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人吃惊,却见柳湘莲从另一侧绕过来。

他也是来寻薛蟠的,远远的见宝钗过来,似乎有事,便在后头跟着,想着待会儿吓两人一下,没想到宝钗并未进门,而是在门口凝神细听,他心中疑惑,便绕到了另一头看怎么回事。他功夫好动作也轻,听得更为仔细。

此时见两人要走,想着自己是存不住事儿的人,不如现下叫破,也省的日后尴尬,因此喝住二人,假意调笑一番,更让薛蟠红了脸,却知道这两人实在不会害自己,此时也无心玩笑,吩咐了小厮们一声在外头守着,又让吴大用回去,毕竟他是偷跑出来,若是被发现,罪名可不小。

吴大用知道薛蟠是不会放着不管的,因此含泪磕了一个头,径自去了。

第42章 第 42 章

进了屋子, 薛蟠着实尴尬, 竟觉着有些口干舌燥, 手也不知道放在哪儿, 全无素日的大方, 柳湘莲和宝钗坐在那,见他这样紧张,心下不由好笑。

想着宝钗虽聪慧,到底是个姑娘家, 柳湘莲觉着少不得自己来拆开这个鱼头, 便细细的问了起来, 薛蟠见他问, 实在不好隐瞒的, 便将两人的事儿简略着说了,又道, “我虽知道他身份高贵, 可当日他本落魄,万料不到有今日的, 如今反悔也晚了, 不怕你们笑话,我这一颗心都扑在了他身上,此时定然不能坐视不理的。如今他有危险, 我自知微不足道,也是要救他一救的。”

说着看向宝钗,“我实在不知道这婚事竟有这缘故, 如今便依你了,你若是觉着不妥,咱们退了便是,也犯不着怕得罪人。”

宝钗摇头,如今知道了这事儿,便更不能退了,虽对于自己“高嫁”的这门婚事心里难免有想法,可是若李长吉真的出了意外,还是要靠人家庇佑才对,因此只说愿意。

对于薛蟠,她倒是有话说,“如今战场凶险,何况路途遥远,你若是去了,路上的耗费,可能遇见的盗匪,都要考虑到了,我知道你是一根筋的人,只怕拦着也没用,不过好歹想着家里一些,别把命搭上,想想我和妈,都等着你呢。”说着滚下泪来。

薛蟠见她这样,难免手忙脚乱,安慰一番,半晌宝钗方止住哭泣,柳湘莲沉吟一番,“我知道你如今是非去不可,听说越是靠近盘城关,越是盗匪横行,如今打着仗,将士们都顾不得那个,流民也多,你带着粮食去,定然不安全的。好在我行走江湖,倒还认识几个朋友,盘城关定然是有粮草存余的,也够他们撑上几日,不如我去联络几个朋友,护着你上路,也安全一些,何况你筹集人手,调配粮草也要时候,此事急不得。”

薛蟠原本心内着急,恨不得立马就飞过的,听两人这么说,又觉着此回出门至少要两三个月,少不得将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了才好,因此点点头,便忙乱起来。

先是抽调人手,又雇车船,跟着去运送粮草,接着又将账上的钱全都拿出来,又派人大肆收购了许多粮食,药材是顾不得了,总以粮食为要。幸好如今边关战事再起的消息被压了下来,知道的人并不多,林林总总的,十来天的时间总共筹集了六千多石的粮食,估计着够那一万人吃个十日左右,他们先行走着,后续再派人收购,陆续的再送,何况十日时间,估计也够个缓冲。

料那军需官虽拖延,到底不敢拖延太久,五六日也差不多了,因此这些粮食是绰绰有余的,花费了三四天的功夫,便将东西都收拾齐整,薛蟠叮嘱了薛蝌一回,让他看着生意和家里,凡事多小心些,又叮嘱宝钗务必将薛姨妈瞒紧了。

柳湘莲一路给朋友们去信,让他们沿路跟上,又在京城里纠结了十几个江湖朋友,跟着一路去了,众人不知端的,看他这样,只以为是要去做粮食生意,想着如今米价平稳,也不知道能不能发财。

先是走了五六日的水路,然后换车马,一路往盘城关行去,总要五六日的时间,京中此时已经入春,但是一下了水路换车马,便觉着冷起来,行了两三日,离盘城关越发近了,也更加冷起来,天上还飘起了细雪,幸而薛蟠带了银子,又给众人都添置了衣服,人数实在不少,附近城镇别说是绣娘了,稍微会点儿手艺的农妇都算上,总算一晚上之内赶齐,幸好他银子带的足够,否则真是不足以应付路上的这些意外。

