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越因缘深厚之故,是求也求不来的好事。”

“方丈,逸并非常住,乃是想修行于此。”

李逸不愿来回试探,干脆直入点破了此行目的,只静待了尘的答复。

方丈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终不忍叹息道:“太孙殿下,可是想清楚了。”

竟直接称呼起了李逸的旧日尊号。

李逸早已想得透彻,点头道:“多谢方丈挂碍,逸知道自个身份,也正是因着这个身份,才从不愿轻弃己身。”

接着他把破城后的各种遭遇坦然告知了尘,从乱军,瘟疫,牢狱中几次逃得性命,到如今看似过了明路,仍差点死于纵火,再有赵渊在旁图谋不明,李逸亦隐晦地提了几句。

了尘方丈因与太子妃和晋国公府往来熟稔,是当年就知李逸被赵深所害的前因后果的,经李逸补上这些时日的境遇后,对他的处境可说是甚为明了了。

“佛家并非逃避之所,但眼下檀越的情况特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且我观檀越眼目,望之澹然,实已情灭心灰,想必是家国俱亡,连那牵怨纠缠之人,亦已死了。

尘世既断得如此干净,于修行是方便之门大开,入我佛门,未尝不能日益精进,修得正果。”

了尘如此说,便是肯收留李逸了。

李逸大喜道:“蒙方丈不弃,竟肯收容我这一身凡俗事端,实无以为报。”

他这样的烫手山芋可不是哪间寺庙都敢收,都愿收的。

方丈扶起大礼参拜的李逸,道:“所报不在我,檀越至此,自有缘法。但凡世人能受比丘戒,追随佛陀修行者,必是因缘、佛缘具足。但凡有一事未了,也未必能修得这个果。”

“多谢方丈,还请方丈早日为我剃度。”

李逸既已下定决心,自是希望早日开始修行,早脱世俗,早离烦恼。

了尘应允,“待我择日,延请兴隆寺方丈与天宝寺上座一同与你鉴证。”

了尘竟愿聚集京都四大寺院中的三大寺来为李逸作剃度见证,可见是对此事何等重视。

“待入门后,檀越就做贫僧的弟子吧。”

李逸再没有更顺遂的,恭敬道:“谨遵师命。”

了尘去往天宝寺和兴隆寺请两位大能后,李逸要出家的消息便一夜传遍了京城。

定国公府将消息递进宫里,沈太后在宁安宫中忍不住啐道:“绝尘绝后,倒是便宜了他。”

韦徹报给赵珩,年少的皇帝愣了愣,才轻笑道:“朕就说,盛名之下无虚士,这李逸果然‘通达’得很。”

韦徹想起当初抓着李逸时,他机敏的应对和审时度势,颇为赞同道:“是个聪明人。”

唯有周义,接了密报头疼不已,又不能瞒着不报。

等赵渊知晓了,并无半句话冒出来,只当场召集全体将领,连夜讨论作战方案。

主帐内,通臂红烛亮如白昼。

“主上,如果急攻,虽可能收获奇效,但险处却较原来计策大了两成。末将还是支持按原策稳妥而行。”

“末将附议。”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