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1 / 2)

目录 下一页

《画家王盛烈》

前言

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关东画派创始人,国画大师,《八女投江》的作者,王盛烈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五年了

五年期间,人们对他的思念,仍难释怀,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情意浓厚如海水潮,朝朝朝落,情丝绵长如烟云绕绕,浮云长,长长长消对他的怀念始终萦绕于怀思绪在心,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

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有五年时间了,五年时间,说漫长也漫长,说转瞬也转瞬,怆然离去时是那么仓促,盼归期又永无时日……

他如今到了哪里?他的英灵去了何方?人们不禁在四处追问!……

问苍天大地?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问茫茫人海?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寻寻觅觅巡巡,凄凄惨惨戚戚……

他没有走远,他怎么能舍得我们远去呢!人们眷恋他,他也同样眷恋人们!他哪也没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就活在我们心中

啊是!他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他还是倘佯在天地间,浪迹云海内,正用他那如椽大笔,在天地这块巨大画卷上,恣意挥洒,浩然广为,揽山挟水,兴云吐雾,虎啸龙骧电光闪闪,于无声处听惊雷!

谈笑间一幅活灵活现的画作便会出现在眼前,纵横**皆如意,陴阖天地任自为!他是画痴更像是画神,欲画尽人间所有一切!方称他心!

朝霞暮霭,茶余饭后,我经常漫步在他生前供职的鲁迅美术学院内,万籁俱寂,月光下树影婆娑,画室的灯光染亮了教学楼内一扇窗户,那是一个神奇的窗口,仰望去,仿佛漆黑的天幕中开了一个明亮的窗口,从这个窗口望进去,让我们洞察到黑暗后面的光明,感受到宇宙的浩淼……似乎也窥视到一个人的伟大心灵无垠无痕!

每当这时鬼使神差的我,常长足在他那耕者画室前,凝思遐想,每每这时脑海里就会出现他那病魔折磨着的羸弱佝偻身影……然而这身影折射在满墙画作上,又是那么高大!

是艾晚年的他还在坚忍不拔,忍着病痛,伏在画案上,孜孜不倦的作画,不管是应人而作还是应时而作,应心而作,他都一丝不苟……笔下的人文景观神奇般应运而生:高山大川仰止,纤纤小草青青,风土人情,世间百态,大事小情……他的思想,灵魂,心血,随着他那神奇的笔端流淌下来,输入他的画作……啊一个个都有了生命!略略几笔便形神兼备出现在人们面前,他画的人,如见其人,呼之欲出他画的物,那么有质感,掷地有声他画的景如临其境,赏心阅目,仿佛能呼吸到醉人的花香仿佛能感到微风扑面……《八女投江》,《海风》《耕者》《家乡的孩子》……数不胜数!这些著名的画作,正由他的画室走向浩翰的世界,走入广大无垠的人们心间,

固然他的思想灵魂是那样超凡脱俗,谈笑时有股子仙风道骨之气,但他不想成神!因为神会高坐在神坛上让人敬而远之,须知神位高处不胜寒,神会孤独寂寞,神女嫦娥尚在舒广袖,七仙女尚却思凡……

有诗云绝岭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他是世界名人,是大师,是关东画派创始人……风光占尽但是他把这些看的很淡,是浮华是过眼烟云!待一切消粳实实在在的唯有自己!还有他的画作!

是家乡这块热土,是家乡上的阳光,是家乡的风水,是家乡的纯朴的大众,将他陶冶铸就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想起来他离我们是那么近,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在一个饭桌上吃饭,说笑在一起,儿孙绕膝……下棋时一招不慎,也请求缓棋,在儿孙面前,也想玩几把赖的那样的可亲好玩的性情老人!老顽童!

他认为:这个画家那个画家他最喜欢的是自己的一家,这个会员那个会员他最看重的他是一名家庭成员!真像是光绪老师翁同和写的条幅那样:“涉世无如本色,立身何用虚名”

古人云:风流得意之事,一过则生悲凉,请静寂寞之乡,愈久愈增意味

他植根于家乡这块热土,从这块水土吸取营养,茁壮成长;他置身于乡亲们之间,经风雨见世面懂得什么是人间真情!懂得善恶美丑!懂得如何憧憬美好的未来……他离不开这片热土,离不开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

咬定青山不松口,任尔东南西北风!

