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不置可否道:“你无选择余地。”
沈素和起身,绕至赵秀面前跪了下来。这一跪非平民敬仰,臣子效忠,“我会给你想要的……”
“他值得这句话?”
“值得。”沈素和坦然答道:“我与他虽无血缘却亲似兄弟,若非遭我连累,他何至心怀仇恨?所得所失莫不是报,既是我种的因,也该由我了结。”
赵秀凝眉,“你当真以为此因是你所种?”
“过往之事何必追究?”沈素和摇了摇头。
“你太像素若水。法场众目睽睽,她最后遗言却是‘不后悔嫁贺兰晔为妻’”赵秀盯着沈素和被血染成墨色的前襟,道:“可越如此越显可笑,贺兰晔背叛了她,背叛了整个皇朝。”
沈素和安静聆听,随即道:“父亲的过失我愿承担。”
“你担得起么?”赵秀猛地转身,竟觉一丝心痛。
“担不起也要担,我既前来便已无退路。”
“你身负重重枷锁,又有什么立场教我放他生路?”赵秀意有所指地望向地面干涸血渍。
沈素和冷静道:“你想救他。”
“你以为我无能耐救他?!”赵秀忿忿不平。
“你确实没有能耐救他。”沈素和虽双膝跪地,上身倒挺得笔直,他顿了顿,轻声道:“兄长……”
第四十八章
一声“兄长”,背在身后的手,手指不禁蜷缩,赵秀沉默许久方开口,“你应该明白,普天下能称呼朕兄长的唯一人。”
靖文帝赵澄毕生只有两名子嗣,长子赵秀,次子赵辞,且同母所诞。赵澄驾崩后年仅束发的赵秀登基,其母容贵妃封太妃,赵辞封宁王。同年,容太妃因病过逝;次年便是震动朝野的贺兰满门抄斩案。此案众说纷纭,贺兰晔勾结外贼虽罪证确凿,但不乏“功高盖主,杀鸡儆猴”的猜测,一时间朝野群心惶惶。
赵秀亲临法场,贺兰上下七百三十八人,血流成河,那残暴的气味于都城盘绕月余不散。
十六岁少年天子,面对如此场面却无动容,而贺兰晔直至被砍头颅也不曾为己辩白。
转眼二十寒暑,再逢之日,物是人非。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