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经总结自己的办事经验说:“精神要常令有余于事,则气充而心不散漫。”《曾国藩全集·日记》这是说做事虽然辛苦,但定要能产生控制感,不能感觉疲惫不堪,要心有余力,这就要求做事的过程要张弛有度,要在原则之外,有定的灵活性。
比如暗助干爹这件事,就算有假公济私的嫌疑,但这其中有亲情正义的问题,就像欧阳夫人所说,作为曾国藩是不能袖手旁观的。所以曾国藩跟朋友谈到这类事务时曾以很决绝的口气说:“应事接物时,须从人情物理中之极粗极浅处着眼,莫从深处细处看。”《曾国藩全集·书札》曾国藩向看问题是看得极深极细的,他之所以这么说,之所以要让人看极粗极浅处,就是让人要把平实和灵活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
事实上,我们根据起码的生活经验也知道,做事情讲原则这是根本的方面,但具体做的时候方式方法千变万化,没有定的灵活性,是根本不可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的。像儒家向来提倡的尾生抱柱,其实就是个不讲究灵活性的反面典型。
《庄子》和《史记》都记载了尾生抱柱而死的故事。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庄子·盗跖》篇里说:“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只是把最后句改成了“尾生抱柱而死”,意思完全是样的。
这个故事是说有个叫尾生的小伙子,与心上人约会,约好了在条干枯的河道的桥梁下见面。结果到了约会时间,姑娘没来,洪水却来了,水位上升得很快,眼见越来越危险,但尾生为了信守在桥梁下等姑娘的约定,死活也不上岸或上桥,结果最终抱着桥梁的柱子被淹死了。
这个故事历来被儒家知识分子传为美谈,《西安府志》记载,这个桥在陕西蓝田县兰峪水上,后来被称为“蓝桥”,所以别以为《魂断蓝桥》只是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其实我们中国早就有“魂断蓝桥”的说法,说的就是尾生抱柱的这段传奇。
儒家推崇尾生,是说他是守信守义的典范,因而也是用情至深的典范。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尾生是个极有情义极讲信义并极有原则的人。但细想下,尾生也实在有些迂腐了。姑娘来没来,你又不是看不见,站在桥上或岸上等她就是不讲原则了吗?那姑娘要是跟着洪水起冲过来的话,尾生抱着柱子要么救她要么与她同赴难还可以理解。现在姑娘根本没有来,你却因为原来定好的是在桥梁下见面就死搬教条,并因此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是为自己负责吗?这是为爱人负责吗?这是为爱情负责吗?
我们不知道尾生的恋人最终来了之后知道这样的结局会作何感想,但即便只从爱情的角度看,这样的死,也太不值了!
说到底,尾生重情重义,心中只有原则,却没有丝毫的灵活性,这本质上还是“不晓事”,所以就算不在这次约会中被河水淹死,也会在下次约会中被月亮晒死的。
曾国藩很讲原则,同样更讲究做事的灵活性,所以他既讲了原则,又照顾了亲情;既暗助了干爹,又把事做得巧妙无痕滴水不露。到这个境界,曾国藩的“晓事”功夫真可谓“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了!
《世说新语》里记载过个“不晓事”的典型叫王蓝田,其实他本名叫王述,因为他后来袭封蓝田侯,采邑正是陕西蓝田,所以他的“不晓事”与在蓝田抱柱而死的尾生有得拼。
次,这位王蓝田想吃个鸡蛋,他就用根筷子去戳蛋。蛋是圆的,当然戳不进。他看很生气,就把蛋摔到了地上,想摔破它。哪知这只蛋很坚强,居然没被摔破。王述气不打处来,立刻站起身来,上去就是脚,想把蛋踩破。哪知这只蛋实在是只比“猪坚强”还要坚强的“蛋坚强”,居然滑,还是没让王述踩破。王述愈发怒极不可遏制,他捡起那只被他摔过又被他踩过又在肮脏的地上滚过的坚强的蛋,下塞进嘴里,囫囵吞枣地阵乱嚼,总算解气地把“蛋坚强”咬破了,然后再全部吐了出来。
书圣王羲之与王述同姓不同宗,王羲之是琅琊王氏,王述是太原王氏,但毕竟都姓王,两族关系也不般。可王羲之听说了这件事后,大笑着讽刺说:“就算是王述他爹我的长辈王承先生干了这事,我也要笑话他不晓事,更何况你这个王蓝田呢!不晓事啊,实在不晓事!”
