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的学习成绩不好,在班上名次靠后。我开始频繁手淫后,变得更加没有自信,性格更加孤僻,更难和别人相处,经常一个人呆着。在极度无聊之中,我把父母给的生活费节省下来,全部用于通宵泡录像厅。午夜零点过后,录像厅放的碟都是赤裸裸的黄片,为了寻求这种精神和肉体的刺激,我学会了逃课,学会了说谎,学会了好吃懒做,学会了不在乎自己的前途,自然高考是要落榜的……又是一年复读,又是一年参加高考,最后勉强考了一所不怎么知名的大学。

“上大学之后,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她长得很漂亮,性格开朗。我常常幻想能和她牵手走过校园,那段日子,她像是一缕阳光,照亮了我阴暗潮湿的生命。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学习也主动了,上进了。然而,当我鼓足勇气,嗫嚅着表达我的心迹时,迎来的却是她的冷冷的拒绝和不屑。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为了忘掉她,我开始上网聊天,和那些与我一样空虚的女孩子频频见面,和她们中的很多人发生了性关系。我从没有被拒绝过,我也没有戴安全套。

“校园中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让我头脑清醒了许多,上网查阅了有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邓老师,我现在很害怕,总觉得自己命不久矣,我怕得上那该死的aids,直到来找您之前的三个半月时间里我总共检查了五次,每次检查结果都是阴性,但我仍不相信,因为我所有的症状与艾滋病的症状都相符合。邓老师、邓医生、邓阿姨请您救救我吧!我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个朋友,孤独的我在挣扎,我恨父母,恨我身边一切的人,他们瞧不起我,觉得我肮脏,可是他们更肮脏。有时,我想去死,不想祸害这个世界,可是我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我想做个好人,我也有自己的理想,想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想找个爱人拥有一个温暖的家。请求您帮助我走出怪圈……”

案例分析

对伊家庭的分析

很多家长都遭遇过像伊的父母一样的尴尬,正在甜蜜温存或是激情澎湃的时候,发现孩子正看着自己……顿时心情降到冰点,“性致”全无。

因为住房条件所限或是其他原因,父母正在做爱时被孩子发现,父母不必慌忙掩饰,不必沉痛地自责,更没有必要训斥孩子。关键是怎么跟孩子解释——有这个必要吗?当然,这是必须的。

孩子既然看见,他(她)就会对父母这一行为有看法,如果这样的看法是偏激负面的,就会在孩子的心中发芽生长,就会长成一种变态心理。不妨这样含蓄地跟孩子说:“我们正在沟通感情,互相欣赏。没有互相伤害,你不用担心。别着急,等你长大结婚之后,你就全明白了。”

当然,如果孩子更大些,或是他(她)穷追不舍地问,可以再说得直白些:“我们在互相亲吻,互相抚摸。这是夫妻之间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你现在还不能这么做,等你长大了,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结婚以后就没有问题了。”

伊的家长,显然没有及时地跟孩子进行这样的沟通,使得伊对性的认识产生了扭曲,既觉得肮脏但又很好奇。

当父亲知道伊和同龄人之间的性游戏之后,粗暴地打了他。其实儿童之间的性游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是对成年人行为的一种摹仿和对自己与对异性身体的一种探索。家长发现后,正确的方法是不要训斥,跟孩子交流,了解他们想要知道什么,想要体验什么,通过家长的讲解或是书籍的帮助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而伊的父亲处理得过于简单粗暴,使得伊心里对性产生了更多的羞耻和罪恶。

文本分析

伊在夜晚无意中被父母做爱的声音吵醒,他害怕、疑惑,如伊讲:人们经常讲男人“不好”是流氓,女人“不好”是淫妇,此“不好”是指性,而父母又在做“不好”的事情。伊对父母开始抵触,他无法理解父母性行为的含义,所以在幼小心灵埋下了对父母恨的种子。

().

另一方面是他认为父母双方互相占有、亲昵,恰恰是冷落、不关心他的根源,恨——从心理上反应了他在父母心中没有位置的失落感,而父母对伊的感觉全然不知。

当伊组织同伴进行性游戏时,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儿童的好奇、探索、尝试,同时也是伊弥补心理上落差的正常反应。如果家长冷静帮助,科学引导,此时正是良好的教育时机,但遗憾的是父亲痛打了伊,这无形中负面地强化了伊在今后成长中对性问题错误的理解、认识,以至对伊“性取向”的偏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伊的性格孤僻,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差,经常感到无聊,不难看出这些与他的家庭教育紧密相关,直到现在他和父母之间的代沟也很难填平。在这种扭曲的亲子关系下,伊感到近乎窒息的压抑。青春期孩子对性有迫切了解的欲望,并享有获得性知识的权利。然而目前现状是,社会、学校、家庭很难对他们进行切合实际的教育。伊生长在一个暴力型的家庭中,往往欲望越被压制,心里积蓄的能量就越大,这种能量很大程度上是因性冲动产生的。

伊发展到整夜在录像厅看黄色录像,并通过上网不断与异性发生性行为,长期以来积蓄在心里的能量通过这些不正确的方式释放,所以他在享受生理上满足的同时,在精神上、心理上、社会角色中却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这种性行为与伊的道德观念严重悖离,最终导致他产生了一种极强烈的罪恶感,认为自己肮脏,如同做贼一样,这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当世界艾滋病日在学校进行宣传的教育活动中,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高危行为的危险所在,通过自我联想和自我暗示产生了疑病想法。当他了解到艾滋病的症状后,对照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良反应(此症可以继发于某些躯体病症,如感染或精神因素等)。他坚信得了艾滋病,为此他感到焦虑和抑郁。他又产生了新的痛苦,他失落、绝望,认为自己命不久矣。

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他不断到各个权威医院去检查hiv,结果却只有一个:阴性。他虽然没有得艾滋病,但这并没有减轻他的痛苦,因而又产生疑病障碍……

建议

给伊的建议

1。  淡化处理;不要重复儿时的典型性行为,如小时候的性游戏。而成人与异性发生的性行为已不是游戏了,性质改变了。

2。  积极交际:培养锻炼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即将进入社会的伊是有很多益处的。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融洽能填补自己情感的寂寞,有助于疏泄性冲动和性兴奋。

3。 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争取找一份可心的工作,建立自信心,发掘自己的优势,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