他对祖国忠贞不渝,他对人民忠贞不渝!其情可悯,其志可嘉!他不愧是人民的儿子,祖国的骄傲!

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好画家,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为有这样一个慈祥的好长辈感到无比幸福和温暖

勿庸置疑,他的那些撼人灵魂,冲击力极强的,百看不厌的不朽的画作,将留芳千古,润泽百世!是留给后人享用不尽的珍贵财富;他本人,他的创作思想,品质,品格,品貌,操守……也将成为佳话,随着他的不朽画作,在世间广为流传!……这更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

他的一生辉煌成就,得到人们的承认和肯定也得到人们赞扬尊敬和仰慕!人们消在他的家乡建立一个记念馆,人们消有一座关东画派创始人的艺术殿堂……

幽兰袭远,他将得到永生!

思念敬仰之余,作为他的后人,他的亲人,总觉得有点遗憾,对他老人家,总觉得还有点未尽的事要做……

虽然关于记念他的文章,人们写了不少,有的文章写的很优美很抒情,字字珠玑,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很珍贵!……但遗憾的是还没有一部表现他一生的文学方面著作!为此我就想写一部关于他老人家的自传体小说

人贵有自知之明,笔者才疏学浅,要想表现这样一个伟大的卓有成效的画家艺术家,用文字展现他的思想风貌性格故事……将是很难很难!有点胆大妄为!但是为了达到纪念他的目的,也要发挥一点知难而上的精神……我想通过努力……试试看吧!勤能补拙吗!

我认为写好写坏还在其次,能写下来,这是对他老人家最好的纪念方式!这也是做为他的晚辈,应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基于这一点考虑,还是斗胆拿起了稚嫩苯拙的笔……

第四章耳濡目染大师情

云鹤长老无意间看了小盛烈一眼,发现他双手拄着下巴颏,小眼巴巴一眨不涨那么专注的在听,不由得心里掠过一丝惊奇和可笑,他还没见过像他这么大的孩子,听大人谈话会那么认真,他暗暗的想到,这小孩真是不一般……让他听听也好,从小就耳濡目染文学艺术方面的事,对他的成长大有裨益于是他招了招手让小盛烈坐到他的跟前来小盛烈也很乖,悄摸悄脚便去坐在他面前,云鹤长老爱惜的摩挲一下他的秃脑瓜顶,又转过头来继续和大先生说话

“施主所言极是,他们的家境,确实发生了变化……那时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金玉良缘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同朝为官,李清照善写诗词,赵明诚专修金石,也算是志同道合,应该说是婚姻美满,夫妻二人比翼双飞……但是,同朝为官却是政见不同,当时徽宗驾前不外乎分新旧两派,以赵挺之为首的新派取得当朝徽宗的信任,而李格非被贬成了迁客骚人……你想想李清照身处其中,左右为难,她会得好吗?加上丈夫一去世,她就更觉得孤单凄苦,遂有——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这样的孤苦诗句再后来金兵南侵,徽钦二帝蒙尘,她一个妇人家,过上了担惊受怕,颠沛流离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所以才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长老所言,顿开茅塞,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哪里,哪里,先生过奖了!老僧也是一家之言,没做更深的研究,略知皮毛而已……据老僧观察和听施主的谈吐……想来施主也是个有知识有文化之人,和那些求神问卜的乡民有天壤之别!”

“不敢当,只是读了几年书,教几个学生认字而已……不值一提!……咳!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多大初息,我只想把我的儿子们培养成有初息的人……也不知他们是不是这方面材料?”

“好啊从小就应该让他们胸怀大志,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说到这他又看了一眼面前的小盛烈

“……我看这小子有那么一股灵气劲,说不定会有初息,也许有大初息!施主就好好培养吧……老僧是闲云野鹤云游四方,偶然到此,若不然我一定……汝子可教也!”

正在发痴发愣的小盛烈听到长老和父亲正在议论他自己,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便马上站了起来,转过身,又跨过高高门槛跑到外面去了!

