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蹲点有感:了解民情很关键(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1973年下半年,以高部长带队的县社农村工作队进驻我所在的大队。经工作队与党支部研究决定,让我去多石冲生产队蹲点。当时这个队的工作比较后进,队里的社员群众不太团结,生产也搞得比较差。

由于我从学校回农村还不久,对多石冲生产队的具体情况并不十分了解。虽然同在一个大队,这个队的多数人我都认识。但平时见面也就是打个招呼,没有深入,情况自然不明。

接受这个任务后,我第二天就到了这个队,一边同社员一起劳动一边了解情况。

这个队有八十五口人,一百多亩耕地,在大队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生产队年轻人较少,老人小孩较多,中年人人数不多,但家庭负担很重,这些只是初步的大体情况。要在此开展工作就必须了解内部的详细情况,找出这里工作后进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多石冲生产队“队屋”里住着的一个老太太引起了我的注意。听队长介绍说,这个老太太是他们队的“总管”。老太太一辈子没有结婚成家,膝下无儿无女。但队里人都很喜欢她,队里的大小事都少不了她的参与,俨然就是全队人的管家。显然,老太太对这个队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比较客观公正。

为了弄清这个队的真实情况,我决定这段时间就在老太太这儿就中餐,以便从她口里了解这个队的主要问题。当时,工作队不要求我住进该队,只是中午在这是吃顿饭,如果晚上不召开社员会,早出晚归就行了。

但是,老太太很谨慎,每当我向她打听情况,她总是巧妙的将话题茬开。这使我越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隐情。我意识到不能直接询问老太太,毕竟她是上了年纪的过来人,队里的任何人都得罪不起。于是,我改变策略,从侧面迂回,在与老太太讲一些闲话时穿插一些队里人讲的话,从中套出老太太的看法。这一招果然管用,老太太慢慢瞥不住了,队里好好歹歹的情况陆续吐露了出来。我当然不会为难这位善良可敬的老人,无论她讲了什么情况,我都会为她保密,不把她牵扯进去,让她继续以一个公正人的姿态在队里继续当管家。

从该队不同社员群众口里说出的情况大相径庭,使我感到这个队存在严重的派性。

“队长说会计自私,会计说队长不行,保管员两个人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一个人和他手上掌管的那杆秤”,这是我当时总结的该队的情况。

通过在老太太这里得到的口风,再把其他人反应的情况加以综合,最后得出了结论。原来,这个队主要由三个大家族组成,表面上看队里比较平静,暗地里却在相互较劲,好像谁也不服气谁。队长、保管员、会计各代表一个家族,各有各的狠。这造成一队人气脉不和,心没往一处想,劲没往一处用,生产和各项工作上难以拧成一股绳。

弄清了该队的详细情况后,工作就有了针对性和主动性。

刚来时,队里的青年对我的工作很支持,但该队青年只有四五个人,人数太少形不成气候。中老年人对我不太信任,虽然没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但我感觉他们只是把我当成一个学生。有人甚至认为我是上级派来监督他们的。

我并不急于在队里“当家作主”,只是在组织开会和学习中多宣传上级的指示精神,大讲集体团结的好处。社员们似乎从我的讲话中觉得有所指。慢慢地各种情况也就陆续有三大家族的代表向我反映。这样,情况越汇集越多,到了不能不出来揭穿问题的时候了。

于是,我向党支部和工作队如实的将多石冲的情况作了汇报,并提出了一套整改的方案,得到了支部和工作队的大力支持。

我的整改方案归纳起来就是:开刀除脓,服药新生。先和三个家族中的当家人深入交谈,在取得理解和突然口的情况下,再集中全队社员群众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一个一个摊开。帮助他们分析不团结的危害。经过三大家人激烈的交锋,终于使多年来相互耿耿于怀的问题得到了澄清,消除了其中的误会,三大家人也各自检查了自己这方面的问题,全队人重新达到了团结。

其实,在该队的三大家族之间并没有十分严重的问题,都是由于有些问题没有及时沟通,久而久之,误会加深,形成互不信任的结果。通过把问题摊出来,讲明白,所有误会都迎刃而解了。多石冲生产队的全体社员群众重新达到了团结,我心里十分高兴。后来这里的社员群众都把我当作他们的知心人。

我在该队蹲点的时间只有不到半年,后来由于新的工作调整离开了。在该队的经历使我认识到做农村工作必须先深入了解民情,掌握了真实的民情后再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这样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收到实际工作的良好效果。农村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好多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要靠自己去摸索总结。

[..]

