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七巧给王妃行过礼数,让婆子们把翠屏带了进来,刘七巧把今日的事情原原本本的给说了一遍,王妃听过之后,大惊失色,手按在胸口心跳不已,只指着翠屏道:“你……你……你们宣武侯府居然有这样的下人!”王妃气归气,可一想起来,当时若不是她自己因为见了秦氏,改了人选的话,只怕今天的悲剧也不会发生。说来说去,自己竟然也要负起一份责任来。

王妃揉了揉额头,看了一眼翠屏摇摇头道:“罢了,少奶奶如今人也已经死了,这种阴私的事情若是被传了出去,不止宣武侯府的声誉,就是恭王府,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刘七巧听王妃这话,似乎是要饶过了翠屏。古代的法律基本上是用来压制老百姓的,所以刘七巧也知道,这事儿就算全部捅了出去,除了让秦二姑娘名誉扫地终身嫁不出去以外,其实她还是得不到法律制裁的。但是还有一点,显然是比事情本身更重要的,那就是面子。

不管是豪门富户、钟鼎望族,如果门风不好的话,愿意跟他们结交的人也会越来越少,这跟现代人所说的圈子是一样的。所以,在这种人家生活的人有一种自觉,那就是不管家里头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是影响家风的,一律都是打落牙齿活血吞的,绝对不能让外面人看了家里人的笑话。

王妃是从这种名门望族出来的闺女,自然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她言简意赅的说:“此事明日一早等我回了老王妃在做定夺,七巧,这件事在你这里,就这样结束吧。”

很意外的,刘七巧居然没有觉得失落,也许是因为她早已经料到了事情的结果一样。当日她能为赵寡妇洗清冤屈,是因为赵寡妇失去的恰好是她最最重要的清白。而当日她为了钱寡妇去林家庄找凶手,最后钱大妞的姥姥和姥爷,愣是把这件事情给瞒了下去,他们觉得,为女儿讨回公道,远没有女儿的死后清白重要。

刘七巧微微一笑,福了福身子道:“七巧明白了,这件事情,七巧就当没发生过。”

王妃看了一眼刘七巧,虽然觉得有些愧对于她,但还是感激的点了点头。刘七巧心道,今儿一天算是白忙活了,在供桌下坐得屁股都麻了!不过,能和杜若若这么长时间的亲密接触,算算也不亏了!

刘七巧忽然想起了些什么,急忙开口道:“那……太太,看我今儿这么累了,能不能初七放我一天假?”

王妃想起初七是刘七巧的生辰,便恍然大悟,点头答应了。

☆、第76章

第二日一早,王妃就去了寿康居,把昨天刘七巧和杜若调查的结果禀报给了老王妃。老王妃听过之后,也是沉默不语。房间里只留下了王妃、二太太、老王妃,以及一个知道事情始末真相的刘七巧。

老王妃沉默了片刻之后,皱了皱眉头,扫过坐在下首的两位媳妇道:“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说起来并不是我们恭王府的错处,可人毕竟死了在恭王府。如今王爷在外征战,那宣武侯又是兵部侍郎,跟他闹僵了,只怕不合适,我这里想了半天,不如还是把这事情给瞒了下来。”

王妃心里也是这个意思,只点了点头道:“媳妇也是这个意思,这种事情撕破脸了,纵然宣武侯府是名誉扫地了,可毕竟我们王府也落不到好,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如算了。”

二太太平常虽然看着是个圆滑的性子,其实骨子里也是掐尖要强的,便蹙眉道:“这么说倒是便宜了那宣武侯府,对了,那个在玉荷院外跟翠屏接应的人,知道是谁了吗?”

“是玉荷院二门上的小厮长贵,也是从宣武侯府陪嫁来的。”王妃说着,眉头就皱的越发紧了,只郁闷道:“宣武侯府平日里在权贵圈子看着也是有礼数的人家,俗话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我原本觉得这门亲事没什么不好,如今想来,这么多的事情,竟然都是我惹出来的,实在是觉得面上无光。”

老王妃听王妃这么说,便劝慰道:“知人知面还不知心呢,这跟你有什么关系,要怪只能怪那宣武侯府太没家教,居然教出这样的女儿来,简直浑帐!”老王妃说着,又动起了气来,想了想便道:“来来来,二媳妇,你替我执笔,写一封信,让管家亲自送去那宣武侯府的侯爷,我倒是要看看,家里出了这种闺女,他们到底怎么个作为!”

