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周易深意
李慕菊说道:“顾飞,现在切入正题吧,道医这门课,从名字上看应该是道家跟中医的结合吧,具体到底是怎么结合的呢?”
顾飞说道:“道医不分家。先有道后有医。道入尘世为医,解决人的病痛,积累功德,所以中医是道家的入世之学。中医的理论都是来自道家的,中医的根也是道家。现在很多人硬生生的把中医跟道家分割开,只承认中药的功效,把中医理论抛之一边,典型的弃医废药,现在很多的所谓科学人士就持这个论调。只承认中药是有效的,中医理论是无用的。这样的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太大,下面的同学应该也有不少抱着这种想法。在这里我想说一句,抱着这种想法的同学,以后你们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千万别提我教过你们,我丢不起那个人。”
李慕菊说道:“你怎么说着说着就跑题啊,我让你说怎么结合的,你倒好又开始你的长篇大论,批判起来了。”
顾飞说道:“好好,咱们切入正题,中医的理论,你们那个中医基础理论的课本上写的,什么阴阳,五行,都是分开来介绍的,这样的做法不可取。阴阳,五行不能单独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教科书上写的那么简单。我们中医的目的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看好病,所以理论必须和实际联系起来。你说那么多是事而非的理论,结果完全应用不到实际的临床中,那么你这个理论有意义么?阴阳和五行不要分开来说,一个病人往往是复杂的,经常出现寒热夹杂,阴阳俱乱的情况,这个时候你怎么辨别?阴病?阳病?寒证?热证?学中医千万不要公式化,要结合实际病症来看。黄元御有一首诗不错。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4分焉。
这一句说的是宇宙起源,混沌的时候不分阴阳。到后来有了清浊之分,清升浊降,阴阳具体展现出来,出现了两仪之分。
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5。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上面的是黄元御的核心思想,体现了升降沉浮的思想,也就是五行不是静止的,而是时刻运动的,在运动中维持着平衡。清浊之间出现了中气,中气就是阴阳升降的开关。左为阳,所以清气左旋转也就是逆时针运动,这种运动就是火的产生原理。浊气顺时针下降,变化为水。这个实际上说的是天地之间的气的运动,地气上升温度升高,天气下降,雨落了下来,自然温度降低。人体也是这样,跟天地的运行规律是一致的。一旦打破这个规律,人就要生病。黄元御的厉害之处就是构建了这个模型。把五行如何运行的模型勾画了出来。上面说到火生水降,土居中央,那么木和金跑哪去了?下面接着解释了,木升的力量不如火,只升了一半,所以变成了木气,金气下降的程度不如水,只下降了一半,所以变成了金气。所以这个模型已经建立了。木火升,水金降,而土居中,是一个完美的次序。水火金木本质上就是人体内气机的升降,而土居中为枢纽,来调和,这个就是人体五行的运行模式,来对应天地。
这个五行也是人体的五行模型,教科书上说的那些那个五行归五脏,相生相克说的太浅薄了,你要是按五脏辨证看病就坏了。因为五行相生相克没完没了,你最后看哪个脏都有病,根本不知道怎么开药了,所以真正的五行是黄元御说的这种模型,是动态的,是模拟天地运行的一种规律。”
李慕菊在旁边鼓掌,指引大家一起鼓掌。顿时台下的人同学都哗哗的鼓掌。
顾飞在黑板上写下了五行运转的图案。说道:“大家好好的把这个图案记下来,因为五行怎么对应人体,历来都说的不是很清晰,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清朝的黄元御不随波逐流,提出了这个五行的模型。这个模型不是发明,而是还原五行的真实面貌。黄元御这个人在在当时是御医,是从民间直接选拔上去的御医,他的医术可想而知,是那些出生在世代御医家庭所不能比的,正因为他的医术高过当时的御医,所以受到当时主流的排挤,他写的书并不受人重视。大家都看过神医喜来乐吧,黄元御就有点类似那个情节,不过黄元御是直接被皇帝提名的御医,这点来说要比剧情当中的喜来乐要强的多。所以你们要好好的看看黄元御的事迹,查一下他的资料,不要应付哦,说不定,黄元御属于考试的内容哦。”
下边的学生听得考试两个字,眼睛都绿了,赶紧拿笔记上黄元御三个字。
顾飞伸了个懒腰,说道:“今天讲的不少了,讲了五行结构图,讲了黄元御的贡献。其实黄元御的很多东西目前你们都是理解不了的,我只能从最浅显的讲起。现在我其实很头痛,有些东西是很深的,我讲了你们听不懂,太浅显了吧那就是浪费时间。真的是很难办啊。”
李慕菊说道:“顾飞老师,下面的时间不然让下面的同学提问题吧。”
顾飞点点头。
李慕菊说道:“下面同学有问题的请举手。”
瞬间,大教室上空举满了手。李慕菊随手点了一个学生,那个学生站起来,问道:“我想问一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含义。”
李慕菊说道:“其实这句话我可以给你解答。很多人都曾经解释过这句话,但是一直有不少争论。其实这句话不能分开来看,这句话讲的其实是天地人三才,以及其中的联系。天行健指的是天时不断地循环,不停的运转,也指天道不停的运转,身为人就要顺应天时,不停的随着天时而运转,其这里的自强不息,并不是后世说的发愤图强的意思,而是顺应天道天时的意思,君子自发的顺应天道的顺行而不偏离的意思。地势坤,这里的势就是积累的意思,积累能量,天地的运转需要能量的,能量的来源在哪?在地势,也就是地暗地的积蓄能量,供给天道的运转。其实黄帝内经也说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里的阴静阳燥就是天行健,阳气运行不止,阴静就是,地势坤,一直在默默地积蓄着能量。后面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牵着到更深层的奥秘,阳为天为首,为领导地位,阳生长,那么阴也跟着长,阴阳都是一种互生状态,阳杀代表消耗阳气进行一些号令和功能,这个时候阴就会收藏起来,把能量提供给阳气,是阳气的后盾和能量来源。所以君子要学习这种暗地里积蓄能量的地势,厚德载物,其实就是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出现的阴成形,阳化气,阴成形,世间万物的生产是地势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所以这句话,千百年的人大部分都理解错了。本质上是说的是阴阳具体的转化过程。其中的自强不息,其中的厚德载物都不是现在我们认为的理解,而是阴阳的一种转换。天行健离不开地势坤的积累,地势坤为天行健提供能量,随着天道的增长,地势也会跟着一同增长,最终出现厚德载物,这时地势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我们人就要去学习这种转变过程,这是天地间最基本的规则。我们天地人三才定位,最终的目的就是我们人类如何去学习天地的基本规则,如果能与天地相互对应,这才是古人写周易的本意。”
李慕菊讲完,全场都愣住了,问那个问题的同学傻住了,哗哗,不自觉的,全场都拼命的鼓起掌来,大家都看不到李慕菊有那么深的学识,一个绝代美女怎么可能还能懂那么多呢,这简直让大家不能相信。
顾飞也跟着鼓起掌来。良久,掌声才熄灭。顾飞说道:“李慕菊同学的解释大家都听到了,这句话确实如李慕菊同学所说,包含着很深的道理,绝代不是现在人所理解的那样,那些解释都是很肤浅的。牵着到,天地人三次,牵扯到阴阳深层的关系。好了,下课。“
第222章 周易深意在线
-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