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想拿粮食换田地,也是,自己买的粮食没有了就没有了,公中还能有口吃的,左右也饿不死。

要是能换点田地,等灾荒过去了,那可就划算了。掰扯了好久,最后是三房和五房各自拿粮食换了一亩水田,专门去请了里正,立了契书。县里正乱着,不能去改地契,里正做个见证,也是有效的。

时已临近年关,天冷,雪很大,地上积得深,冻伤了不少人。两年多的干旱,可能已经到头了,这么大的雪,等化了可就有水了,开春,没准就能种粮食了。

两个月前的那群流民,自攻破了县城之后,没走,反而以景县为中心,接连攻破了附近的两个县城盂县和临县,声势浩大,就这样朝廷也没有出兵。

有传言说皇帝自顾不暇,北面鞑子搞事情意图南进,朝廷上几个皇子也忙着争夺皇位。刘芳觉得估计是认为这是一群乌合之众,可能没放在眼里。

流民也是农民,虽说不上迫害他们村,但是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转眼,春雷炸响,天下雨了,田间、地头、山上全返青了,把村民可高兴坏了,积累了两年多的怨气,突然就消散了。

有眼见的费了一番功夫,跑了几趟郡城,弄了不少良种回来,有家底的人不少,东借西摞的,好歹都弄到了粮种。因为城里的大户死了不少,县太爷也没了,田地就免费种了,也没人来管。

整个春天都风调雨顺,刘家人忙着种红薯玉米,很少有人想着种水稻,包括滩头村和小王村,之前天干,水田都改成了旱地,种玉米红薯正好。能种地了,还是有好些流民返乡种地了,一下子就少了好些人。

农民起义不是那么好弄得,纵观历史几千年,农民起义怎么也有无数回了吧,可是成事的呢?寥寥无几。

玉米点的早,红薯苗也育的早,玉米估计七月底就能收了,红薯八月中旬也能收获。能早点收粮食就好,大家都饿了好久,就等着粮食收了,吃口饱饭。

刘家也有两件喜事,大房的永富媳妇邓宝妹和三房的永金媳妇文娘都有孩子了,不只是刘家人高兴,她们娘家人也高兴。

因为无主的田地多,这几家子就留下来了,刘家搭了一把手,帮着重新搭了几间茅草屋,用牛耕了几亩地,把日子安生下来了。

几个月的时间也足够刘芳弄清楚现在县城是什么情况了,有野心的人不在少数,附近的几个县城都被流民占了,是一个叫田大力领导的起义军占领的,这几个县城都是他的势力范围。

他成功复制了太、祖当年的策略,走一路杀一路大户,目前来看挺成功的,地盘扩大了近一倍。

可能是多个地方都有起义,他们这里不显眼,所以并没有第一时间清理,任着它扩大。地盘是大了,可是经济却很萧条。商户都死的死,逃的逃,说实话,对刘芳这种老百姓来说,这不是件好事。

景县这边没有产盐的地方,郡城也没有,必须得从别的地方运过来,这个所谓的蓝巾军杀商户杀的这样痛快,怕是没有多少商人愿意过来了,而人没有盐是不行的,还得想法子屯点盐啊!

“娘,我们家还有多少盐啊!”看一下储量,再做打算。

李春华有点意外,问这个干嘛,“咱家的盐还够吃几个月呢,足足还有十斤。”原来只有十斤啊,有点少,屯盐势在必行。

“娘,您昨天进城,看见粮油铺子开了吗?”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