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人——”浮烟站在墙边听着风闻着香味,眼馋的看他们二人吃来吃去,“你们赶紧过来,咱们快点回去罢。”

作者有话要说: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杨敬之《赠项斯》

第6章 06、谒金门

雪停冰融,天衢的杨柳才开始抽芽,远望枝上有一层朦胧柔绿。即使柳色新显,已有等不及三月柳的小儿折了柳条做柳笛——吹着自然是没什么声音的,只是吹的时候次次带着期盼,唤东君早几分放出春`色。

秦悯之依旧忙得白日里连影子都看不见,而周含已在秦府读书写字住了小半月。五日前秦悯之让人在他的床边新置了花几,几上摆了一个影青梅瓶,用来插新折的白梅,每日放下金帐钩闻着香气,不困也要被催出困意。

不过今日周含嗅着梅香起得比往日还早,他因川左解举荐入弘文馆才来的王都,而昨夜弘文馆馆主姜维珍终于派人传信让他过去了。

弘文馆有学生数十,选皇族贵戚及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去年开春,详正学士刘鬯并另外几个大人被调去了篇留精舍讲学,弘文馆编修国史校理书册忙不过来,苦撑一年后终于从各州甄选,增收了三个灵秀之才。

弘文馆学士与子弟多为互相往来之家,学生进馆之前大都已定下了老师。周含因大雪来得晚,及至拜望馆主姜维珍时,学士中可选的只剩下连着五年拒收门生的陆克礼。

陆克礼性格耿直,年轻时与周含的父亲周继交好。二十一年前二人之师——有栖凤桐之称的杜文正公,因被诬与谋反的鹿里侯私相授受而入狱。那时女帝尚在,因女帝身为女主一统天下,不知有多少宗室侯王日日不平,而女帝年事愈高便愈发多疑,猜忌朝中重臣与宗室勾结,将要篡权夺位。鹿里侯的谋反激怒了暮年的女帝,女帝因此迁怒百余名官员,于最后在位的两年酿成了数十起冤案。

杜文正公位高权重,入狱时周含的母亲刚刚有孕。周继为明哲保身,不但没去狱中探望老师一次,甚至也未上书求情。而陆克礼激愤之下为证老师清白,发誓往后只埋首故纸堆再不干政。

群臣纷纷为杜文正公请谏,女帝却越发恼怒,最后竟冷眼看着曾经帮自己登上皇位的文正公枉死狱中。而女帝薨逝的前几日,魂魄恍惚,半梦半醒间常见到当年的文正公,于是在周继的力促下,女帝扶病到文正公的故宅中手种一株无花果,并下诏在树旁立了栖凤桐碑,文正公因此沉冤得雪,并追谥文正。

可陆克礼一直怨恨周继在老师入狱时的薄情寡义,对周继抛下一句“我耻于和你同席”后再不私下来往。不过陆克礼对事不对人,恨周继的为人便再不与他有私交,碰见周含的叔父时,倒也点点头言谈几句。

今年弘文馆开馆时,陆克礼没有亲传弟子替他带门生,他便借口闹了风寒,拖得足足比其他学士晚来了十余日。馆主姜维珍与周含的父亲周继是故友,亦深知陆克礼的脾气,见他不来就让周含再休息几日,好以耽误人才之举拷问陆克礼的良心,直到昨夜,姜馆主才传帖告诉周含明日陆克礼会来弘文馆。

周含早起时以为秦悯之已经走了,不想秦悯之今日不用上朝,等着他一同用了饭,还以顺路为名,亲自将他送到了弘文馆。

秦悯之只是将周含送到了弘文馆巷口,却不过去。他不是漠不关心周含的事,只是不愿意听别人说他以权谋私照顾周含,而他也信得过周含的才学。

“前面就是弘文馆,各位学士都很好相处。人有时候会妄自菲薄,涵芝,我比你更知道你的为人,不要觉得自己不行。”秦悯之将周含送到巷口后驻足道,“我和陆学士共过事,他和你的性子很合得来,见了面一定很欢喜收你这个学生。”

周含自勉一笑,“借你吉言,我过去了。”

“嗯。”秦悯之一点头,“往后不上朝的日子,你我就能同路过来了。”巷口又有人走了过来,他见人来便和周含挥了手告别。

弘文馆的墙亦是朱红的墙,瓦是青碧色的琉璃瓦,藏书三层的百年文翰阁即使不进去也能看见。周含整了整衣裳才进弘文馆,馆中院子很大,几株古槐下摆了张榉木桌子。馆主姜维珍才开了馆门不久,并未开始讲学,只是和几个早到的学生在院里闲聊。

“巧了,守谦刚进屋门,大周郎镇日里提起的乖侄小周郎也到了。”姜维珍看见周含呵呵一笑,不待他开口先走过去道,说着伸出手掌一指他,“周含,表字涵芝,与我同是贺州人,是去年川左道的少年解元。你们比含儿早来弘文馆几日几年,便是含儿的兄长之辈,再看我的脸面,多照顾照顾我这同乡。”