“也许是投缘?我挺喜欢这小子!”长老看他离去的背影,向大先生说道

“咳!你可不知,一天天和他哥哥弟弟神淘傻闹……七岁八岁真是狗人嫌啊”

“小孩子吗!哪有不淘不闹的……关键在大人教育引导?但不知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发生兴趣?”

“这……要说兴趣,他哥哥爱画画,他也跟着画,二人比着画!”

“那谁画的好呢?”

“当然是哥哥喽,长他四岁呢!可是这个老二一直不服气……”

“好艾有不服气的劲头就好,就有进步就有初息!……说起画画,你可知当今知名画家,弘一法师否?”

大先生摇摇头:“俗家弟子哪里知晓佛门众僧之事”

“非也,弘一法师虽说已入佛门,但他可是半路出家,他出身名门,是富家子弟,留学日本,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无所不晓!特别是画画相当有名气……说这些你也许不知道,贫僧提到一首歌词,想施主一定有所耳闻!”

“噢,弟子愿洗耳恭听!”

“好吧!我就给施主唱一段”

话说完云鹤长老便一边击桌,一边吟唱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哦,是这首歌?……”大先生猛的想到什么“听过听过!我是去年在奉天省立第一女子工科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演出会上听到过,是一个女生唱的,她唱了两首歌一首是《苏武》另一首就是这个!……歌写的好,唱的也好……道出离别之情,听了令人回肠百转惆怅满腹!印象深刻,印象深刻……对了,这首歌都说是当今才子李叔同所写,怎么成了弘……”

“是,李叔同所写先生有所不知,后来李叔同家道中落,母亲病故,他悲伤至极……另外也是眼见当时中国社会**黑暗,自己又无力改变现状,遂悲观厌世,看破红尘,才出家虎跑寺,法号弘一……按说他是富家子弟,又是功成名就,声名远扬的才子,他的前途应该很光明……可是却毅然转身而退……宁做苦行僧,也不去享受那些荣华富贵,实在让人不可理解,看来一个人若是看破红尘九牛也难拉他回头,老僧实在佩服他的意志和毅力,他真乃古今中外不多见的高洁之士!从出家之日起,屈指算来晨钟暮鼓已有十个春秋,,十年间,弘一**师走过了多少山水寺院,多少僧俗感受了大师的高品懿德据说他曾在上百处寺院挂单弘法,却声明终身不做住持方丈……穿的是一袭补了又补的衲衣,足蹬一双破烂不堪的布鞋,吃的也是极其简单,据说他素食只有清水白菜,还有苦味的咸疙瘩,人家送来一碗香菇豆腐,他都会婉言谢绝穿的用的更不用说,据说多年间他只有几套衲衣他的衣服和蚊帐上补丁数百奇形怪状……他只当这些是身外之物,从不在意半点,因为他的心思早已不在物质享受这上面,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那里,他以一颗明净高洁大慈大悲的心,瞩望尘世,慈望众生正像他的清凉歌所言,“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真是了不起,真是德高望众的高僧!清心寡欲,自得其乐!名人就是名人,和咱们这些凡夫俗子就是不一般”

“弘一法师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他多才多艺,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有人评价他是“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施主你可知晓,他可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有目共睹,北大校长蔡元培那是何等名人……是师长也是他的座上客,像宗仰汤伯迟任伯年朱梦庐等都是他的至交,他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另外他也是佛门骄傲,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一心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提到他真是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他可是我们僧俗共同敬仰学习的楷模……”

云鹤长老讲起来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是啊……”大先生也是深受感染,信服的钦佩的频频点头

两个人谈兴正浓,不知什么时候小盛烈又悄悄回来了,这次他一进门转了一个弯躲到他们身后,不让他们看到,席地而坐,静静的听两个大人谈话

不过云鹤长老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小盛烈还是被云鹤长老发现了,他转过头去把目光落到小盛烈身上

“不知施主膝下有几双儿女?”