众人穿好棉衣,又吃饱了饭,方才赶路,此时大多数都已经知道是往盘城关去的了,虽说害怕,但想着如今亲已经和了,觉着战事不会再起,并没有多害怕,何况说好了将粮食运到便让他们回来,还有人相送,钱给的又大方,众人自然都心服口服。

此时盘城关已经快要断粮,他的脸色冰冷,神情十分凝重,按理前日就该到的粮队并没有到,明日若是再无人来,将士们就要吃不上饭了。

他原本计划是,将和亲的郡主送过去,趁着晚上戎族人回返,然后一举歼灭,可是如今连粮食都要断了,又拿什么去偷袭,若被那头知道了消息,恐怕不但众人性命不保,连这城池都要丢了。

正焦急间,忽见账外的士兵进来,递了个信鸽给他,李长吉一见这鸽子,瞳孔微妙的缩一下,这是吴大用的信鸽,不知道如何到了这里,想到可能是京中的消息,他的心微妙的沉了一下,随即解开来看消息,字迹却是熟悉至极的:已到城外一日之距,带十日粮草。落款一个小小的蟠字,正是薛蟠。

见了这消息,他也顾不得别的了,立时传令下去,带着五百人马去接。

众人因见粮食迟迟不到,已经有些人心惶惶了,此时听说来了运粮的队伍,各个蠢蠢欲动,兴奋起来,都要跟着去看,又有细心的疑惑是为了稳定军心在骗人,因此各个摩拳擦掌,想要去跟着看一看。

李长吉点了五百人,他们骑马的速度很快,不到两个时辰便迎到了薛蟠一行人,远远的见着了,都是高兴不已,众士兵见到是真的粮食,顿时兴高采烈,各个喜的不行,薛蟠和李长吉两个,素日相思苦,今日见了面,却无话可说,只能拉着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幸而众人忙乱,都没注意到他们,本来李长吉想要解释一番,但想到薛蟠既到了此处,想必是都知道了,便也不再说话,携着他上马,将自己的披风给他披上,两人一路回去了。

柳湘莲远远的望见,轻笑了一声,他还想着此事是薛蟠一头热,没想到看对方也很上心的样子,并不因身份的原因怠慢了薛蟠,也就放下心来,招呼着众人继续赶路。

此时有了五百士兵的护卫,路上顺畅了许多,众人也晓得上头是有关系的,想着即将到来的工钱,都振奋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一石是十斗,梦溪笔谈里记载每个民夫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带五天干粮,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可以维持十八天,六斗米吃十三天,一石米一个人可以吃21天,两个十天吃一石米,一万人十天要吃五千石米,加上路上的损耗,六千石米撑十天是要的。

古代粮食价格,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算一两五,之前两千两银子买了一千三百石,出了三百多石,假设还剩一千,剩下的五千石需要七千五百两,薛家还是能够拿出来的,加上雇佣船只、马车人手等,大概需要一万两左右。

贾府在年景不好的时候,乌进孝能进贡的大概是 五千两银子左右,因此对薛家来说,三四天一万两虽然多,还是拿的出来的。

一匹马车理论上能拉五百公斤粮食,一石是六十公斤,大概要七百多马匹,一千多人,这些人马的饮食是路上单花银子,不算在运输的粮食之内。

第43章 第 43 章

薛蟠和李长吉回了营帐, 路上早将自己过来的缘由说个清楚, 众人见他虽面生, 但李长吉带着也不敢拦, 此时众位将领也都知道带了粮食过来, 还以为是军需官到了,都来慰望,想着到的这么晚,路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李长吉让薛蟠在自己的营帐里少待, 自己去了军帐中议事, 简单说了是自己联络的粮食, 而军需官迟迟不来的缘故, 也都说清, 众人都是义愤填膺,听说了里应外合之事, 都气愤莫名, 有那脾气急的,立马就要写奏折去告状, 李长吉却说想了个将计就计的主意。

然后他便将自己的计策说了, 让众人参详。

说实话,一开始众人都以为他是和南安郡王一样,来积攒军功的, 以为他照旧是个绣花枕头,当日南安郡王急功近利,身陷险境, 不但自己被俘,还折损了两千将士,众人早就不满,如今听说要捞他,虽面上不说,心里愤懑,何况来了个李长吉。

没想到虽他身份更为高贵,人却谦逊有理,虽挂着统帅的名头,却不争不抢,凡事都以将领们的意见为先,此时又弄来了粮食,提出了好计策,众人心里都有些心服,待他的态度也客气了起来,众人参详了一番,觉得无有不妥的地方,只有一人道,“我看不如派人刺杀了那戎族可汗,听说他会亲来迎娶公主,到时候杀了他,戎族群龙无首,想必更容易对付。”

听了这话,有人嗤笑道,“戎族人虽少,各个精悍,听说如今的可汗威望很高,去杀了他谈何容易,难道你去扮和亲的郡主不成?”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