王述用筷子去戳鸡蛋,果然没判断;跟枚坚强的鸡蛋斗气,连脏了的鸡蛋也往嘴里塞,果然没原则;最后只知用最原始最本能的方式来解气,果然没灵活!
只是可惜了那枚英勇又悲壮的“蛋坚强”!
. . 《
第23章 跳槽
曾国藩教子个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以身垂范,言传身教。他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在写给孩子弟弟的家信中,也常谈及自己人生的很多经历,以及在这些经历中的所思所想,包括开始的迷惑和疑问,后来的感悟和经验所得等等。这样来,他的家训教育就显得十分生动,不再是刻板的说教,所以他的教育效果十分理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自己人生经历的成败得失,曾国藩平常倾诉最多的教育对象是自己的大儿子曾纪泽。说实话,他对曾纪泽所寄予的期望也是最高的。事实上,曾纪泽后来所取得的人生成就确实完全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栽培,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曾纪泽堪称领军人物。虽然很多时候人们都把他和郭嵩焘并称,但郭嵩焘在近代外交史上更像个独行侠,只是个孤独的先行者,而曾纪泽才更像个具有开创意义的领导者。
曾纪泽之所以能成为个优秀的领军人物,可以说完全得益于曾国藩的家训教育。这就要说到曾国藩常提的句名言了——
“合众人之私,以成人之公。”《曾国藩全集·书札》引赵列文语
这也是曾国藩家训中的个重要内容。但问题是这句名言并非曾国藩的原创,那么这话到底是谁说的呢?从这句话上又可以看出曾国藩怎样的人生经验与行动智慧来呢?
对于这句话的出处和它背后所蕴含的段丰富的人生经历,曾国藩倒是经常跟儿子提起来。
当时还是曾国藩刚出山带兵不久,曾国藩虽然开始出师不利,但他出山前窝在衡阳拼命打造人才团队的努力还是没白费,湘军在经过几次失败的洗礼后逐渐变得有经验起来,后来居然直打下了武昌,收复了武汉三镇,这也使曾国藩和他的湘军体面地登上了晚清的政治舞台。
在打下武汉之后,曾国藩率主力顺长江而下,路作战,期间,武汉又曾有多次失守,驻守后方的胡林翼又经多次筹划,反复攻取了武汉。就在这段时间里,曾国藩被个巨大的疑惑困扰住了。
这个疑惑实在出乎曾国藩的预料,那就是他手下的幕僚,开始不断有人向他辞别,离他而去。说白了,这个“辞别”也就是“辞职”,用现在的职场语言说就是“跳槽”,就是员工们炒了他曾老板的鱿鱼!
曾国藩实在想不明白,战事节节胜利,名声天下远闻,按他的想法,良禽择木而栖,四方豪杰之士有识之士应该纷至沓来投奔他才对,怎么原来的这些人才反而会离自己而去呢?况且,当初自己在衡阳初创湘军,可谓是登高呼,四方响应,来投奔他的人才很多,而自己对这些人大多也是经过遴选的,按理说这些人不可能背叛他,不可能炒他曾国藩的鱿鱼,这也实在太离谱了!
要知道曾国藩号称晚清相面大师,识鉴人才号称绝,他看中的幕僚手下怎么可能有这种表现呢?这岂不是说曾国藩看人的眼光太不准了吗?
曾国藩很疑惑,但他以理学宗师自命,也不强人所难,要来欢迎,要走请便,所以真有不少人从此离开了曾国藩的身边。曾国藩在人才走留问题上很大度,但疑惑却始终难解,是疑惑这些人为什么要离开他,要跳槽;二是疑惑这些人跳槽后都跳到哪儿去了呢?
