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这却是不知道了,这也就是贾环的功劳了,别看贾环原本在贾家的时候,被人叫做什么冻猫子,被人说什么猥琐,其实那也不过是为了活下去,听着赵姨娘的话,故意装的,不然怎么贾政那么些姨娘侍妾,其他人的孩子都不见了踪影,唯有那这么一个庶子活了下来?

说句不好听的,那样的世家大户,就是往日里打小的见识里,也没有什么猥琐的人,即使只是跟着丫头,小厮学了,那世家高门的世仆,又有哪一个比寻常富户人家的孩子差了?想想赖家那孩子放出去之后都能做官,就知道这样的人家出来的下人那都不是寻常人能比的,那环境养成的气度,规矩,礼仪,是从小就已经被刻到了骨子里的。

再有一个从小就在老太太身边长大,当出挑的丫头被老太太指给了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的娘,贾环能差到哪里去?若不是这样,在离了贾府,没了那荣华富贵之后,贾环也不至于能立马撑起来不是。

如今换了个身份,在没有那么些人需要他避忌,没有什么灾祸需要他用不堪来遮掩,那贾环自然也就恢复了几分气度,往日里对着自家的兄弟姐妹,自然也不会没有影响,甚至还有意指点一二,这样的一二,日积月累,或许身边看惯了的人不会发觉,可是到了外头,在旁人眼里却十分的显眼。这也是刘班头头一眼看到兴哥儿就立马眼睛一亮,只觉得不像是渔家孩子的缘由。

再转头看看贾环,那感觉越发的分明了,只是那么坐着,一动不动,嘴角含笑,就已经无声的给了人几分压力,只觉得那就是个风光齐月的大家公子,这古怪的感觉,让刘班头脑门差点没有立马出冷汗,心下忍不住嘀咕,这,这,这贾家两个孩子莫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少爷扮的,存心来调侃自己?想想又不对,这贾家自己也是调查了个底朝天的,祖上几代是个什么样,那是样样知道,至于这两个孩子,年纪,名字,来的时间也没有半分的不对,还有边上的人跟着点头,确认这确实就是渔村的那两个,这真是奇了怪了。

刘班头有心问问这亲信,是不是自己搞错了,是不是这结亲有什么不妥当,可不想那人看了那两个孩子之后,也愣了一下,露出了几分思索,随即却又不怎么在意了,只是垂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看着这样,刘班头也只好自己上了,忍不住问到:

“听说你们家原本也是为了躲避战乱这才到了那村子的?那地方可真是偏啊,若不是好歹有条小路,这地方那真是找都找不见。”

这是变相的想问问这祖上的问题了,看着刚才那刘班头的震惊眼神,贾环其实多少也察觉了有些不妥当,可到底什么不妥当一时半会儿却也说不上来,自己到底是个形象,他如今还真是不怎么知道,只是自己不像是渔家孩子这一点却也有一二分知道,所以忙看了兴哥儿一眼。

“说起来也是巧了,我家祖上说起来虽是平民,却也是个下人出身,原本是前朝一个三品官家的庄头管事,只是到了战乱年间,什么主子,什么奴才,都没了,那官员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结局,兵来了,除了逃命,还能有什么可想的,巧合的是,这渔村原本就是那官员家获取海产的小码头,知道这地方隐秘,自然也就带着周边相好的人家逃了过来,原本也不过是为了保命,谁曾想这以后就这么一代代的住了下来。”

这话倒是给这一家子的与众不同多了几分解释,三品人家管事庄头,那若是走出去,和那些寻常富户家的老爷,估计也差不离了,身份不济,气度却只有更好的,谁让他们见识更多呢,这倒是让刘班头解了疑惑,只想着只怕这一家子这代代下来,规矩什么的,依然还严谨的很,循着就有官家的体制,这才有了这么个样子。

他却不知道,这是人家贾环和兴哥儿商量好骗人的,不为了别的,只为了把自家身份稍稍提一提,免得将来鱼娘过来被人看轻了去,至于这祖上什么的,对不住,老贾家也就这么一家子了,自然是他们说什么是什么,若是真的追究,难不成还为了个什么管事庄头去翻前朝旧档不成?在一个贾家当年确实也是官家下人出身,只是不是庄头,而是一般的佃户而已,也差不离对吧?嘻嘻。

“原来是这样,也是,像是这样隐秘的地方,一般人还真是寻不到,你们家也是运势好,我往日听衙门里的那些大人说起,这前朝末年,死的人那可真是不少,特别是这地界,连着关外,不说赤地千里,却也算的上是血流成河,能活命的都是命大的主。”

