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师父,这是小徒的儿子,名叫冠英。冠英,这是你师祖。”

陆冠英也不用他再吩咐,当即跪下来磕头,说道:“孙儿叩见师祖。”老爹说了声:“罢了!”坦然受了。

进了宅院,到了堂中,老爹让陆师兄去更换衣服。待他回来,便让傻姑去试陆冠英的武功,得到了确认,说陆师兄很好,又让陆冠英叫了我师姑,傻姑则是师姐。

之后,便说陆师兄可以亲自教导儿子。然后拿出才研究不久的新“旋风扫叶腿法”,并言道日后完善继续教给他们。

陆师兄大喜,自己连连拜谢,又让儿子磕头。

这样在归云庄住了三日,老爹将傻姑寄存在陆师兄处,又带着我继续北上,赶去外公家。

6

6、登封冯 ...

外公自然姓冯,名叫君山。外公家有好大一片竹林,年纪又长老爹许多,所以老爹就称外公为“竹翁”。

外公祖上出过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乃是五代名相,死后更是被追封为瀛王的冯道。

冯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也因此,有人称他为“不倒翁”。

五代时,时人对其为人为政倍加赞誉。有宋以来,却鄙薄者多。原因,就是他“历任四朝”,而且还能“在相位二十余年”。欧阳修称他是“无廉耻者”,司马光更说他是“奸臣之尤”。

对比冯道的不忠,无廉耻,欧阳修曾举出一个懂廉耻的例子来:

五代时山东人王凝任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司户参军,病故在任上。王凝一向没有积蓄,一个儿子年纪还小,妻子李氏带着儿子送其遗骸回故乡。东行过开封时,到旅馆投宿,店主见她单身带一个孩子,心里有疑问,就不许她留宿。李氏见天色已晚,不肯离店,店主就拉住她的手拖了出去。李氏仰天大哭,说:“我作为一个女人,不能守节,这只手难道能随便让人拉吗?不能让这只手玷污了我全身!”拿起斧头自己砍断了手臂。过路人见了都围观叹息,有的弹指警戒,有的流下了眼泪。开封府尹得知后,向朝廷报告,官府赐给李氏药品治伤,还给予优厚的抚恤,将店主打了一顿板子。

这个节妇事,欧阳修明知是“小说”,不过是道听途说相传而已。竟然言之凿凿,认为即使在五代这样的乱世,连一个女人都还是有廉耻之心的。

不仅李氏,围观的人、开封府尹、朝廷也都是是非分明的;只是流传下来的事例太少了。李氏能断臂,冯道为什么不能用自杀来避免“忍耻偷生”呢?

我听老爹说完这些话,不由得一阵齿寒。对穿越年代的主流伦理道德第一次有了明确的认识。

先不说欧阳修生活在对士大夫尤为优待的宋朝,北宋虽然一直没有统一全国,但至少那是个相对和平安定得多的年代。

五代,那是什么时代。老爹说冯道一生所事四朝十帝,也不过才三十一年。从这一点,可见是何等动荡。

而这四个朝代都是靠阴谋与武力夺取帝位,契丹又是趁乱入侵的。皇帝大多劣迹斑斑暴政于民。晋高祖石敬瑭更是靠出卖领土、引狼入室才当上儿皇帝的卖国贼。

然而就是这些够得上乱臣贼子或昏君暴君的人,欧阳修也承认他们的正统地位,一一为之作本纪,却单单去为难一个冯道。

按照他的说法,由朱温代唐到宋太祖黄袍加体,五十余年间换了六个朝代,皇帝有十个姓。

如果大臣、士人都要为本朝守节尽忠,那就会出现六次集体自杀;如果要忠于一姓,就得自杀十次。

老爹嗟叹连连,很是为欧阳文忠公的言论不以为然,我则是毛骨悚然。

这些不但增加了我对这时代的疏离感,更是多了一分冷漠甚至憎恶。但同时也庆幸穿越的是黄蓉,这副身体有个尚能沟通的老爹。

华夏的历史,越到后来,越是道德文章著称。会写文章作为当官的准则,这样的偏执,也许不是统治者不知道其他技艺的重要性。而是单纯为了统治,只有钳制思想,闭关锁国禁锢交流才是最保靠的政策。

到了明朝,更是连做隐士都不行。朱元璋腰斩高启,就是例子。

我此时有些痛恨自己为什么要穿越来这个鬼年代,身为女儿身更是压抑,这是整个时代形成的那种氛围,对人的压抑。

若是穿越一般人家,若是官家小姐,以我的后代思想,又不肯妥协的话,恐怕真是唯有自杀一路了。

“爹爹,”我有种无力感和深深的疲惫,“你说,这世间,为什么有的人活得好好的,却偏偏不让别人好好活着?”

老爹一愣,却是点了头。

“所以爹爹是东邪,所以爹爹隐居桃花岛。”

我叹气,看来老爹也是无奈,也是很累的。我们的心,都很累。

“爹爹,我要做天下第一!”

“哦?蓉儿为什么要做天下第一?”

“因为,我要逍遥世间!”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