曾国藩稍调查,立刻解开了第二个疑惑,好些人离开曾国藩的幕府后,另谋高就,都跑到胡林翼的幕府里去了。曾国藩与胡林翼向来感情很好,两人并称湘军两大核心,虽然胡林翼开始发迹还有曾国藩提拔的功劳,但曾国藩向来把胡林翼当人生知己看。现在他看原来挑中的些人才不是跳到别的地方,而是跳到胡林翼那里去了,怎么说还是家人,所以倒也并不为此生气。
但第个疑惑不解,始终让曾国藩心中放不下。
这些人离开我定是我有哪里做得不好,但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好呢?我要是自个儿不清楚,不明白,不改正,不纠正,岂不是渐渐要成孤家寡人?这个湘军的人才团队岂不是要垮台了?
于是曾国藩不耻下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让手下给自己提意见,并表示不管怎样的批评意见,都定虚心接受。
要说哪里都有聪明人,就看你当权者让不让聪明人说话,让不让他们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曾国藩表现低姿态,手下立刻有聪明人看出了曾国藩开展自我批评的用意所在。
..。小./
第24章 公心与私心
这个聪明人叫赵烈文,是曾国藩幕府中个著名的谋士。
赵烈文很厉害,虽然只是个书生,但对军事经济天文地理医易阴阳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以年少即有才名。后来有人向曾国藩推荐赵烈文,曾国藩也听过他的名声,可见面看,居然如此年轻,而且脸傲然之气,曾国藩就想杀杀赵烈文的锐气。所以他带着他到手下最能打恶仗的个军营去阅兵,想用军队的肃杀之气镇镇这个书生的傲气。哪知道赵烈文根本没被镇住,曾国藩问他手下表现怎样,结果赵烈文只说了句:
“此营军气已老,恐不足恃!”
就是说别的没看到不敢说,今天阅兵的这队人马,虽然久经沙场,但军气即军中战斗的锐气已老,恐怕以后不能当做主力来用。
曾国藩听很不以为然,觉得不过是派书生狂言。赵烈文看出端倪,知道曾国藩瞧不起自己,就告辞了。曾国藩也不挽留。可赵烈文走后才个月,在次战役里,赵烈文所说的这营部队果然大败溃散,切均如赵烈文预言的那样。曾国藩痛定思痛,又想起赵烈文来,不惜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才又把赵烈文请了回来。所以赵烈文在曾国藩幕府中素以有远见卓识而著称。后来,1867年的时候,赵烈文曾跟当时已经是“晚清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断言,说您别看清王朝现在看上去有点中兴的架势,但骨子里已经“抽心烂”,不出五十年,清朝必定覆灭。果然,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覆灭,离赵烈文当年断言仅仅四十四年!
所以赵烈文在晚清以大智慧而著称,别人还不知道曾国藩为什么要开展自我批评,赵烈文已经洞悉了问题的关键。因为他此时跟曾国藩还没好到后来无话不说的地步,所以他就写了篇上书向曾国藩进言。就是在这篇上书里,赵烈文说出了曾国藩后来常提的这句名言——“合众人之私,以成人之公!”
赵烈文开门见山,直点要害,他在上书里对曾国藩说,曾大帅您爱贤好士,天下皆知,但现在幕府中的幕僚相继离开,这让您很迷惑,很不解,但您有没有想过,他们离开,到底是因为他们辜负了您呢?还是您辜负了他们呢?
这问,问得不可谓不锋利;对曾国藩来说,不可谓不触目惊心!
