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时之间,范府挂满了白幡。

第23章 扶棺回乡

从入冬开始,马氏就受寒病了,而且病情就起起伏伏,请遍了京城的各路名医,大夫也是多次暗示过要准备后事,范景文虽然悲痛,却不得不接受现实。所以,马氏虽然去得急,家里的东西却都是备齐了的。

只是他们见马氏熬过了严冬,本来都欢欣鼓舞,以为再没事了,却没想到老夫人没能熬过开春的春寒料峭,竟然就这么去了。

但现在东西齐着,张氏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大事,也没有太慌了手脚。

她强忍着悲痛,召集了内外管家和绢芝、红菱、紫竹等人,安排了上上下下的事情,分派了各人的任务,又命令府中所有人不许在此期间触规矩,否则加倍处罚。范景文派人往礼部报了他和范永年的丧假。

这样,也算是忙中有序,没出大岔子。

范府从主子到下人,所有人换上了素冠素服,哭声日夜不停。前两日的小殓大殓还好,到了宾客吊祭的时候,宾客络绎不绝,范永年、范景文和范铉超祖孙三代早已脚不沾地地忙了三四天,加之心情悲痛,哭灵不止,就体力上是一个大挑战。更别说现在正是开春,天气还冷得很,风刮在脸上也生疼。

范景文正是壮年,范铉超也身体强健,即使受些风也无事,可范永年年纪大了,范铉朗又还年幼,都是受不得寒冷的。

可灵棚设在室外,不管多冷,范永年、范景文和范铉超范铉朗不管年纪大小都要生受着。范景文劝了又劝,这才说服范永年到书房待客。

他们还是亲人,无论天气如何都应该,可没道理让那些来祭拜的客人也一起捱着。张氏命人加购了炭火,放在灵棚里,四周又盖上厚帘子挡风,这才好多了。

灵棚中的范景文疲于应付,范铉超和范铉朗也不好过,整整熬了三天,范铉朗原本婴儿肥的小脸蛋都瘦下去了。

张氏心疼儿子,不好说让范铉超离开,只是禀明了范永年,让范铉朗回后宅休息去了。范永年见小孙子哭肿的眼睛和这短短三天熬得蜡黄的小脸,也心疼不已,让乳母领着回去休息了。

翟姨娘肚子已经显怀,也不宜长跪哭灵,更不能留在前面陪着一起苦熬,张氏也安排了丫鬟陪她在后院待着,好生安慰她不必因此挂怀,只需好好安胎,就是对马氏最大的恭敬了。

没多久,宫里的恩赐下来了,除了寻常的博赠之物外,还将马氏的五品宜人诰命身份升到了四品恭人,又多加恩赐了许多东西。听说这是信王殿下听说是范小案首的祖母过世,而特地向圣上求来的。

听到小黄门这么说,范铉超倒是有些吃惊,没想到信王殿下居然这么看得起他,对他印象这么好。可范铉超这几天又跪又拜,又是哭灵又是待客,脑子里一团浆糊,哪里想得明白。

其实朱由检哪是看中他,而是看中自己自杀后第一个殉国的范景文,只是借着他的由头而已。

不只是范铉超疑惑,灵棚里的吊客们也奇怪着,没道理信王殿下一见面就将范铉超记得这么牢,还一记就是这么久。没等他们疑惑完,就听见门房高声报道——

“英国公致祭!”

前来祭拜的多是范永年范景文的同乡同科,还有关系好的友人,零星几个范铉超的好友,突然听到这一位来祭拜,不免传来一阵窃窃私语。不过英国公来祭拜也是正常,毕竟和范家是姻亲关系,所以灵棚里的吊客也只是骚动一番,也就平静了。

范永年和老英国公是至交好友,张氏又嫁给了范景文,所以张维贤算是范永年的后辈,和范景文是一辈。是以,范景文和范铉超上前迎接。

张维贤没怎么见过这位马氏,但英国公府老太君常说这位马氏治家有道,范家才能家风严正。张维贤一身青衣,在灵堂上了香,范景文、范铉超出幕拜谢。

张维贤见到两人俱是两眼血丝,面色蜡黄憔悴,叹息道:“老夫人已逝,大家心中俱是悲痛,可你们也要保重身体,老夫人上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范铉超应下了,张维贤又进去书房拜见范永年,陪着说了好一会话。

这天吊客云集,直到傍晚才渐渐散去,接着又是连着五天的成服,广召亲宾,大设宴席。富贵人家多做十多天,一般人家也是五六日,范家这样的,也是随了俗礼。

这几天,男人们在外头接待来祭拜亲友同僚,张氏也在内院里忙着招待来来往往的诰命官眷,她还要准备家中一应琐事,确保不要忙中出错。要不是跟着马氏学了许久,又在这几年管家练出来了,还有绢芝、红菱和紫竹这样的能干的管事丫鬟帮手,张氏还真要手忙脚乱,乱中出错。

这几天陆陆续续都有人来祭拜,即使是张维贤也不得不赞一句范景文在官场的好人缘。等过了头七,要扶棺回乡,又是一片吊客盈门。范景文作为儿子要守孝三年,范铉超也是一年之内不得科考,范永年是没有这个规矩,头七之后就要回到通州去。而范景文和范铉超扶棺回乡,张氏和范铉朗都留在京城,一个是主持家中大事,而范铉朗也能继续学业。

这本来是个好决定,但张氏反对道:“你都几十岁的人了,又带着这么多家仆,怎么照顾不好自己呢。超儿正在国子监学业正紧的时候,你却将他带回去了,什么时候才回来?”

范景文说:“超儿无论如何今年是无法科举了,这个也不急一时。他在京城出生,还没见过老家是如何模样,我带他回去,安置好了就送他回京。”

范景文老家在河北吴桥,离京城无论如何不算远,张氏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范铉超听说自己可以和父亲一起扶棺回乡,还兴奋了一阵子,穿越过来五年了,范铉超还是第一次离开京城,不免有些心动。

头七一过,范景文即刻出发,好几辆挂白幡的马车拉着马氏的棺材,范景文坐在马车里,范铉超耐不住车里颠簸无聊,一马当先骑在前头,骑马虽然也颠簸,却风景独好,空气清新,心情也放松一些。

第24章 吴桥茶寮

河北。

刘老伯是路边开茶店的,虽说是茶店,其实就是一个凉棚加上几张桌椅板凳,架起一个炉子烧茶,也只有他和他家闺女刘小妹两人一个招呼客人一个煮茶。刘老伯煮茶一把好手,刘小妹人美嘴甜,又是在大路边上,所以生意一直很好。来来往往的脚夫走贩都会停下来歇歇脚。若是哪天遇到了一队商队,再要些小点心,就算是极大的客户了。

这日天气还好,微有些风,刘小妹把外套裹得更紧了些。这几日没什么商队路过,收入也是平平。路边的茶店,座位又少,客人来来去去,少有坐到半个时辰的,刘小妹也不甚在意,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刘老伯说着话,眺望远方。她喜欢听来往客商说些各地的新鲜事,客人来去频繁,反而能听到更多故事。

远远地,刘小妹就看到官道上一阵尘土飞扬,刘小妹每天在这里卖茶,一看就知道是有车有马的大队伍,回头和刘老爹喊了一句:“有车队来了。”

别看现在就看到尘土了,刘小妹却算着还有段距离,先把杯子淘出来放好,擦净了桌椅,露出最灿烂的笑容,只等车队近了,用甜甜的声音问一句:“客官进来喝杯茶,歇歇脚,可好?”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yushuwuy.com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