二太太应了一声,见房里没有别人,便让刘七巧去门外喊了小丫头送笔墨纸砚进来。老王妃也是多年没写信的人,什么文绉绉的文笔也没有,就连珠炮似的,把这事情给说的一五一十。二太太连连点头,笔杆子转的很快,写到最后几句的时候,老王妃想了想道:“你就告诉他,这事儿我们恭王府不想闹大了,你已经死了一个闺女了,应该也舍不得再牵扯一个,为了保存彼此的颜面,之前少奶奶陪嫁来的下人,我们王府会打点。从此之后两家一刀两断,井水不犯河水。”

信是中午的时候,大管家亲自送往宣武侯府的。下午申时青莲院外的小厮跑腿回来时候,偷偷告诉刘七巧,大管家前脚出门,宣武侯府的下人后脚就去太医院请太医去了。刘七巧心道:不是侯爷发火把秦二姑娘给打残了,就是侯爷被气得直接中风了。

第二日一早,恭王府正式发了讣告,少奶奶秦氏因为小产之后,身子一直不好,所以不幸病逝了。秦氏的尸首也早一天,由家将门从家庙运了回来,因为一直用窖冰冰着,所以保存完好。秦氏膝下无子,所以灵堂倍显冷落,只有几个陪嫁过来的小丫头在那里守着。原先一直跟在她身边的大丫鬟翠屏,反而没了踪影。

王妃因为这事情心烦,从头到尾就没有出场过,只留下二太太一个人,倒是头一回张罗了一次丧礼,累的腰酸背疼支着额头喊腰疼。

周菁笑着对自己老娘说:“母亲,你可真是走了运到,太太管家十几年,都没遇到过的事情,你才管家一年就遇到了。”

二太太支着额头道:“可不是,以前看着她人前人后,备显威风,如今倒是觉得她是个能人,看着温顺,心思细密的很,这事儿要是摊在我们房里,如何也要给宣武侯府好看,万万咽不下这口气的。”

周菁听自己老娘这么说,便蹙眉道:“母亲你又嘴快,这件事老祖宗连我们几个都没知会过,显见着是不想让我们知道了,你还在我面前说,里头的弯弯绕我可不想知道。”

二太太一想,可不是,她光顾着埋怨,差点儿就忘了老王妃的嘱咐,拍了拍胸口道:“阿弥陀佛,幸亏出了这事儿,前些日子,你父亲还觉得宣武侯府的那个二小姐不错,一心想着让她跟你哥哥结亲,这回儿算是打脸了。”

周菁默默听着,并没有吱声,只在二太太不开口的时候,才小声在她耳边道:“母亲,我听送哥哥去书院的小厮说,哥哥这次去之前,又去了一回影梅庵。”

二太太脸上顿时露出怒气冲天的表情,咬牙道:“哪个不知死活的小兔崽子,居然带着主子去那种地方!”

周菁连忙劝慰道:“母亲别生气啊,其实当日母亲就不应该把芙姐姐送去梅影庵的,你想那梅影庵虽然是个尼姑庵,可又不禁外男,父亲虽然把哥哥送到了玉山书院,可跟着的书童哪有管的住主子的,如今反倒又让他们有了相处的地方。”

二太太被周菁说的心里七上八下的,那日赵红芙虽然绞了头发说要去做姑子,可最终去了梅影庵还是没有落发,只是带发修行而已。

周菁想了想,又道:“如今哥哥去了玉山书院,母亲不如把芙姐姐接回来,我们好言相劝,她就算不为自己考虑,总也要为哥哥的仕途考虑,若是她当真连哥哥的仕途都不放在心上,哥哥又怎么能看得上她呢?”

二太太拧着眉头想了半天,她不是个狠心肠的人,若是赵家没漠落,她也是能接受赵红芙这个媳妇的。这件事情虽说她觉得自己没错,可终究外外人眼里,总归会觉得她这王府的二太太太过嫌贫爱富。

二太太看了一眼周菁,忽然觉得自己的女儿似乎已经长大了,点了点头道:“还是你想的周到,怎么说赵家还是我娘家那边的亲戚。”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