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傅天略随了商华令登舟,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他哪里料到这事冷不防就落在他头上了。且他踏上兰舟,商华令引他进舱内,又笑道:“我原备下了厚礼,不知尊驾是否喜欢。”傅天略虽忐忑,仍堆笑道:“哪里话。”商华令便打了隔间帘帐,只见里头走出来一个头戴木簪、身穿布衣的妇人,那妇人脸黄肌瘦、行动迟缓,像是在病中一般,见了傅天略,竟是双目含泪,却又脸露笑容。傅天略一看,眼睛登时滚下泪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又磕了头,只喊娘亲。原来这妇女正是傅母安氏。安氏忙扶起来了天略,天略观母亲之前虽剃度了,因太后改信新教,故她现在又带发,却只挽了个粗糙的木簪,身上穿着碎布拼起来的水田衣,脚上的布鞋是新的,可见这套装扮已是为了见他特地选好穿的,却仍如此寒酸,反观自己穿金戴银、绫罗加身,更是自愧不已。

商华令站在一旁,笑道:“母子相见是好事,怎么哭起来了。快坐下吧,傅夫人身上不好,也别闹腾她了。”傅天略忙抹了泪,扶母亲坐下,又说道:“母亲身上不好?”且看安氏衣衫褴褛、脸如菜色,便知所过什么日子了。又见她穿着内衣服的窄袖、绑腿比外衣服还长,露出一截在外头,心里更疼。这个若是傅天浪见了还不认识,以为她衣不衬身而已,但傅天略掌家时霸道跋扈,也有打骂丫头小厮的,常被抽打的仆人都是这样穿着,为的是不让伤痕露在外头。傅天略见了母亲如此,不禁想道:“我铺张浪费、骄慢无礼,母亲却受尽苦楚、食不果腹,难道是我做的孽都应在母亲身上了?”自是又悔又恨,又淌下泪来。

现在已是暖春了,安氏的手还是通红的、脸上却是青白,傅天略又想:“得亏是我见母亲,若是兄长见她,怕是伤心起来,又添了病。”安氏笑看傅天略,见他珠盈玉润、光彩照人,只道自己受苦换来儿子富贵安康,实在十分值得,平日忧愁都解了大半。商华令原来进日度宫时,见飞梁画栋、勾心斗角,金碧辉煌、彩明环护,知道的说是佛宫,不知道的以为是皇宫,且见里头的仆妇都穿金戴银,得见了安氏,居然如此落魄,也是心惊。商华令又说道:“我原要在家中建庵堂,想请安氏当庵主,太后开恩答应了。也是天缘巧合,倒让咱们碰一起了。”

天略心思百转,又问道:“如此一来,母亲是要长久地往商华去了?”那商华令笑道:“安氏在商华必然是过锦衣玉食的日子的,难道不比在太后跟前为奴为婢好?”之前商华令不想认错了人,如今见了傅天略,见他出落得比当初更秀丽雍容,心中更添爱意,顾不得别的,只要求他,便见机行事,仍拿了安氏为筹码,要使他就范。这商华令又对天略说道:“你如今置身教坊也非长久之计,不如让我求了太后,一并开恩,将你们发还原籍,从事个正经的家族事业才好。”安氏哪里知道商华令的肚肠,满以为得遇贵人,只道:“若如此便是咱们一家子三辈子都报不了的大恩德了。”

傅天略心思通透,只道:“那商华令也真好心机。居然想出这么一着,先有尊王妃说合,后又挟了母亲而去,于礼于孝都不能不从。”他哪里知道,商华令也不过是听了祁侯的指教罢了。然而,祁侯千算万算,却未算到此计居然生在了天略头上。且若是天浪,到此自然答应了。待他发还原籍,随母进了商华地界,到时还不是商华令刀下鱼肉?

