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由于人犯是个书生,又是桩杀人大案,手段又狠,京兆尹见人都认了罪,便给判了流刑。

等判决结果送到大理寺时,正是孟章接的手,这案子人证物证俱在,书生也没有旁的亲属,他并未提出异议。

只是谁能料到,书生一群同窗竟于大理寺前,为其喊冤,声势极大。

所谓冤枉,自是指那鳏夫逼死书生妻子,死有余辜,而书生杀死鳏夫,为妻报仇,是为义举,怎可以常理断之?

事起之后,短短数日,竟达天听,一贯只爱求仙问道,对朝议都兴致缺缺的皇帝,此番却难得起了兴趣。

那日带头喊冤的书生,站在金殿下面,从三纲五常,至诸子之说,又讲到本朝旧案,侃侃而谈。

孟章因为是大理寺接手此案之人,难得跟着大理寺卿上了殿,此时正眼观鼻鼻观心,看着专心致志,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皇帝身边仍站着那林若虚,道骨仙风,一如当年初见,李弈得了皇命,侍立一旁。

太傅和丞相携百官站在下面,也都一派寂静。

等那带头书生说完之后,皇帝便询问太傅丞相意见为何。

丞相道:“这自古断案,都讲情理法三字,但法不外乎人情,方才这士子也讲得十分清楚了。既有先例可循,那便循了。”

太傅则拂袖大怒,反唇相讥:“律法怎好说废就废!有一便有二,他日如此事者难绝,长此以往,法纪形同虚设,又谈何治国!”

皇帝揉了揉眉心,竟问起李弈意见。

李弈想了想,道:“吾辈既是读书人,自是按着读书人的法子。”

这言外之意,却是与那士子同个意思,站在了丞相一边。

皇帝犹豫不决,又问了诸个

大臣,都站在太傅与丞相两边,各执一词。

向来威武霸气的太子,此时难得不发一言,装作木头人。

皇帝心中不耐,随意问道:“这案子当日是大理寺谁接手的?”

孟章踏出一步。

估计是殿上难见年轻人,皇帝来了几分兴致,又来问他。

孟章答得不紧不慢:“那人犯说了许多,不过是一面之词,既无凭证,如何能断那鳏夫逼奸他妻子之事?若连这事都断不了,又何以断定这书生就无过错呢?”

一语既出,满殿哗然。

带头书生怒喝道:“吾等读书人,读圣贤之书,哪里会做出这等事来!”

孟章并不看他,只道:“这自古往今,书生杀人可还少吗?”

太傅面露笑意。

这桩案子到底判了流刑,孟章回府时候,目不斜视,对边旁碎语置若罔闻。先前皇帝对他极为赏识,才做了半年多的大理寺丞又变作了大理寺少卿,也可称得上是年少有为了。

行出一段路途后,忽听得身后有人道:“他人闻此惨案,俱都觉得那书生好生可怜,唯有你反其道行之。”

他回过身,李弈站在他几步远的地方,驻足而立,见他转头,又笑道:“你真是好冷好硬的心肠啊。”

孟章难得回以一笑:“你当真如此以为吗?”

他惯来冷面,这一笑当真是千载难逢,李弈不由呆了呆,笑着摇头。

孟章再不多说,转身便离开了。

☆、第七章 故园风雨【2】

4、

经上次金殿一事,太傅与丞相已到了相看两厌的地步。

孟章如今做了大理寺少卿,品级虽然仍不高,却已可着绯衣。

当然,李弈颇出人意料地入了御史台,任了御史中丞。

或者说,也并非那么出人意料。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