然后赵烈文滔滔不绝,引经据典,指出了问题的关键。他说曾国藩在出兵檄文上就树立了个高尚的目标,要以儒家的信仰来挽救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目标当然很崇高,当然没问题,这也是我们这帮知识分子愿意聚拢到您这儿来的关键原因。但是你因此要求所有人都像您自个儿样,做个不贪名不求利的彻头彻尾的君子,那就太不切实际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曾国藩特别强调他团队中的人才个个都要是“忠义血性”之人。他说他的选将条件是——
“带勇之人,第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万不可带勇,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曾国藩全集·书札》
要有才,要不怕死,要淡薄名利,要吃苦耐劳,四条缺不可,这才算得上忠义血性。所以他平常跟这帮知识分子通信时再强调说:“天下滔滔,祸乱未已。吏治人心,毫无更改。非得二三君子,倡之以诚朴,道之以廉耻,则江河日下,不知所届。”《曾国藩全集·书札》就是说这个天下眼见着快没救了,我们就是能拯救天下的“二三君子”,要知礼义廉耻,要有磊落襟怀的高尚君子才能挽救这个“江河日下”的时局!所以曾国藩自视甚高,以君子自命。
不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他后来在家书中曾自豪地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予不食言。”《曾国藩全集·家书》
果然,不“急急名利”!果然,够“忠义血性”!
但问题是你能做到这么高的境界,别人未必都能做到。你自己如此做,却也这样要求所有的团队成员,要他们都成为你这样不“急急名利”不求官求财的君子,按赵烈文的意思,这就是痴人说梦了。
赵烈文说,方今天下大乱,有识之士聚集到您身边来,固然要成就番事业,但还有更为现实的需求。这些人不是没有公心,但有公心的同时也还有私心,这也是人之常情。谁没有父母妻儿?谁没有家眷子息?谁不是要先能生存,才能谈精神?曾大帅,您倒好,您是大帅,您当然不“急急名利”,可手下这帮人他远要养家糊口,近要谋个人出身,谋个人前程,这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事,本来无可厚非。可现在您句“做君子”的理想,就断送了这切。这样来,大家跟着您,还混个什么劲儿呢?
这就要说到您手下这些人才为什么要跑到胡林翼那里去了。
武汉是您带兵打下来的,皇帝因此大加赏赐,开始还封了您做湖北巡抚。可手下这些将士,这些文官谋士,哪个不是披星戴月劳苦功高啊。当然,您也不是没赏大家,也不是对功臣没有提拔。但问题是您看您才提拔保荐了几个人啊,这么大的战役,您事后总共保荐了三百人不到。而胡林翼胡大人后来抢回武汉,战役还比您当时小,可事后胡大人足足向朝廷保举提拔了三千多人。这下大家都看出来了,在曾老师您这儿,有理想,有君子,但没前程,没前途;到胡大人那儿,有理想,有君子,还有前程,有前途!那谁还愿待在您这儿啊!
所以,赵烈文的观点就是——你不能照顾手下人团队成员的利益,不能体谅他们的私心,也就不能成就你所谓的“公心”!所以赵烈公极其精练地为曾国藩支了招——
“合众人之私,以成人之公。”
据说曾国藩读完赵烈文的这篇上书后,声长叹,从此幡然醒悟。按他自己另句名言所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终于重新开辟了个人才盛世的新局面。后来曾国藩的幕府再次远超胡林翼的幕府,成为当时天下闻名的“神州第幕府”。
.,_
第25章 进让
对于赵烈文这句“合众人之私,以成人之公”,曾国藩后来在家训中反复提及,他的认识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虽然我们常说遇事有时要忍让,但忍只是小境界,让才是大智慧。
我们知道,在曾国藩幕府人才流失之前,曾国藩在待人接物上是特别讲究忍的。他小时候脾气比较犟,也比较大,年轻时因为志向开始变得远大,所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开始刻意改变自己,这也是他成长历程中比较有名的修身实践。因为要修身,所以曾国藩十分注重克己复礼,尤其是在忍功上,日渐修炼,随时自省。
比如当年考举人之前,曾国藩在长沙著名的岳麓书院读书。他有个同学,出身富家子弟,性情十分暴躁,常跟同学们发生口角。有天,这家伙突然当着很多同学的面开始向曾国藩发难。当时曾国藩的书桌刚好紧挨着窗户,而这位同学的书桌则在他的旁边,他看曾国藩不顺眼,就指着曾国藩大声喝斥,说:“我读书的光线都是从窗户里过来的,你挡着我的光了,赶快挪开!”
曾国藩听这话,火往上冒,同学们听这种无理要求,也不由得都围了上来。但曾国藩气归气,看了看大家,居然声没吭,就把桌子挪开了。
又有天晚上?br />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