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洛伦佐看着他,目光十分柔和。他伸出手,很轻地揩去了少年额角的汗滴。

“是我见过最好的。”他说,“它是,你也是。”

第17章 十三(下)

在后来,见过这尊塑像的人们均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是一座该被所有人看见的塑像。经执政团审视与决议,这尊赫丘利将被放置在市政厅二楼的楼梯顶端,供所有途经的市民瞻仰。这一年的八月二十九日,在纪念佛罗伦萨的主保圣人施洗约翰的同时,市民代表们为这座雕像举行了隆重的揭幕礼。随着猩红色的呢绒罩布为掌旗官所揭开,众人们均在同一时刻屏住了呼吸。

这座城里的人们已很长时间不曾见过这样的一尊雕塑。它的每一寸躯体曲线都准确流畅,带着猛烈而庞然的力量感;既具备大理石的沉稳与坚毅,又有如纪念碑般庄严肃重。别于传统的塑像是,乔万尼没有将它的表面完全抛光,而选择保留了石料原始的粗糙质地,这使其更贴切于传奇中力量之神的特性。即使它是一尊异教偶像,闻讯前来的神父与修士们也不会对它妄加指责,这样一尊英武无俦的人像具有为一切伟人所共有的灵魂,你可以将它视作赫丘利,也可以认它为果敢好战的圣乔治——毕竟他们手中都有一柄斩龙的剑;他们拥有了一位英雄的化身,它代表了城市的荣光,这就够了。

当他们知道这座雕像的作者甚至还不满十九岁时,赞美化为了惊叹。乔万尼再度被人们围在中心——他近日已习惯了这样的待遇——一些人想要和他探讨古典哲学,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他一定是位虔信者。直到乐队开始奏乐,一名贵族上前朗诵他为这座雕塑所作的十四行诗,人们才不情愿地归于原位。乔万尼不动声色地站在了洛伦佐身边,公爵侧头看着他,嘴角带着微笑。

“你是我的骄傲。”竖琴的声音响起时,洛伦佐轻声说。

——这胜过此前的所有嘉奖。

夜晚人们在美第奇宫举行了一场庆功宴。在路易吉的督促下,他终于换上了进宫那一日家族为他准备的正装,穿上那身浅色的缎子礼服后,用路易吉的话来说,是“满身灰的石匠忽然像个少爷的样了”。掌旗官在宴会开始前宣布,出于对年轻艺术家的表彰,市政厅将即日起向乔万尼提供每年一百弗洛林的年金。人们为他鼓掌,举杯高声喝彩,他们中的许多人起初赴宴不过是为了一夜的放纵消遣,此刻却开始真正地将目光投向了他。乔万尼在这一夜收获了数个订单,它们都来自城中的显贵,酬劳不菲;同时他敏锐地注意到,这些赞助人看他的目光颇为耐人寻味,这些订单中有多少是出于对艺术的真正热爱,或只是为了借家藏艺术品而留名后世,甚至是感到了洛伦佐对他格外的照拂,想要以此接近公爵——都犹未可知。

他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不管这些邀约关乎怎样的目的,从他完成第一座独立雕塑开始、从这一夜开始,他将不再是圣马可花园中那位籍籍无名的学徒,而是城中炙手可热的艺术新贵。

洛伦佐一整夜都被索代里尼家族的几位年轻人包围着,旁人很难和他搭上话。乔万尼被来客们连哄带劝地喝下了几杯酒,当舞曲奏响时已有些微醺。他惊讶地发现,竟有几位衣裙华贵的淑女正试图向他走来,几乎是下意识地,他连忙以身体不适为名离开了宴厅。

他来到庭院之中。泛着雏菊气息的晚风拂面而来,乔万尼走到修剪成壁龛样式的树篱边,缓缓呼吸着夜里清凉的空气。直到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有人在叫他:“乔。”

他转过身,看见了贝尔托尔多。

出于某种直觉,他感到今夜他的老师与以往很不一样——贝尔托尔多看着他,浑浊的眼睛里有几乎类似于拘谨的情绪。他踟蹰了半晌,说:“……我就直说了。”

“您说。”

“我听说,你的父母在为你订婚之前就去世了,”贝尔托尔多说,“是这样吗?”

“是。”乔万尼答道。

“你快十九岁了,早已不是个孩子了,”贝尔托尔多慢慢地说,“我想,这件事也该提上日程了……你想不想要一位妻子?”

“……”

乔万尼愕然地看着他。他几乎是立刻说出了“不”,但很快掩饰好了自己的惊讶。贝尔托尔多正紧紧地盯着他,等待一个解释,于是他说:“殿下二十五岁还未成婚,我以为现在提这件事还早。您——您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洛伦佐殿下?他那是拖得太久了——他这样身份的人,本该在十年前就为我们娶来一位公主。”贝尔托尔多摇头,“你不一样。你需要一位贤良的妻子为你打理琐事,以便专心创作。”

他的目光里有真诚的关心与希望。乔万尼在一刹那间读懂了他的意思,一时说不出话了。

他想起他曾远远地见过贝尔托尔多的侄女。他的老师一生未婚,专心投身于雕刻艺术,唯一在世的亲人便是那位白皙丰腴的姑娘。她有着蓬松的栗色卷发。也许并不识字,也不懂得鉴赏绘画,但想必是一位操持家务的好手。

他垂着头,迟迟没有回答。

“别急,年轻人。”离开前,贝尔托尔多拍了拍他的肩,“不用现在给我答复。”

乔万尼独自在庭院中站了很长时间。无需思考,他想他明白自己的答案:拒绝。他与那位女子从未相识,且他十分确定两人间殊异的志趣与喜好不会引向幸福的婚姻。他站在立着尼普顿雕塑的喷泉边,听着水流一遍又一遍地跃起再坠落。或许是读了太多的古典著作,谈及爱情时,他想到的是《会饮篇》中的描述。爱情,这种古老而伟大的情感,它类似于高尚的友谊,却又比那更深沉,在增进人们的智慧或其他美德的同时,又蕴含着对未来幸福和善的企盼,是一种澎湃和永恒的力量……将与他相守一生的人,应当也如此认同柏拉图的观点——那将会是谁?

在想起那双蓝眼睛的那一刻,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处境。

乔万尼返回宴厅,所剩的客人三三两两地散布在各个角落,调情、斗嘴或是套近乎,很少有人注意他。他走到陈列酒水的长桌前,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他庆幸贝尔托尔多已经走了,没人会在他耳边不断地唠叨酒是如何地影响手的稳定性。这杯酒出奇地烈,如同一团滚过喉咙的火焰,他呛了一声,仍是把它喝完了。

他又为自己斟满了酒杯。这一杯之后,他的视线开始变得朦胧,但却觉得自己更加清醒了。身旁似乎有人在叫他的名字,但他听不太清。等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喝完了第三杯,有人抓住了他的手腕,叫他“乔”。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