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曾国藩兄弟5人:他最长,其余依次是国潢、国华、国荃、国葆。

国潢资质平平,常常做些杀人的勾当,居官在外的曾国藩有一年回家时,拿一把铁锥刺其股,鲜血直流,质问他:你杀人就不痛吗?

国藩受困于江西时,在家读书的国华,率5000人往救,随后从征皖北,在三河一战中惨死,壮怀激烈。国藩呼天哀号,写词追悼:生也何雄,死也何苦,我实负弟,茹恨终古!

曾国藩25岁入京之时,曾写诗述怀:

韶华弹指总悠悠,我到人间廿五秋。

自愧望洋迷学海,更无清福住糟邱。

尊前瓦注曾千局,脚底红尘即九洲。

自笑此身何处著?笙歌丛里合闲游。

为臧为否两蹉跎,搔首乾坤踏踏歌。

万事拼同骈拇视,浮生无奈茧丝多。

频年踪迹随波谲,大半光阴被墨磨。

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

国藩一路顺利,考试频频过关。他的座师是当朝权臣大学士穆彰阿。由于座师的一再提携,他在37岁时,就从四品的侍讲学士,跃升至从二品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这是道光二十七年,他在《致弟书》中自豪地写道:湖南三十七(37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可是此后,直到咸丰二年,他一直在侍郎之位上来回调动:从兵部到工部,从刑部到吏部。没有人发现他的政治才能和抱负,他一度想回家归养,只是因为欠债1000两,没有路费这才作罢。

咸丰皇帝主政之后,机会来了。

道光皇帝去世,遗命无郊配。当时,权臣穆彰阿不愿奉遗诏,群臣则主张奉遵遗命,国藩第一次上奏折《遵议大礼议》,提出了折衷方案,博得了继任的咸丰皇帝的夸奖,称赞:曾国藩所奏,颇有是处。

第二次著名的上奏是《汰兵疏》,此疏展示了国藩的军事见识和才能。咸丰皇帝却没有觉出曾的经世之才,只是象征性地召见了他,敷衍说:你的奏疏很切中时弊,等广西乱事平定后再办吧!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