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历次身陷困境,靠得还是自己解救自己。我一次次失败,我一次次努力,始终热情向上,毫不气馁。在整个过程中,我会埋怨数苦,就象不论谁受到痛打,都会叫,会哭,也会有绝望的时候。我写《心迹》不光是为了诉说心中的怨恨,还为了拯救自己,逃避世俗的污染侵蚀。我知道自己的作品有许多的不完善。我的文章不是一串串珍珠,但肯定是一堆混有宝玉的沙石,只要细心挑选,就可以找到有价值的东西。或者如一片荒芜的山坡,虽杂草丛生,很不美观,仍可以找到几株药草,医治那些正需要它的人,还因为这原始的景象,而让人们看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我的“感想”是多了,我认为那些都是肺腑之言,是生活的结晶,也是我文章的那“几株药草”,绝非无病呻吟,没有遭遇同样不幸的人,恐怕很难写出来。我也注意到,许多“感想”是当年日记的摘抄,处在过分激动情绪下写出来的,有点偏激,刻薄,不留情面,可能无端伤及他人。词句上刺眼扎手的东西多了些,显得不礼貌,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在修改中,我会逐渐把它磨平。也有人说,为什么我的《心迹》总是纪录过错和失败,没有成功和荣誉?首先我是一个极普通的人,自然没有辉煌的成就和业绩。其次我认为有一点成绩是应该的,极为平常,唯有过错和失败是不可原谅的。其实如果一个人老是念叨他的成绩和功劳,他的动机就很令人怀疑。只有时刻不忘教训的人,才能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未来。
有朋友看过我的作品后,力挽我将它创作成小说,甚至替我设计了这篇小说的层次,对一些情节提供描写构思,建议我为了使人物形象完整高大,具有代表性,不妨虚构,把别人的东西写上去。我十分感谢他的一片好意,这也许是不错的。我可以把自己写得十分完美,把缺点错误栽到别人身上,可以对憎恨的人或事痛快淋漓地批驳。虽说优秀的小说,可以鼓舞人们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揭示人生的美与丑,善与恶。但是,我个人总存有“偏见”。认为小说是那么完美,那么富有戏剧性,可以看到许多“巧遇”,虽然也可能是生活中所有的,必竟属于典型,不是普遍的。人们又喜欢种种“巧遇”,以致极力去创作它,却让真正的“巧遇”失去生活中存在的意义,成为骗人的东西。那些缺乏生活经历的青年常常会逃避现实去追求书中的生活,这就不是一件好事。象“文革”期间发表的那些所谓“三突出”的小说,反映的事件大同小异,只能是几个被推崇的镜头。一提到“阶级斗争”,几乎就是“四类分子”不甘心失败,搞复辟报复。现实中就算有过这种事,所占的分量就如书上写的那么多吗?一些人又用书上提供的“典型”去认识生活,结果是无辜地伤害了许多人。所谓“中间的”,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平凡事,却不能被选作创作的主题。而作品中描写的优秀人物总是“高、大、全”,极端的公式化脸谱化。我很不愿意去看它们,深知那是人为的塑造,是作者汲取各方创作出来的所谓“楷模”,甚至是臆造的怪物。尤如拾取百鸟之羽装扮成一只美妙而奇异的鸟类,尽管十分精彩,“引人入胜”,却是世间不存在,十分偏激的东西。我还是宁愿自己多观察生活,虽然也会受骗,但不是生活本身的过错,是我自己的幼稚和轻信。此外为了改编成小说我得象“整容”那样,在我的作品中去掉一些,再人造一点。按小说的要求来写,而不是提供生活中一个原始的模样,虽然它可以是许多美的侧面的组合,但这样的“美女”容貌表现在我身上,我会感到脸红,它违背我的本旨。为了能得到发表,我还必须去研究别人需要什么,怎么样才能让编辑看上眼,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这样做,恐怕很难,也不会快活,或者说我还没有能力去做到这一点吧!(待续)
[..]
