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兴哥儿也不是个会说话的人,嘟囔了几下,也不过是说了这么一句,好在家里人都知道他的性子,也不多说什么,贾环那更是权当自己是个观众,喝着有些咸腥的肉汤,不住的低头想还有什么可以挣钱的东西,这家实在是太破了些,看看这床上的东西就能看出一二,连棉被都只是薄薄的一层,褥子更是稻草占了大半。这冬日可怎么过呢。山洞门口虽然有门了,可到处漏风的很,又是在半山腰,风比平地更大,唯一的法子就是多点火堆,可是这附近砍柴也不是很容易,石头的山多,有树木的少,能长野菜已经很不错了,不用指望有多少树木可以提供不尽的柴源。

想到这里,贾环忍不住想到了上一世,那个时候,因为他是庶子,因为姨娘受宠被王夫人嫉恨,所以常常有该有的份利被克扣的事儿,特别是那一年,父亲贾政去了外头做官,家里连个能哭诉的人都没了,王夫人做的越发的明显,冬日里连该有的炭火都苛扣了去,即使姨娘去吵闹,最后分来的也是最劣质的炭,一点燃就是满屋子的烟,后来实在是没法子了,还是舅舅赵国基想法子弄了点上好的无烟石炭来,那东西虽然有股子味道,还要时常通风,不然容易中炭毒,可毕竟便宜,听说最便宜的一种石炭只要一文钱一斤,比柴火都低贱,是寻常百姓们冬日里最常用的保暖的东西。

贾环想到这里忍不住抬头看了看这山洞,就这时时漏风的地方,中炭毒什么的,那是基本没可能的,若是这样,一文钱一斤的石炭,他们也是能用的,在靠近门口的地方点燃,这山洞必定能暖和好些,而且这石炭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容易熄火,这可比柴火更实用。

只是这东西这边不知道哪里有的卖,他一个孩子,从没有出过这个渔村还真是不知道,或许自己该出去走动走动?镇子上是不是会有?

正想到镇子上,不想也正听到兴哥儿在说起这镇子的事儿。

“娘,我和三哥他们说好了,明儿开始去镇子上找活干,若是不成就去县城找,趁着天还没有太冷,多干些时候,挣钱好买米。再不成跟着他们去县城西面山上砍柴也是不错的伙计,那边有个书院,好几十个读书人吃饭,每日都要用不少的柴火什么的,就是帮着搬运东西,也能得些赏钱。”

书院?这个次贾环听到了耳朵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贾家的家学,还有他后来独立之后看到的其他正经书院,心下不由有些嗟叹,贾家败落早就有了征兆,看看这家学的样子,就知道不是可以传家立世的样子,正经的书院学风浓厚,里头的人即使满肚子坏水,可面上也绝对是风雅的很,绝不是贾家那样糜烂的外头都看的一清二楚的样子。真说起来,家中也就几个姐妹们看着还有几分世家大户的样子而已。

等等,风雅,什么东西风雅?贾环突然想到了贾宝玉,还有那些贾宝玉每次从外头回家买来的一些古拙的东西,明明一两文钱就能买到的东西,却分外受到那些姐妹们欢迎,那是不是说这些东西才是最能挣读书人钱的东西?这些东西自己这里也有啊,那些贝壳不就是好东西,不,不是贝壳,是海螺,五颜六色的海螺。一定能让那些读书人喜欢的,县城,听说离着这里可不近,既然不近,那就是不在海边了,那自然这样的东西就少,那岂不是就能卖钱了?

贾环猛地激动起来,他好像看到了自己挣钱的路子了,作为一个曾自己做过生意的成年男人,思路清晰是必然的,对金钱敏感也是必然的,所以他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让这个家改变现状的途径。

☆、第8章

贾环满脑子都被这挣钱大计占据了,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愣愣的,让刚吃完了饭的兴哥儿看了个正着,忍不住伸手扯了一下贾环,小声说道:

“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舒服?”

说道不舒服,他猛地想到了下午自家这傻弟弟两次下海游了那么多路,还潜水捞扇贝的事儿,心下忍不住有些心疼,一时倒是真着急起来,伸手就想要去摸贾环的额头,不过这个时候贾环已经被他刚才的喊声叫醒了,自是不会在让他平白担心,忙摇着头说道:

“没什么不舒服,只是,大哥,你说那个书院,那些读书人平时都喜欢什么?要是咱们弄点海螺什么的过去,挑那些颜色鲜艳的,他们会不会喜欢?会不会要?那可是没本钱的东西,若是他们要,那怎么岂不是能挣不少钱回来?若是单个不要,那若是做成风铃呢?就像是咱们用瓢弧穿起来挂在屋檐下,看风大小那样,用海螺做了是不是会很好看,他们是不是也会喜欢?”