几个学生中有不少皆是与周含相识的故人,何虞部幼子何连朔与其他几人再见往昔好友不由惊讶,纷纷与他寒暄半天问了好。

屋内一位中年人拿着书走了出来,燕颔鹤步,容貌清癯,唇下蓄着美须。他见到周含一愣,将有些霉味的书摊开,放在院中的桌上笑道:“这岂非秦大人的好友?看来小郎君——你我前缘未尽。我竟不知你原来是弘文馆的学生。”

他说着撇眉看向姜维珍,开玩笑道:“和随老兄,我晚来了几日,还麻烦你告诉我,馆里是谁收了这孩子——你不知我与这孩子深有前缘。知了谁是这孩子的老师,我便与这位大人联诗百句一决胜负,我定然会胜,到时就可以名正言顺收走小郎君了。”

姜维珍只道:“守谦,我深知你是文中英雄,为人嵚崎磊落,学问世间独步——我怕累到你,今年特给你寻了一个极为出色的弟子,丝毫不逊你眼前这位,你先得先收了你该收的人,再谢一谢我。”

陆克礼摆摆手,“我已多年没带过学生,怕耽误了那好孩子,反而辜负你对那孩子的好意。于情于理我不能收,你另请高明罢。”

“守谦可是真不收?”姜维珍又一次问道,“你要是真不收,我就只能把那孩子送到太学,让他师从他人了。自此他便当位学究名留儒林史,而非和你将来一般名留文苑传了。”

“我真的不收,那个孩子是姓周罢,我记得他好像与大周郎一个姓,也不知是不是同族。可我老了,你看我都记不住他的名字。我老了,带不得没眼缘也没耳缘的人。我明日会去太学向他说明,然后特意为他找一个好老师。”陆克礼翻了翻有些发霉的书页,“好了,此事打住,你再说我就进去了。”

陆克礼一心将发霉的书压好,忽然想起来他的玉界尺小郎君,抬起头看着笑得莫名其妙的姜维珍,一捋胡子皱着眉问他:“和随老兄,这位小郎君的老师是谁,可妨透露?”

“哈哈哈哈,要说小周郎的老师是谁,你不是要亲自去太学给他找一个吗?”姜维珍忍不住笑了出来,“含儿可不只是和周大人同族,周大人是含儿的叔父,含儿的父亲……是承前。”

陆克礼的手顿了顿,只“哦”了一声,看着周含似是风轻云淡的道:“你原来是……是……承前之子,怪不得见了便让人心生欢喜,承前……以前也这样招人喜欢。”他已经很久没听人提起周继了,周继这个名字连着陆克礼的年轻岁月,陆克礼的话音有些抖,“想来故人星散,音问久疏。我年轻时心浮气盛,和他多年没说话,不知……他一切可好?若是好,你就告诉我。不好……就不必说了。”

周含立刻答了陆克礼:“家严一切都好。家严在家耕读,闲暇时或与家慈对弈,或嬉游山水,汲泉烧松闲烹苦茗,聊以自乐。家严又知大人也一切安好,托晚辈代为问候。”周含向陆克礼恭恭敬敬作了一揖,“想来晚辈甚幸,来王都之前,家严叮嘱千遍,言若是能得陆学士教导,此生不亏。不知往后可能得陆学士赐教?”

陆克礼扶起周含,“叫老师。君子之交,虽道不同,必不诋毁。”他忆及往事,说得有些慢,“你是承前的儿子,学问一定不差。我年轻时……与承前、固忠约好将来易子而教,我便收承前的孩子为弟子,承前教固忠之子,固忠为我儿之师……”他说着捋了捋胡子,不再开口。

当年王都人人皆知秦渊周海陆元龟,陆克礼那时年轻,还未蓄须。他珍视那段打马看雪射弯月、满是年少豪情的光阴,而秦渊出使边塞病死北疆,周海退隐山村沉寂无名,如今王都之中只剩下一个陆元龟。他想自己的年纪可能真的有些大了,应该收一个合乎心意的弟子——如今他待在弘文馆,闲下来时竟也会偷偷觉得无聊了。

第7章 07、春芜雨

秦悯之早上说要等周含一起回去。已经临近中午,巷道中空无一人,春日的天晴亮澄蓝,秦悯之倚着骏马站在弘文馆外,马尾偶尔一扫,绕起一缕微凉的春风。

陆克礼留着周含为古书作注,走得晚了些,周含出门便看见秦悯之站在拐角的朱墙绿柳下。

秦悯之穿的还是早上那身衣裳,和其他风流子弟一样没有将圆领衫扣到头,悄悄露出一段淡色里缎。柔柳轻晃春风吹衣,此刻他站在骏马旁等朋友,做着与年纪相符的傻事,不再是其他人口中稳成持重的秦大人。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