傅天略笑道:“这个话从哪里来,我承蒙太后恩典,好容易袭了教习事业,若是弃了,倒像是对太后不敬。怕她也未必能准,倒费了大人一番周折。”那商华令不想傅天略居然不承情,却笑道:“你是把我当外人看了。”傅天略却道:“难道不是?”安氏听他们一言一语,也有些狐疑起来。商华令为稳住安氏,便不好再劝什么,又笑道:“你们母子相见,想必有体己话要说,我到船头去看景罢。”说着,他便离了舱,独留傅家母子二人。

安氏却问傅天略道:“你如何拒绝他好意?是不是另有内情?”傅天略唯恐母亲不受用,笑道:“哪有什么内情?只是我与他萍水相逢,若令他因你我之故见罪太后,岂非作孽?且我们两兄弟在京师,有着尊王爷一家照拂,过得比一般子弟都恣意。旁的不说,你只看我通身穿戴便知。还是不要费这个周折的好。”安氏便点了点头,笑道:“你哥哥也好罢?”傅天略堆笑道:“他更好了,我嫌他菩萨心肠治不了那些刁奴,便越俎代庖当了教习。他乐得清闲,成日里写诗作画的,不理杂务,受用得很。”安氏点头笑道:“他向来如此。”说着,安氏满心以为一己之身换得两个儿子荣华富贵,只道这些年来所受之苦尽如烟消云散,都是甜蜜欢喜,再无不顺意的了。傅天略又说道:“只是母亲这些年来受苦了。”安氏却笑道:“佛门修行,自然清苦些。如今商丘令要带我去了,苦日子便也到头了罢?”傅天略听了,心里只打鼓,脸上仍是喜色,一味拿好言宽慰慈母之心。

说了一阵子话,眼看着要登岸了,商华令又折回舱中,说道:“若兄弟有心,且别告诉一个人今天之事。如今安氏仍未得赦,我送她来见你是犯罪的。”傅天略点头,又对商华令一拜谢恩。商华令忙扶住他,说道:“我原是为你欢喜才做的。并不要你拜我。”傅天略却笑道:“我如今欢喜了,这也算罢了?”商华令一时也对不上来。

傅天略随商华令登了岸,又与王妃、傅天浪闲话一会儿,便各自回府了。且说傅天浪满以为今日相见必遭尊妃教训,令他远离玉郡王,谁知尊妃却只字不提,还如从前一样和气,又问傅天浪近来身体如何、吃饭如何,傅天浪恭敬答了。尊妃又笑道:“我只仍拿你当从前一样看的,你也别拘着。要吃什么、喝什么,说一声就是了。”傅天浪点头不语。尊妃又道:“玉儿成婚,听说你们兄弟备了厚礼,多谢费心。”傅天浪忙道:“不敢。”尊妃又道:“你身上不好,礼到了人不来也无妨。”傅天浪便暗道:“难道单为这事约我出来?”到底不像,却也不敢细问。

既然回府了,傅天浪又打量傅天略似是满腹心事,便问道:“你说今日尊王妃相约是什么来头?”傅天略但笑道:“大概就是别叫你多心罢。这是王妃温柔体贴之处,你还不知道?”傅天浪点头不语。

傅天略心里为自己难为,且又为母亲心伤,加之身上不好,便也不防头,露出愁容。傅天浪又打量了傅天略,忙道:“哎,怎么这样流汗起来?”傅天略刚入沉思,被这么一说方觉冷汗冒了一头,忙取了方帕拭擦,又笑道:“想必是风寒药发了,冒汗就好了。”傅天浪放下心来,却道:“也是,前两日听说你扑了风,今日本不应随我出游的。”傅天略笑道:“那里这样娇贵起来了!当初流离的时候,死了还得站起来呢!”傅天浪听了,却颇为伤心,原当年流离散乱,傅天略年幼在冬日里扑了风,险些死去,凭着一股子韧劲活了下来。虽现看着傅天略身体康健,但总怕当年落下病根,年老体弱时显露也未可知。说着,傅天略起身告辞,从阁楼上下来,银山本与下人们在楼下吹着春风吃着果子,见天略下楼了,忙站起来迎他。

傅天略又问道:“这天我出门,可有什么事没有?”银山说道:“没有什么要紧事。就是药房那里说紫团参买不来了。”傅天略愕然道:“怎么就买不来了?”银山便道:“也就得了一斤,平日里头原能买到的,说是大多被商华令买去了。再有的,也是别的人家要了,咱们是不能争的。便除这一斤之外,那些次品,买了也白化银子。所以这好药不比从前,是有钱也没处买去。”傅天略笑道:“一斤也够吃好久了,愁什么!”银山却道:“哪够呢?昨儿大夫给二爷开的方子,每天要一两的,老爷平日吃汤药也离不开参。”傅天略却道:“我已好了,不必吃参,再找个大夫来,另开一个方子便是。余下的只给兄长配了他日常汤药即可。”