“目前有四男二女,长男取名盛祚次男就是眼前这个叫盛烈,老三叫盛藩,老四叫盛夫……”

“哦,……名字起的很有学问啊……想是出于《国语》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必有章誉蕃育之祚?……四兄弟名字都含家丁兴旺,声誉显赫之意”

“正是!……长老真是见多识广,学问渊深!让人佩服!不瞒长老,他们的名字是弟子请教一位老学究起的”

“哦,难怪!……外国人怎么起名字,老僧不知,中国人起名字却是很有学问,从一个人的名字能晓得天文地理,能嗅出时代气息,尝到家庭文化,及父母的诉求,心理愿望……盛祚,盛烈,盛藩……想是先生消国家昌盛,企盼后世子子孙孙的运气永远昌隆富贵也”

“正是,正是!”

“但愿你对四位公子的愿望能成为现实!但愿四位公子能飞黄腾达!”

就在这一僧一俗谈话还在进行时,净室的两扇木门被推开了,一头闯进来一个十岁左右小男孩小盛烈眼睛尖,他一跳蹦了出来

“大哥!你怎么来了?”

他见大哥盛祚呼吸急促,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有点奇怪

盛祚看了他一眼,没搭话,直奔父亲面前

“爸!快回家吧,妈又和人家吵架了!”

第一章乱世荒年岁月艰

1923年,癸亥,12年

这一年是自然灾害频仍的一年,洪水,台风,旱魔,地震……国内国外均有发生

别的先不说,就说地震,据史料记载,地球上就有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发生了地震

特别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发生的关东大地震,震惊全世界!据称死伤十余万,无家可归三十余万

地震后的惨象,惨不忍睹!连当时反动的腐朽的北洋政府都看不下去了,要放弃前嫌搁置纷争,以贫瘠的国力,支援日本地震灾区,为受灾的日本人民雪中送碳,尽中国人民的一点绵薄之力,解灾民一时之忧!送关怀一国之暖!

那一年本国灾害也不少!我国西北地区,也有地震发生!加上各地的水灾,旱灾,风灾……广大的农民的日子也真不好过

君不见山东河南的灾民离乡背井,扶老携幼,肩挑手推,成群结队断断续续出现在通往东北,或者西北的路上……

队伍过后,路有冻死骨饿死骨的惨象屡见不鲜,真是惨不忍睹那情景……真如唐诗所描述的那样——是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然而他们逃亡求生的目的地——地广人稀的东北或者西北,就那么风调雨顺吗?也不尽言!

且不说西北,历年那里都是干旱少雨就说东北,西部地区,也在大旱,从打种子落地之日起,就没下过雨尽管龙王庙前烟火鼎盛,落地的种子仍没享受到半点雨露,数日过后乃至数月过后,还躺在干面的地里做发芽的美梦!绿色的美梦……倒也痴心不改然而美梦不成,不时天上倒有成片黑……不是乌云而是黑衣老鸹等鸟类光临,地上有流动的……不是水而是成群结队的老鼠驾到,于是不少兄弟姐妹,成了这些鸟类,鼠类盘中餐囔中物

再者说季节不饶人艾错过春耕季节,再想一露头脚展示自己,时令已晚矣东北地区过了芒种不可强种,更何况早已过了芒种!作物都是有生长期的,达不到生长期,就被秋天的霜剑冰刀肃杀,想强种也是老鞑子看戏——白耽误工夫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没发芽的还好一些,还能原封不动保全自己颗粒原身,那些仗着先天的优势,或者后天的地理优势,得以抢先从植被里伸腿撂胳膊的……虽说展示了稚嫩手脚,但是等着他们命运更遭!可怜他们费了吃奶之力,顶出地面时,竟是一不小心把自己置身于烈日的烤灸中,水灵灵的身体哪能抵挡热浪的熏蒸干旱的肆虐

大地里,一个个躲没处躲,藏没处藏,被烤的面黄肌瘦全都耷拉下头,放眼望去,一片片像是烤糊了烧焦了……早早便妖折,断送了小命!

真是应了《水浒传》里白日鼠白胜唱的那首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民心里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旱灾如此,水灾更凶!东南沿海,台风几次登陆,随之而来的就是暴雨倾盆,几天几夜下个不停,真像天漏了似的,一马平川一下子成了水国泽乡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