风铃这个东西看着雅的很,可事实上一开始却是最早的气象用品,是观测风向和风级大小用的,已经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从古至今都有,所以这制作材料什么的,你还别说那是真的已经发展的足够全面了,可就是这样,好像也没有什么人想到用海螺来做风铃,这里头的缘由更好猜,那就是这海边缺少喜欢风雅的读书人,而对于渔民来说,用瓢弧预测风向什么的,已经足够好了,又简单,又便宜,制作更是不费事儿,像是海螺,这东西要钻孔什么的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这贾环一提出来,一家子人一时半会儿都有些愣神,不知道怎么评价了。

“这,这能成?海螺那东西也有人要?哦,对,可能还真是有,那东西有好些确实漂亮,搁着也养眼,可是做风铃,这也成?”

兴哥儿难得话也跟着多了起来,摸着脑袋寻思这可能性。男人对于这种东西或许是笨拙了一些,另一边的鱼娘眼睛都已经亮起来了,放下手里正收拾的东西,插嘴说道:

“按我说这事儿说不得还真是能成的,那海螺多好看啊,大大小小的串起来,对了,用那种最小的串大的里头当玲子,风一吹,一阵阵的响,肯定不错,就是那些书生不喜欢,大姑娘小媳妇的肯定也有人喜欢。”

别说是鱼娘了,就是齐氏也听着感觉靠谱,跟着点头,

“二子这脑子什么时候这么好使了,这还真是个不错的法子,这样,不过是费些功夫的事儿,明儿一早咱们去捡些海螺来,串上试试,就是卖不出去,老大,你也好在那边砍些柴将车钱挣回来,不会亏了什么。”

确实,到县城因为实在是远了些,走路足足要走两个时辰,这样的路程走过去实在是太耽搁事儿了,所以一开始大家就已经说好了,做村长家的骡车去,即使兴哥儿很想省下这分到头上不过是二文的车钱,可为了合群,也不想一个人孤零零的去,更不用说这分摊下来的车钱实在是不多,所以大家都说好了,到县城,村长帮人运货也能挣点,他们做上一天的活计,挣了钱在村长回来的时候也能给全了车钱,至于是不是跟着回来?为了挣钱,哪有每天回来的道理,在那边做上十天半个月在回来才是合算的办法,住在破庙或者是其他不要钱的地方凑合一下,等村子里车再去的时候回来,或者干完了自己结伴一同走回来,就是他们说好的法子,人多,即使野地里也不用太担心安全不是。

只是如今有了这风铃的法子,兴哥儿明儿是肯定没法子一同过去了,再想想村子里那几个伙伴日子也不好过,忍不住索性起身,去了各家串门,想试试劝着大家伙儿明儿耽搁一天,捡了海螺做了风铃再走,耽搁一天时间对各家都不算什么,可若是这风铃真的能挣钱,那么他们村子里的人家岂不是就多了一条财路?不说多少吧,即使只是十几二十文的,那也是一二斤米粮的大事儿了,往日即使帮人砍柴运货做力工,一日也不过是十文上下,像是他这样年小力弱的,八文也是有可能的,用一日的耽搁,挣出两日的力工钱,想必大家也愿意尝试一下的吧。

兴哥儿确实没有猜错,不过是走了两三家,到了第二天一早,这海边就是满村子的人出来了,就是往日出海的那些个老爷们,因为正好是晒网的日子,也跟着在海边摸索,他们看不懂什么叫好看,什么叫不好看,可他们也能在海边拣点吃的东西不是,什么沙蟹,贝壳之流的,水里汆一下就是肉食,今儿家里妇人孩子都忙乎那海螺去了,他们自然承担起了弄吃的事务。

贾环带着小三和兴哥儿在海边不停的翻动沙子,不断的捡着海螺,而齐氏和鱼娘则是拿着纳鞋底的鞋锥子开始穿孔,串起了风铃,一边其他的妇人也多半都是这样的分工,就是那只剩下两个妇孺的小苗家也是一样,小苗捡着海螺,那王奶奶在眯着眼睛做手工。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