回了屋里,银山忙让请了大夫,细细给傅天略看了。大夫又要说话,傅天略却道:“我知道怎么回事,不必同我背医书,听了什么又‘邪不胜正’‘血不归经’这些怪字怪句,不过风寒咳疾,你开个方子,不要再整什么贵价名方,只要能治病就好,打量我不知道你们和药店那点生意?”那大夫听了傅天略这么一番硬话,腹中纵有千句劝的,如今一句也无了,只道:“既然如此,我便开个汤剂给公子发散发散便是。”

晚上傅天略吃过药了,便觉得昏昏沉沉,和衣躺着,只在烛光摇曳间,见得一个青衣妇人伏在地上,哀泣不已。傅天略问道:“你是谁呢?”那妇人抬头起来,却是安氏满面血泪,惨不忍睹。傅天略急得心口一阵剧痛,眼前顿时清明起来,睁眼室内空无一人,只是做梦罢了。但心口仍闷闷的绞痛着,外头仍有低低的呜咽声。傅天略拉好衣服,从内室出去,见银山也已醒了,爬起来问道:“怎么了?”傅天略却问:“是谁在哭?”银山忙说:“不长眼的东西,大半夜的竟到主子门前哭丧去了?主人莫恼,我且去打发她!”若在平日,傅天略必然是这一番言谈,但今日却心慈手软起来,说道:“我听她似有压低哭音的,但悲不自胜,怕有什么隐情,且引她见我。”银山听天略这样说,也十分吃惊,却仍答应着去了,半天引来了一个穿粗麻衣的妇人,想必是粗使的。那妇人跪在地上,求道:“奴原以为蹲在外头墙角,并不知是与二爷卧室相近的,扰了二爷之梦,实在万死难恕。求二爷宽宏,不以奴为意。”天略听她说话和一般粗使仆妇不同,打量一下她的眉眼,说道:“你是杏子妈妈?”这妇人闻言颇为惊讶,又点头道:“二爷真怜老恤下,还能认得婢子。”天略见她本应是诰命夫人,如今却憔悴支离,身上穿戴破旧,且也是绑腿、内袖露出一截遮掩伤口的打扮,又有刚才之梦,使天略思母之念大增,不觉对杏子妈妈眉目柔和起来,又让银山请她坐下。银山见二爷如此,吓得很慌,以为他病糊涂了,转念又想:“难道二爷竟未放弃让杏子为倡伎的念头,要对杏子母亲使什么计?”反正总想不到二爷要真心做好事的头上来。

杏子母亲本姓云,如今称云娘,随着杏子被卖进了来,冰天雪地里捧着长生牌跪求天浪,请他不要让杏子当风尘之人。天浪心肠柔软,哪里受得,故颇为留心杏子,才有当日薄责天略之事。银山说道:“如今你儿子在仙人那儿居着,也挺好的,你怎么又哭?”云娘便道:“不为旁的,为的是杏子原有个妹妹,卖到了东三连家,那刚进了个新主妇,不喜欢咱们孩子,要将她发卖,孤儿寡母,没有计策,故而自伤起来。”云娘也不敢将此事说给别人,晚上做完杂活,已是深夜,想着身世悲惨,便蹲在墙角草丛中,咬着帕子哭了起来,不想叫银山拉了去,她满以为祸事了,少不得被斥责打骂,如今倒不知天略竟这样和气。这夜不知怎么,天略心肠最软,听了云娘这话,猛地想起自己夭了的的幼妹来。多问两句,又暗道:“当初妹妹要是得活,也是这个年纪。”天略心里又绞痛起来,却想着在人前必得刚强,便也忍泪,故作怡然道:“这也是咱们的缘分。”便命银山道:“你打听一下,若是有听见的,将云娘的女儿接回来,不怕化银子的。”云娘闻言,落泪不止,跪着磕头磕脑不绝。天略见她这样,暗自伤心,又道:“快起来。”云娘又拜道:“二爷于我家的大恩,云娘自死不敢忘。就望来生能投成一头牛一头马,给二爷驮个什么的就是福分了!”天略心里酸楚,又道:“真真是可怜父母。”