1973年下半年,以高部长带队的县社农村工作队进驻我所在的大队。经工作队与党支部研究决定,让我去多石冲生产队蹲点。当时这个队的工作比较后进,队里的社员群众不太团结,生产也搞得比较差。

由于我从学校回农村还不久,对多石冲生产队的具体情况并不十分了解。虽然同在一个大队,这个队的多数人我都认识。但平时见面也就是打个招呼,没有深入,情况自然不明。

接受这个任务后,我第二天就到了这个队,一边同社员一起劳动一边了解情况。

这个队有八十五口人,一百多亩耕地,在大队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生产队年轻人较少,老人小孩较多,中年人人数不多,但家庭负担很重,这些只是初步的大体情况。要在此开展工作就必须了解内部的详细情况,找出这里工作后进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多石冲生产队“队屋”里住着的一个老太太引起了我的注意。听队长介绍说,这个老太太是他们队的“总管”。老太太一辈子没有结婚成家,膝下无儿无女。但队里人都很喜欢她,队里的大小事都少不了她的参与,俨然就是全队人的管家。显然,老太太对这个队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比较客观公正。

为了弄清这个队的真实情况,我决定这段时间就在老太太这儿就中餐,以便从她口里了解这个队的主要问题。当时,工作队不要求我住进该队,只是中午在这是吃顿饭,如果晚上不召开社员会,早出晚归就行了。

但是,老太太很谨慎,每当我向她打听情况,她总是巧妙的将话题茬开。这使我越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隐情。我意识到不能直接询问老太太,毕竟她是上了年纪的过来人,队里的任何人都得罪不起。于是,我改变策略,从侧面迂回,在与老太太讲一些闲话时穿插一些队里人讲的话,从中套出老太太的看法。这一招果然管用,老太太慢慢瞥不住了,队里好好歹歹的情况陆续吐露了出来。我当然不会为难这位善良可敬的老人,无论她讲了什么情况,我都会为她保密,不把她牵扯进去,让她继续以一个公正人的姿态在队里继续当管家。

从该队不同社员群众口里说出的情况大相径庭,使我感到这个队存在严重的派性。

“队长说会计自私,会计说队长不行,保管员两个人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一个人和他手上掌管的那杆秤”,这是我当时总结的该队的情况。

通过在老太太这里得到的口风,再把其他人反应的情况加以综合,最后得出了结论。原来,这个队主要由三个大家族组成,表面上看队里比较平静,暗地里却在相互较劲,好像谁也不服气谁。队长、保管员、会计各代表一个家族,各有各的狠。这造成一队人气脉不和,心没往一处想,劲没往一处用,生产和各项工作上难以拧成一股绳。

弄清了该队的详细情况后,工作就有了针对性和主动性。

刚来时,队里的青年对我的工作很支持,但该队青年只有四五个人,人数太少形不成气候。中老年人对我不太信任,虽然没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但我感觉他们只是把我当成一个学生。有人甚至认为我是上级派来监督他们的。

我并不急于在队里“当家作主”,只是在组织开会和学习中多宣传上级的指示精神,大讲集体团结的好处。社员们似乎从我的讲话中觉得有所指。慢慢地各种情况也就陆续有三大家族的代表向我反映。这样,情况越汇集越多,到了不能不出来揭穿问题的时候了。

于是,我向党支部和工作队如实的将多石冲的情况作了汇报,并提出了一套整改的方案,得到了支部和工作队的大力支持。

我的整改方案归纳起来就是:开刀除脓,服药新生。先和三个家族中的当家人深入交谈,在取得理解和突然口的情况下,再集中全队社员群众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一个一个摊开。帮助他们分析不团结的危害。经过三大家人激烈的交锋,终于使多年来相互耿耿于怀的问题得到了澄清,消除了其中的误会,三大家人也各自检查了自己这方面的问题,全队人重新达到了团结。

其实,在该队的三大家族之间并没有十分严重的问题,都是由于有些问题没有及时沟通,久而久之,误会加深,形成互不信任的结果。通过把问题摊出来,讲明白,所有误会都迎刃而解了。多石冲生产队的全体社员群众重新达到了团结,我心里十分高兴。后来这里的社员群众都把我当作他们的知心人。

我在该队蹲点的时间只有不到半年,后来由于新的工作调整离开了。在该队的经历使我认识到做农村工作必须先深入了解民情,掌握了真实的民情后再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这样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收到实际工作的良好效果。农村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好多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要靠自己去摸索总结。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