刘班头心里的疑惑有了解释,自然也开始揭过不提,开始说起了闲话。

☆、第43章

不同的人,不同的年纪身份,自然说的闲话也是不一样的,刘班头和兴哥儿两个说话的时候,多半倒是围绕着那些个实务在说,特别是那渔村的事儿,越发有了说头,毕竟他交际的圈子有太多兴哥儿他们接触不到的事情。

“前些时候,我们县衙那刚来了不到三个月的大人那里得了串不错的风铃,还有个硕大的海螺,听说放在耳边都能听到海浪的声音,颇有些稀奇,为着这个,倒是说了些海边村落的事儿,不知怎么就说到了你们村子。”

和自家村子有关?一时间兴哥儿和贾环都忍不住竖起了耳朵,他们常跟着村长出门,对于村长的心思最是知道,村长就怕官府记得他们,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个税赋,力役就派到了头上。

“也是你们如今这海螺,风铃的事儿,做的大了些,名声都传到了外头,好些人都说,这渔村只怕不用十来年,就能有了生气,不会比寻常村落差,所以大人细细的询问了一下渔村的税赋,得知那里不能耕种,尽是些沙地,那里的人只能靠着打渔为生,衣食都有些不济,过得很是艰难,甚至因为出海艰险,近百年,从初始官府记档造册至今,居然人口也没有多大的改善,当初的四五十人,到了现下,也还没有超过两百,更甚者,这一百多人里,老弱妇孺还占了近半,十五至三十的青壮,居然只有三成,很是唏嘘了一番。说是民生艰苦如斯,真真是他的过失,未能早早知道,好生帮着筹谋一二。听到如今你们靠着这些个往日不值钱的东西,总算能贴补一二,有了些余钱,高兴的赞了又赞,称渔村有大造化,上苍总算是没有亏待有心人。”

这话听得兴哥儿也忍不住唏嘘了起来,可不是,这出海从来都不是什么安稳的生计,那可都是拿命去拼的,他家父亲不就是那么走的嘛。如今家中日子是好过了很多,可当初呢?他们家可是已经退无可退,都住到了山洞里,说起来也是巧了,百年间都没人看的上眼的海螺,不曾想也有这么一招翻身的机会,倒是让他们总算是得了益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主管户部钱粮的书办说起,这渔村没有粮税,只有人丁税,还常常因为遭了海难,或是遇上大风浪,遭了水灾,不来收取,大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这渔村如此艰难,每每遇上海难,也没有求助官府,只自己忍耐熬着,已经是体恤官家了,官府宽松些,也是仁义之举,不算是过失,只是这样下去,让外头的人知道了怕是不好,只会以为这渔村不在官府管辖之下,没的让人说嘴,以后还是将税赋收取的好,只是为着体谅渔村的艰难,索性将这税赋按照最低的那一条,定个实物,或是海带干,或是紫菜,甚至也可以是渔获,甚至是这海螺,风铃之物,按着市价,将东西收取了就是,得来的或是寄放到外头铺子里卖了,充作税赋,或是直接分给县衙各个公人,算是税赋截留的一部分,都能说的过去,顺带有了这么个名义,若是这渔村未来还有这样的祸事,县衙也能出手帮扶一二,百姓既能的好,关键时救命,也不至于让人说官府无作为。”

听着刘班头如此款款说来,言辞间尽是些对这新上任的大人多有赞誉之词,兴哥儿还没有反应过来这到底是算好还是不好,贾环却眼睛立马亮了起来,他已经品味出了这县令的意思了。

这县令只怕是个好名的官员,甚至有可能是大户人家出身,所以对于搜刮银钱并不在意,他要的就是那个爱民如子,执政有方的名头。

你想想啊,原本百年都只是自生自灭,人丁不繁盛的渔村,在这个县令手上,不单是开始能按规矩交纳税赋了,还能没有任何人说一个不好,说他严苛,人人信服,这绝对是勤政加执政能力的体现,是绝佳的政绩对不对?再一个,这渔村海货寄卖也好,分发给下头作为节礼也罢,甚至是送到上司那里作为孝敬,不管是哪一样,总有人得益,得了好处的人能不记他的情?这如何不是结交当地人士的一种法子。甚至这样一来,他还能预见,那些得益的人为了能继续得些好处为了奉承,必定免费为他宣传,说他仁慈和善于变通,如此一来,他还用担心宣传自己崇尚仁政无人知晓?还怕没有机会时不时的在上中下三层的官员胥吏体制中刷存在感?这样一来,作为一个外来的主官,站住脚跟岂不是更快?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