我历次身陷困境,靠得还是自己解救自己。我一次次失败,我一次次努力,始终热情向上,毫不气馁。在整个过程中,我会埋怨数苦,就象不论谁受到痛打,都会叫,会哭,也会有绝望的时候。我写《心迹》不光是为了诉说心中的怨恨,还为了拯救自己,逃避世俗的污染侵蚀。我知道自己的作品有许多的不完善。我的文章不是一串串珍珠,但肯定是一堆混有宝玉的沙石,只要细心挑选,就可以找到有价值的东西。或者如一片荒芜的山坡,虽杂草丛生,很不美观,仍可以找到几株药草,医治那些正需要它的人,还因为这原始的景象,而让人们看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我的“感想”是多了,我认为那些都是肺腑之言,是生活的结晶,也是我文章的那“几株药草”,绝非无病呻吟,没有遭遇同样不幸的人,恐怕很难写出来。我也注意到,许多“感想”是当年日记的摘抄,处在过分激动情绪下写出来的,有点偏激,刻薄,不留情面,可能无端伤及他人。词句上刺眼扎手的东西多了些,显得不礼貌,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在修改中,我会逐渐把它磨平。也有人说,为什么我的《心迹》总是纪录过错和失败,没有成功和荣誉?首先我是一个极普通的人,自然没有辉煌的成就和业绩。其次我认为有一点成绩是应该的,极为平常,唯有过错和失败是不可原谅的。其实如果一个人老是念叨他的成绩和功劳,他的动机就很令人怀疑。只有时刻不忘教训的人,才能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未来。
有朋友看过我的作品后,力挽我将它创作成小说,甚至替我设计了这篇小说的层次,对一些情节提供描写构思,建议我为了使人物形象完整高大,具有代表性,不妨虚构,把别人的东西写上去。我十分感谢他的一片好意,这也许是不错的。我可以把自己写得十分完美,把缺点错误栽到别人身上,可以对憎恨的人或事痛快淋漓地批驳。虽说优秀的小说,可以鼓舞人们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揭示人生的美与丑,善与恶。但是,我个人总存有“偏见”。认为小说是那么完美,那么富有戏剧性,可以看到许多“巧遇”,虽然也可能是生活中所有的,必竟属于典型,不是普遍的。人们又喜欢种种“巧遇”,以致极力去创作它,却让真正的“巧遇”失去生活中存在的意义,成为骗人的东西。那些缺乏生活经历的青年常常会逃避现实去追求书中的生活,这就不是一件好事。象“文革”期间发表的那些所谓“三突出”的小说,反映的事件大同小异,只能是几个被推崇的镜头。一提到“阶级斗争”,几乎就是“四类分子”不甘心失败,搞复辟报复。现实中就算有过这种事,所占的分量就如书上写的那么多吗?一些人又用书上提供的“典型”去认识生活,结果是无辜地伤害了许多人。所谓“中间的”,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平凡事,却不能被选作创作的主题。而作品中描写的优秀人物总是“高、大、全”,极端的公式化脸谱化。我很不愿意去看它们,深知那是人为的塑造,是作者汲取各方创作出来的所谓“楷模”,甚至是臆造的怪物。尤如拾取百鸟之羽装扮成一只美妙而奇异的鸟类,尽管十分精彩,“引人入胜”,却是世间不存在,十分偏激的东西。我还是宁愿自己多观察生活,虽然也会受骗,但不是生活本身的过错,是我自己的幼稚和轻信。此外为了改编成小说我得象“整容”那样,在我的作品中去掉一些,再人造一点。按小说的要求来写,而不是提供生活中一个原始的模样,虽然它可以是许多美的侧面的组合,但这样的“美女”容貌表现在我身上,我会感到脸红,它违背我的本旨。为了能得到发表,我还必须去研究别人需要什么,怎么样才能让编辑看上眼,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这样做,恐怕很难,也不会快活,或者说我还没有能力去做到这一点吧!(待续)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