,但他慕容建中什么没见过,就耶律斜这个段数的敌人,他还不放在眼里。再说了,即使耶律斜再怎么厉害,他也只是个常规武器,远不如天灵那么神秘可怕。

正在慕容建中考虑怎么解决天灵的时候,赵光义身边的一个近侍,突然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匆匆向他行了一礼,说道:“参见丞相大人。”

慕容建中见他着急的样子,知道他定然有事,急忙说道:“不必多礼,什么事说吧。”

近侍说道:“圣上醒了,要丞相马上去面圣。杨将军也去了,圣上说有要事交代两位大人。”

慕容建中一听,不敢怠慢,正想换上朝服再去,近侍赶紧阻止,他竟然不顾礼仪,拉着慕容建中就直接跑。

慕容建中一时间真是惊呆了。等见了赵光义的时候,他总算明白近侍为什么这么着急。

只见赵光义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看上去一点都不像前几天还受了重伤,生命垂危的 ...

(样子。

可慕容建中和杨继业都知道,这绝对不是赵光义病情大好,已经无碍了。而是他服用了什么虎狼之药,强行将自己的精神提升到最佳状态。可药物的副作用也相当明显。赵光义之所以要这么做,分明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想要燃烧最后的生命之火,向身边的两位重臣交代后事。

果然,等慕容建中和杨继业匆匆行了一礼之后,赵光义就开口说道:“潘爱卿,杨爱卿,朕知你们都是大宋的股肱之臣。朕自知大限将至,欲以国事相托,望两位爱卿不要推辞。”

第58章 赵匡胤1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