说起安氏,玉郡王总想起来当初小侯爷提点道,若要取得天浪,必先为安氏求赦。他如今得取双娇,又想起这事来,便趁着喜庆,慢慢的和尊妃提了起来。尊妃闻言,却道:“谁要为安氏求赦都可,单是咱们家不可!”玉郡王却狐疑道:“这是什么道理?以咱们家今日的权势,多少求不得的?”尊妃却苦劝道:“你还是这个呆头呆脑,不知道厉害。咱们家当年为了傅家平反吃了多少暗亏,惹得太后一直不喜,好容易结了今日的亲事,才和暖些,你又提这个?且娶了两个金闺秀女你还不足?别说太后,就是王爷听了也要生气骂你!”玉郡王被堵的无话。尊妃却又柔然一笑道:“我也知道天浪是个好孩子,但是男人跟女子不同,名分与他们无益,有时反而还伤面子。你快别想了。你若真为他好,不如效仿穆王之流,为心仪男子求娶佳偶。若傅家能娶个好的,也是光耀门楣、延绵子嗣的好事。要他们自己去求,一时是求不到好的,且他顾忌着你,怕有娶妻的念头也不敢说,你倒是要体贴些。”玉郡王闻言,颇觉被点通了一般又道:“哎!我竟只顾着自己欢喜,却没想到这个!他也是岁数到了。自然要娶亲生子的,我岂是那等拈酸吃醋之辈?只是我看他们两兄弟都非凡俗,平常女子是配不上的,好的怕家里没见识,不要女儿嫁入傅家。我看罢,倒是我做主,一并帮他们两兄弟包揽下来,才是妙呢!”

转眼已是春日最好的日子,大吉,利婚嫁,是玉郡王迎娶双姝之日。傅天浪因尴尬不便前往,而傅天略也因身子不痛快、心里也不痛快,只送了礼去便罢,并不前往,只在屋里静养,倒错过了一场难得盛会。迎亲队伍不在话下,妆奁抬了几条街也自不必提,单是软红毡便铺了十里,远远看着,都是一片热热闹闹的火红。更妙的是,太后隆恩,特命赏赐新鲜花卉九千株,寓意一双新人“花好月圆”。原是春意最浓的时节,太后颇费心思,叫人漫山遍野的搜集莳花,还让掌花宫早早从南方调来诸多花草,一时南北大道驿站张棚暖花,尘土都布了花叶,蝴飞蝶舞,香风四散。今日郡王府内外都摆满太后恩赏之花,什么迎春花、凤仙花、雏菊、玉兰、百花等等等等、凡这时节天下有的,尽皆在此了,花红柳绿,新鲜艳丽,从院墙外都能闻着这浓浓的香气来。

且说狄秋颇具心机,故意命人堵了黄氏来路,轿子便比黄氏的早到了一刻,自以为得了天大便宜,十分骄傲,黄芩都没计较。是夜,自是该花烛长燃,狄秋、黄芩各居一房,且不知玉郡王要与谁度夜。玉郡王只犯难道:“如何都不好,陪了这个,便是冷了另一个。”说着,他又让小厮宣告:“且告诉去,我上感天恩赐婚,又逢花神诞之期,今夜我只净身守夜,祈祷国祚。”小厮答应了便传下去。二女闻之,狄秋虽然不乐,但仍道“到底也没去那边”便罢了。黄芩却道:“这也是应当的。”说完便换下素衣,在房内神龛下跪地念经,同为天人祈福。

且说玉郡王哪有这个心整夜祈福,荆钗打量他也是无聊,悄悄和翠环取了今日的礼品单子来给他看看,或有一两可以寓目者,便拿来把玩。玉郡王接了过来,也不管其他,只说:“傅府的礼单在哪?”翠环掩嘴笑道:“就知道你要这个,放在面头那份就是!连他们送的箱笼也都在外间放着,未曾藏入库中,就等着小王爷来问呢。”玉郡王笑着不言语,只翻看礼单,便道:“傅府的财力倒不输寻常官宦之家。”翠环边坐下边拿着茶盅说:“我看他们家比寻常大户人家富得多,就是不好听罢了。”玉郡王又笑道:“没见识的人多得多了。”说着,玉郡王看单子上满目的金银绫罗,都似是傅天略的赠礼,不知傅天浪的礼物是哪一份,唯有移烛细看,方从玉器一目中见到“碧玉相思环”一物,忙命取来查看。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