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口子在室中和虞苏闲谈,话话家长,虞苏将仆人遣走,可以聊点关于姒昊的事。身为君王,他不便离开帝邑,但是虞城这些旧友,他还记得。

聊着聊着,风羽小声询问:“你们……还在一起吗?”他和虞正以往不敢去问,今日正好谈到姒昊收养了帝族孤儿,由此才冒然。

虞苏没有言语,轻轻点了点头。

风羽和虞正相视一眼,两人微微笑了,他们为虞苏感到欣慰。帝邦君王,那可不是一般的身份,他和虞苏仍在一起,让人惊讶。

不过正因他是帝邦君王,他可以睥睨天下,就是私情为人所知,谁敢置喙。

虞正和风羽自此在北社营建属于他们的土屋瓦顶房子,可以安然居住一辈子。在虞城不用提防猛兽,不惧雨季洪流,采集和伐薪其实也还便捷,得闲还能去林地木屋住几天。虞苏馈赠他们财物,想资助他们建房,虞正和风羽一再拒绝,后来盛情难却才收下。

虞苏此时离返回帝邑没剩几天了,他陪伴在家人身边,邻里也不大接见了。邰东和虞雨开始给虞苏准备出行的物品,他们总是准备得很充足,想让他一路过得舒适些。返回帝邑的路途可不短,一路颠簸,不习惯出行的人,会觉得是趟辛苦之旅。近来帝邦在境内修帝道,方便政令传达,往后来返虞地的路程会减短。

一个寻常的午后,虞苏在棠梨树下书写,邰理坐在他身边探看,他对帝文十分好奇。虞苏便就教他几字,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学就会。邰东闲居在家,过来看儿子执笔书写,激动地将妻子虞雨喊来,一起观看。

“虞城的学校秋季能建了,到时将小理送进去学习。”虞苏这趟回来,还跟虞君谈过学校配置老师的事。

“小弟,我们都没在宫城里任职,听说只收大臣的子弟。”邰东以往没想过送儿子去识字,此时才起这个念头。帝文一向懂的人十分稀少,直到帝邑营建了天下第一间学校。

“无妨,他进得去。”虞苏和虞君有交情,况且虞城营建学校有虞苏不少协助。

“小理,快谢谢你阿舅。”虞雨拍了拍儿子的肩,要没他舅父,他还真进不去。

小理起身,朝虞苏行躬礼,姿势还很标准,认真说着:“多谢阿舅。”邰东夫妻平日教导得不错,这孩子知礼仪,异于北区的其他孩子。

虞父在不远的水池上坐着,修理他的鱼竿,看到儿女女婿聚集在一起,朝他们投去一眼。虞母在他身旁,看向棠梨树下的亲人,她不舍:“过两天,他又要回去了。”

“哪能一直待在家里,他是帝邦的大臣,要管的人和事比我们君主还多。”虞父继续摆弄鱼竿,他理解。

“老头,我晓得,他能回来一趟,已经不容易了。”虞母自然也理解,路途远不说,他还是有要职在身的人。

“那是,噫,你看,我修好它了。”虞父举起鱼竿,像顽童般向虞母邀功。

棠梨树上仍旧鸟啼,院中笑语欢声。

离开虞城的前夜,虞苏陪同父亲去北社。虞父和社正在社屋里交谈,虞苏出屋,听着社树下的热闹声音,仰头看漫天星光,他的心情很静谧。

他年少时,喜欢看星空,说来,姒昊也有这个喜好。

“伯苏,你见过龙吗?”

一个孩童的声音在虞苏身旁响起,虞苏低头,认出是妘周的儿子妘敏。这个小孩,名字还是虞苏帮取,取义勤勉。上次虞苏回来虞城,妘周抱着孩子登门拜访,并让虞苏帮忙取个贵气的名字。

虞苏蹲身,拍拍他的头说:“看见过,人世间最神武的莫过于龙。”

“哇,那龙长什么样子,它吃人吗?”

“伯苏,帝昊真得遇到了龙吗?他能不能骑龙,就像骑马那样。”

三四个孩子很快围过来,兴致勃勃地询问。北社的小孩们都认识虞苏,因为他们父母都认识,他们从大人们的交谈里,知道虞苏是帝昊的大臣。

关于帝昊,可是有不少神奇的传说,他能驾驭龙就是其中一则。

“龙不吃人,它住在龙渊里,要是人们不去打扰它,它也不会伤害人。”虞苏边走边说,还没走到社树下,他身边已经聚集来一群孩子们,有十来个。

“伯苏,这边坐。”大人们招呼虞苏,让他到篝火旁坐下。

这时,虞苏身边自发围坐着一群人,有孩子,大人,他们都很激动。孩子们想听龙,大人们想听听帝昊的复国事迹。

一时七嘴八舌,你问来我问去,虞苏耐心一个个解答。他此时还没意识到,当年同样在社树下篝火旁,也有位阅历丰富的大臣跟人们讲述各种故事和传说。当年是听众的虞苏,在十多年后,成为了讲述者。

“大战后是个黄昏,在潍水对岸的人们还没听到胜利的捷报,但是他们看到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的晋夷兵尸体。他们奔走相告,大呼着:帝昊!帝昊!”虞苏的讲述很平缓,听着波澜不起,但他脸上带着笑意,这场战争,决定了复国的胜利。

“潍水畔的芒草,那天被夕阳染红,像似要燃烧起来,像熊熊的烈火”虞苏停顿,看向跟前燃烧的篝火,“后来,帝昊的大军逼近帝邑,晋朋放了一把火,把丹宫烧毁,那里囤积着他的大量财宝,还关着许多年轻的女子。火焰舔着夜空,黑夜像白昼一样,丹宫女子们的哭喊声,那么凄厉,可怕。多年之后,人们路过丹宫,还会在夜里听到她们的哭叫。”

虞苏的故事牢牢吸引住了众人,人们安静下来,认真倾听。他们仿佛看见了黄昏燃烧的芒草,还有丹宫的大火,及女子们绝望的样子,历历在目。

虞苏透过火光,见到一张张听者的脸庞,其中不乏有稚气者,他恍然意识到自己当了秉叟。他先是有那么茫然,继而又笑了,仿佛冥冥中有注定。

后来,漫长的岁月里,虞苏还回过几次虞城,他总在北社讲述故事。他的阅历丰富,知识渊博,远胜于同时代的人,他是位很好的讲述者。

虞苏坐在马车上,在姚氏父子的护送下,返回帝邑。

马车驰骋在帝邦新建的帝道上,从帝邦边界抵达帝邑,比以往缩短了近三分一的路程。虞苏提前返回,不想在帝邦的姒昊,早已望穿秋水。

信使传令伯苏已抵达帝邑,姒昊登上城楼眺望。他身影高大,玄服高冠,英武沉毅,引得宫城外的人们激动观看。

平民不容易见到君王,心存好奇,何况后昊的事迹是如此传奇,还高大英俊。年轻的女子们不禁多张望几眼,她们不清楚深宫里的事情,不知晓后昊并没有妻室,要不她们要萌生些念头,产生虚妄的情感来。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